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怀念杨洁和西游,是抵御现实不堪的一种方式

2017-04-18 10:52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4-18 10:52:40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陈 方

  4月15日,中国第一代电视剧导演杨洁去世。两天后,人们缅怀追思杨洁导演的信息刷遍了朋友圈。那个曾经为我们拍摄《西游记》的人走了。我们在悼念一位导演,也在怀念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对艺术保有的敬畏之心。

  “谢谢你给了我一个有趣的童年!”很多人在缅怀杨洁时都会写下这样一句话。1982年春节开机,历经6年才拍完的电视剧《西游记》,三十年来获奖甚多,至今仍被奉为经典,播放次数高达2000次,收视率近90%。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部神话剧,连杨洁自己也成了神话。不夸张地说,86版《西游记》应该伴随过三代人的童年,就连我6岁的儿子,也在去年冬天一天一集地把它看完了。

怀念杨洁和西游,是抵御现实不堪的一种方式

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去世,六小龄童发微博悼念。

  1986年《西游记》播出时,家里还没有电视。那时候我们住在父母工厂的宿舍里,只有一户邻居有电视。每晚《西游记》开始播的时候,狭小的屋子里挤满了人,导致邻居后来都有些吃不消,《西游记》已经开始了还没开电视。父亲知道人家在给“脸色”,狠了狠心也买了一台电视。

  就是为了看《西游记》,我家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每到寒暑假《西游记》重播的时候,我依然会追着看。直到多年之后已为人父,每次听到“噔噔等噔”的片首曲时,依然一点儿违和感都没有。这首片首曲结合了民乐和电子乐,配合着孙悟空跳出石缝儿的那个镜头,已成经典。当时如果不是杨洁导演的坚持,这首曲子都可能被毙掉。

  多年之后,说起86版《西游记》时,很多人都会说这是在“小米加步枪”的电视剧创作时代诞生的经典。杨洁导演去世后,几乎每篇悼念文章中都会提到当年《西游记》的拍摄有多艰苦。为什么《西游记》能火30年,杨洁导演曾一针见血地说:“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有敬畏之心,才有真正的投入。实际上,86版《西游记》之所以成功,除了杨洁导演,还靠着一批与她有同样情怀的老戏骨。在《西游记》开拍前,他们早已是知名演员,却甘心充当配角,哪怕一两个镜头的小角色,都倾注全部心血。在悼念杨洁导演的同时,很多网友列出了这些离我们而去的老戏骨的名字,“他们走了,我的童年也消逝了四分之三”。

  现在想想,86版《西游记》除了丰富了童年生活外,也给不少人留下了深深的“后遗症”。继杨洁版《西游记》、王扶林版《红楼梦》之后,很少再有一部电视剧能让人这么放不下、忘不掉。人们为什么经常怀念这些经典老剧?仅仅因为它们来自四大名著吗?

怀念杨洁和西游,是抵御现实不堪的一种方式

  86版《西游记》拍摄现场,该剧从头到尾只有一台摄像机进行拍摄。导演杨洁曾在自传中称86版《西游记》的拍摄难度,不亚于唐僧取经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

  怀念经典老剧,这其中有“情感记忆”的因素在,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艺术家和观众的状态都比较特殊。有人说那是中国近代史的“文艺复兴”时期,是崇高而无法超越的。因此,只要80年代在我们心中仍然崇高,那这部电视剧也就会一直是崇高的。同样是原班人马,90年代续拍《西游记》并没有超越86版,似乎可以证实这一点:技术可以超越,主创人员可以复制,但特定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这部电视剧是由特定的一群人,在那个已经不可能重现的年代拍出来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缅怀杨洁,更是在怀旧经典的走心剧。如今说一部电视剧好,“良心剧”已是极高的评价,而良心剧和走心剧之间仍有距离。在底线下移、以不抠图即良心剧为标准的年代,人们愈发怀念那些“天然去雕饰”的走心剧。怀旧,是人们抵御现实不堪的一种方式。那个年代没有资本、没有流量、没有IP、没有小鲜肉,却能为我们刻下一个时代的影像历史。如今,不缺钱不缺技术,甚至不缺明星,属于我们的可以消费的精神产品似乎越来越多,而真正留在观众心中的“艺术”却乏善可陈。

  过去“一分钱想掰成两半花”的时候,为了追一部剧可以下血本买一台电视;如今不缺电视了,为了追一部剧最多是充个会员还免不了“快进”。为我们拍《西游记》的那个人走了,那个时代再也回不来了。慢慢的,《西游记》带给我的“现在什么都不缺为什么拍不出经典”的后遗症可能也不会再有了吧。(陈 方)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