English


复播的《大明王朝1566》:一个编剧讲故事的时代

2017-03-02 14:47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3-02 14:47:26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作者:魏思礼

  十年前的老剧《大明王朝1566》复播了。相较于十年前惨淡的收视率,如今这部剧备受赞誉——制作之精良、立意之深邃、剧作之讲究、台词之精妙,在当今国剧中难有匹敌。

复播的《大明王朝1566》:一个编剧讲故事的时代

《大明王朝1566》剧照

  我们今天暂且不来讨论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仅来思考一下,这部十年老剧为什么会复播?是因为《大秦帝国之崛起》《于成龙》等作品带来的“历史正剧”热吗?也许有一些关系,但更多的,大概还是人们对那个时代——编剧讲故事时代的致敬。

  《大明王朝1566》是十年前的作品,那个时代还没有所谓的“IP”概念,一部历史剧的好坏完全以编剧的功力来评判。在创作过程中,编剧除了要掌握专业能力外,还需要自身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观念。像同时期历史类作品《贞观长歌》的编剧周志方、《卧薪尝胆》的编剧李森祥无不如此。

  对于这些编剧们来说,一部剧作在创作完成后还需要不断打磨、反复推敲,往往耗时颇久。以《大明王朝1566》为例,编剧刘和平还先后担任了包括《雍正王朝》《北平无战事》等五部作品的编剧工作。但这五部作品,耗费了刘和平整整十五年的时间。

复播的《大明王朝1566》:一个编剧讲故事的时代

刘和平的另一部作品《北平无战事》

  但随着近两年IP概念的横行,网络文学、漫画甚至是游戏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现象愈演愈烈。而影视剧一旦缺少了IP的支撑,不但鲜有投资方青睐,更会陷入缺少受众的尴尬境地。比如创作出《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等作品的导演康洪雷,最新一部作品《吉鸿昌》因为并非IP剧,最终的播出平台仅是一个未上星的地方频道。

  而在IP横行的年代,编剧也不再是一个需要自身底蕴的职业了,转而变成一个将IP作品语言转换为剧本语言的“中转站”。讲故事的部分交给了IP的原作者,对编剧的最高要求,则变成了“忠于原著”。

  当编剧不再需要自己创作,仅仅为了迎合“原著粉”、年轻受众的喜好,拍出的影视剧将不尽人意。常常些是以奇幻的视觉效果、明星效应来博大众眼球,或者以搞怪、穿越,甚至歪曲历史来哗众取宠的东西。

复播的《大明王朝1566》:一个编剧讲故事的时代

迎合原著粉的影视剧《孤芳不自赏》

  这些作品的编剧工作常常耗时极短,他们不需要反复考量其中的剧情是否合理,逻辑是否自洽,言谈举止是否符合时代,只需要以原著中的内容为最高标准。这就造成了当前影视剧风险低、周期快的特点,这些影视剧也培养了一群不动脑子光看热闹的观众。他们的关注点也不再是剧集的制作是否精良、前后的剧情是否连贯、作品背后影射的社会现实,转而关注的是主角的着装好不好看、片酬有多高、有没有整容等周边话题上来。

  对于编剧来说,他们的创作不应是为了编故事而编故事,一部影视作品也不应该局限于剧作中的人物关系。一部能被时代铭记的作品,是要让大家看过之后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和感情共鸣的。因为影视作品所构建的平行世界,是用艺术去填补现实的感受空白,也因此,这个世界应该是贴地飞行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

  《大明王朝1566》的复播与同时段IP剧的高开低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这部剧的复播能让投资方、制作方都冷静下来,重新思考IP剧的意义。我们并不反对IP剧,但是我们不能只有IP剧。让编剧回归到剧本创作中,让编剧来讲故事,这应当是所有影视从业者都要思考的问题。(魏思礼)

[责任编辑:李贝]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