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又拿IP说事?还是先写好剧本吧!

2017-03-06 11:15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3-06 11:15:42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宋沅君

  过去几年的IP热过度消耗了短时间内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好作品,新的作品又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出现,物以稀为贵,各影视公司为争抢IP版权,盲目哄抬,模糊标准,一些作品浑水摸鱼,导致进入改编序列的IP良莠不齐,收效甚微。

又拿IP说事?还是先写好剧本吧!

  过去一个月的网络及荧屏上,赵又廷因为演了国民姑父在大陆爆红,杨幂拿出了再度让人信奉的实力表演,一众配角也表现不俗、各出风采。就在《三生三世》相关话题纷纷抢占微博话题和搜索头条之时,小说原著却被再次传出涉嫌抄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可谓风头正健,也在风口浪尖。作为农历鸡年开年IP大剧,它的成功让观众对2017年的电视剧市场充满了期待。毕竟自2014年IP热甫兴,经历2015年IP剧大争之年,到2016年IP剧纷纷败北,2017年IP是否能进入理性发展、良性循环轨道,真正成为电视剧市场的强心针、救命药,还是未知之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成功案例,最应该带给我们的是反思,优秀IP要怎么改编,才能发扬光大,实现它应有的价值?

  所谓IP,全名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指知识产权,在近几年的影视产业语境中是指原创性的、具有强大开发潜力和商业价值的知识财产,比如,优秀的文学作品就被视为典型的IP。IP不是一个现攒的作品,而是一个经过了相对意义上的时间检验和口碑积累,获得了庞大受众基础和关注热度的创作。这意味着它一旦改编成影视作品,就有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成功的可能性。但IP改编并不必然导向成功。目前IP作品主要来源于各大原创网站的热门网络小说,故事性较强,基于市场选择下的类型化、模式化以及互联网独特的创作营销环境,导致网络文学题材单一,剧情雷同,容易引起观众审美疲劳。一部优秀的IP作品在改编成电视剧作时,如果没有经过高度的再次创新与还原,就不可能从同类型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小说以文字讲故事,电视剧以镜头影像传达视听,两种体裁之间的鸿沟意味着改编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不管小说讲故事多么成功,如果电视剧没有表现一个同样精彩漂亮的故事,IP自带的受众优势就会消失,IP改编就是失败的。

  近几年来,无论公开的文艺座谈、文化沙龙、创作交流,还是私底下的咖啡馆、影剧院、茶楼,就像《南方周末》在“2016年电视剧盘点”中提到的那样,中国影视圈90%以上的人,你跟他谈话,三分钟之内必谈IP。言必称IP,新名词下的问题却还是那些老问题,忽略电视剧改编与创作的陈疴陋习,一心从外部追求新生的机遇与优势,也有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之嫌。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只有20多年历史,为当代文学贡献了超乎想象数字的点击率和作品量,有价值的优质IP却仍供不应求。过去几年的IP热过度消耗了短时间内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好作品,新的作品又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出现,物以稀为贵,各影视公司为争抢IP版权,盲目哄抬,模糊标准,一些作品浑水摸鱼,导致进入改编序列的IP良莠不齐,收效甚微。与这些表现平平的IP相比,真正获得成功的IP被称为“爆款IP”,真正精品的内容也被称为“头部内容”或“头部IP”。IP概念在自我贬值,对IP的培养与甄选无异于大浪淘沙,爆款IP、头部IP的养成更多地有赖于编创团队(编剧、导演、演员、后期)对剧本、表演、拍摄、制作各环节的精打细磨、精益求精。正如《花千骨》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导演林玉芬所说:“IP热是一种潮流,大家会认为创作IP剧时已经有了一个人气的基本保证,其他方面就可以节省时间,不会拿太多的时间去琢磨剧本和制作。但是我们对自己有要求,就是把一个故事制作做好,最重要就是这份初心不变。”

  剧本到底有多重要?在刚刚结束的2017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有一个说法叫“IP剧药效失灵”,意指2016年IP剧的全军覆没、缺乏爆款。在网友搜集的一个改编失败的冗长名单里,以《幻城》《诛仙青云志》最有代表性。《幻城》的拍摄、制作、宣传烧钱无数,开播后雷声大雨点小,在豆瓣上被吐槽“烂到忍无可忍”,总结起来有三宗罪:剧情注水,情节混乱,逻辑缺失;演技浮夸,台词苍白,人物形象塑造失败;欧美魔幻风的特效太出戏,中西文化差异导致人物造型及布景与故事原型有很深的疏离感,观众认同度太低,其中尤以第一点最为致命。好的剧本是保证剧集质量的前提和根本,如果说满屏鲜肉是玄幻仙侠剧的标配,演技不够,剧情必须来凑,若编剧失败,则一切完蛋。

  作为一部波澜壮阔的玄幻武侠巨制,《诛仙》符合爆款IP的所有条件。由它改编而来的《诛仙青云志》播出前被认为是2016年最受期待的电视剧,表演、拍摄、制作及营销、价值观无一不妥、无一不精,唯独没有守住剧本的核心地位。剧本的改编,一定是制片方、导演、编剧、演员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制片公司为捧旗下艺人,对原著做了很多不必要的改编,凭空增加了很多原著里没有的情节,生硬凑CP、加感情戏,使得剧情拖沓,情节缓慢,戏剧冲突弱化。在原著中,碧瑶虽然是导致张小凡价值观转变的一个关键的引子,但陆雪琪才是陪伴张小凡一路成长和重生的人,她自身的转变和等待也与男主角息息相关;改编后女主的设定完全翻转,碧瑶成为第一女主,陆雪琪成了实打实的女配,人物性格也与原著有很大出入。

  《诛仙》最大的亮点是塑造了张小凡这一有血有肉、可与郭靖、杨过等经典武侠人物相媲美的角色。但《诛仙青云志》主要人物形象刻画不够饱满突出,经典桥段被割裂分散,原著的主题也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完成度明显不够。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剧本应该围绕张小凡的形象展开更多的戏剧冲突,塑造其性格发展的完整过程。原著中,以碧瑶的死为分水岭,张小凡的性格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即“张小凡0.5→鬼厉→张小凡1.0”。前后两个时期是一脉相承、紧密相连的,真正完成人物形象、彰显小说主题的正是第二个时期,是从鬼厉到张小凡1.0的飞跃。为获得更大的市场利润,制片方将完整的剧情腰斩,强行割裂为上下部,经过一众配角剧情画蛇添足的碾压和男女主角之间性格冲突表现的失败,张小凡这一人物形象在前期就已经提早完成,而这个速成版的张小凡对于观众来说缺乏逻辑可信度、人性深度及情感认同。第二部沦为集体打怪兽的戏份,人物、剧情无一可观。作为全体创作人员共同创作、影响和左右的结果,IP大剧《诛仙青云志》第一部播出后收视与口碑双输,第二部直接改为网络剧,也并未收获应有的热度,原著粉们纷纷称自己看了“假的《诛仙》”。

  提高IP剧的改编转化率,追求一个好故事的完成度和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应该首当其冲。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妨只是将IP概念看成一个热词,只要有优秀的故事内容和真诚的价值观,IP也好,非IP也好,并没有什么差别。无论审美潮流如何变换更迭,最终俘获观众的必定是好故事、好剧本,而不是IP的空名头。电视剧改编,还是少谈点IP,先写好剧本吧!(宋沅君)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