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17文话两会】文化“啃老”无法讲好中国故事

2017-03-08 20:3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3-08 20:33:04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 冯俐

  3月7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政协委员谈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刘长乐、冯骥才、海霞、苏士澍、成龙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引发各界积极讨论。

【2017文话两会】文化“啃老”无法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肢体剧《三个和尚》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求我们的文艺作品所叙述的故事真正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传承和传播高价值的含金量,在既引人入胜又打动人心的故事中完成思想精神荷载。作为一名当代儿童戏剧工作者,在孩子心里播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是我们的责任。但是传承不能在文化上“啃老”,要从中国历史、典籍、文学等优秀“根文化”中汲取创意,进行创作。

  为孩子们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本着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原则,将更多家喻户晓的成语、谚语等文化遗产,以更轻盈的方式搬上舞台。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文化艺术领域中的无数人都从这宝库里汲取创作源泉。因此我们从成语入手,将成语故事改编成舞台剧。将成语搬上儿童剧的舞台,不应该是照搬式的看图说话,也不应该是图解式的课本剧,而应该是充满艺术想象的舞台作品。但绝不能偏离成语的本意,更不能戏说、歪批,因为它也许是孩子最初走近传统文化的机会,容不得离谱、随意。它应该是可以得其“意”而忘其形的,因此我们在创作中鼓励最大胆的艺术想象、鼓励最丰富的表达手法,但所有的想象和表现,都严格遵循成语的本意。事实证明这一尝试是成功的,《成语魔方》系列演出现场孩子们的反应令我们感受到,古老的成语故事,在今天的舞台上,仿佛获得了鲜活重生。

  成语系列短剧所传达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同样也适用于国际的舞台,我们于2015年在美国、新加坡演出也获得了成功,美国中学生用汉语演出了我们的成语故事,他们对成语剧的理解让我们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通过艺术手段而获得世界语言,被更多国家的人们理解、接受和喜爱。

  讲好中国故事,除了从“根文化”中汲取创意外,还要解决好受众审美差异的问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肢体剧《三个和尚》,化用了原谚语所呼唤的“齐心协力”精神主旨,以充满东方韵味的舞台布置和当代国际剧坛流行的戏剧语言,把中国人所熟悉的、充满反讽意味的故事,讲得温暖明媚包容大方,在现代审美、现代戏剧思维中,有机纳入了大量令世人充满好奇的中国元素:功夫、戏曲、禅意……后来这部戏赴海外十多个国家演出,无论是在著名国际戏剧节开幕式上面对戏剧同行,还是在外事活动中面对各国政要,还是在学校里面对不同肤色的孩子们,无不掀起一股“中国风”,剧场内外人们热情讨论的,都是有关这部戏的“师傅”“师兄”“阿弥陀佛”等台词、情节。

  从《三个和尚》到三部《成语魔方》,这些实践令我深深体会到:传统文化宝库浩瀚无垠,取之不尽,但不是拿来即可的,更不是用来糟蹋的。在文化上“啃老”的子孙一样是没有出息的。继承,为的是发扬,只有深刻领会祖先的智慧,再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才可能讲好中国故事,将之传给我们的子孙,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冯俐)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