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随风”怎及“随君”妙

“随风”怎及“随君”妙

2017-04-13 15:46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随风”怎及“随君”妙  

——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版本辨

  作者:董春风

  “随君直到夜郎西”比“随风直到夜郎西”高妙许多,也更符合李白的写作习惯。当原版无从考证时,我们需要认真推敲,甚至咬文嚼字,主动选择更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善本。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领略优秀诗篇的美妙况味

  一次课堂教学,谈及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学生们齐声背诵:“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窃以为,末句“随风”一词有点别扭,与笔者当年所学的“随君”相异。一问才知,“随风”是近年来初中语文教材的版本。后经查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皆然。可以想见,全国有多少中学生学习的是“随风”!那么,“随风”和“随君”哪个正确,或者哪个更好,笔者觉得有必要来辨一辨。

“随风”怎及“随君”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意图。该诗是“诗仙”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慨、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表达了对其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究竟是“随风直到夜郎西”,还是“随君直到夜郎西”?客观来讲,历来两种版本都有。例如,《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中沈祖棻鉴赏的是“随风”,《全唐诗》(中华书局点校本1991年版)中是“随风”,清代王琦注的《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2011年版)中则是“随风(一作君)”;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中是“随君”,著名红学家、唐宋诗词专家蔡义江精选、注释并解说的《绝句三百首》(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中用的也是“随君”。诸如此类。至于原诗到底用的什么,我们今天已难以考证。重要的是,两个词是否都可以,有无高下之分?

  回到文本。该诗是李白写给朋友王昌龄的。听说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以诗相赠,表达同情与关切之情。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点名了时令,并寓情于景。杨花是随风飘散之物,就像王昌龄此番被贬的际遇。子规是泣血悲啼之鸟,仿佛李白的担忧之意。这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直接叙事,交代龙标地处偏远。于是,自然就有了下句“我寄愁心与明月”,将满心牵挂描写得分外动人。问题是,为何要把“愁心”寄与明月?这是理解此诗的关键,也是后面“随风”还是“随君”的重要依据。

  张若虚在名作《春江花月夜》中,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来写离别相思之苦。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月在天,我看得见,你也看得见。即使无法相见,也能共望月光。就这样,一轮明月,把两个相隔遥远的人联系了起来。那么,末句该是“随风直到夜郎西”还是“随君直到夜郎西”?笔者认为,“随君”一词更妙。“朋友啊,路远迢迢,你多看看天上的月亮。月亮就像我的心,伴随你一路同行”,套用今天的一句流行歌词,便是“月亮代表我的心”。一句“随君直到夜郎西”,是真挚友谊的自然流露,合乎情理,感人至深。

  相反,如果用“随风”,就存在一个逻辑问题。王昌龄此行,路上一定有风?“风,怎知其是吹往夜郎西的呢?”即使有风且吹向夜郎西,那么风比人快还是和人同步?换言之,“随风直到夜郎西”无法明确表达“愁心”一路伴随朋友之意,抒情色彩稍逊一筹。更进一步说,写风到底是为了表现什么,仅仅是带“愁心”一起去夜郎西吗?况且,“愁心”既随月又随风,有悖事理。“我寄愁心与明月”,是要让明月替“我”陪朋友,以月亮作媒介就一步到位了,而且很巧妙,又用风做什么,是否多此一举?正如蔡义江先生所言,“若是愁心随风而去,那又何必寄与明月呢”(《绝句三百首》82页)。“随风”一词,使第三句显得多余。

  另外,结合李白的写月诗来合理推测。“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月亮在李白诗作的意象群里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篇目比比皆是。例如,“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等,表意大同小异,即“明月与人相随”。同样,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愁心”已寄与了明月,明月与人相随,“随君”比“随风”显然更符合李白的写作习惯。总之,“随君”比“随风”高妙许多,也更接近事实。

  人教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者在选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面对不同的版本,肯定有自己的取舍标准。这种标准是什么?笔者不得而知。可以知道的是,“随风”怎及“随君”妙?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材选用的并非一个善本。不知广大师生在使用教材时有无质疑,即使有质疑,考试的标准答案恐怕也只有一个。这显然局限了诗歌的美感,不利于学诗的效果。因此,希望教材编者今后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慎思明辨、妥善处理。

  由此联想到中国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对于一些篇目来说,虽然版本略有差异,但几乎不影响诗歌的表意和美感。例如元代王冕的《墨梅》,现存多个版本。其中,主要有“我家”和“吾家”、“朵朵”和“个个”、“颜色好”和“好颜色”等的争论,但差别不大,用哪个都不减作者的水平,读者也不会过于纠结。但有些诗作,一字之差就可能表意悬殊、削弱美感。当原版无从考证时,我们需要认真推敲,甚至咬文嚼字,主动选择更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善本。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领略优秀诗篇的美妙况味。(董春风)

[责编:李姝昱]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幸福慢车》:小车厢的力量,大时代的温度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宫崎骏的民族哀歌与精神还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