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文学的名义关注范雨素

2017-04-26 16:45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4-26 16:45:57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贺梓秋

  作者:韩浩月

  在北京从事家政工作的湖北襄阳人范雨素,以一篇刷屏文章《我是范雨素》一夜走红。媒体的目光迅速聚焦在她身上,并试图通过多样的报道与解读,来发现她以及她所代表的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某些社会问题。如同被放置在阳光下的一珠水滴,范雨素的“晶莹”形象具备了放大性与穿透性。

以文学的名义关注范雨素

  范雨素是一位家住皮村的育儿嫂,她所写的《我是范雨素》一文,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一句开头,惊艳了许多人。

  身份特征与文学才能的结合,是造就范雨素走红的根本原因,两者缺一不可,但首先得拥有文学才能。刷屏的《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主要由短句组成,在7000字的容量里,作者写到了母亲、哥哥、姐姐、自己、离婚的丈夫、孩子、房东、雇主等,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每个人物的命运,信息量很大。文章徐徐打开了一幅充满颠簸流离的家庭图景,代入感很强,容易引起共鸣。

  在皮村“文学小组”的学习经历,让范雨素掌握了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对真实故事的熟稔掌握和饱满情感的灌注,是她写作的最大驱动力,因此范雨素的文章充满朴素的力量感。即便不动用虚构的手段,单凭这真实、朴素的写作风格,并经过专业编辑的指导,范雨素也拥有了成为一名作家的实力。希望媒体的高关注度不会给她带来太大压力,而是能够给她增加动力,写出更多类似《我是范雨素》的文章。

  范雨素的文章可以归类于“城市写作”的行列,而不是想当然的“乡土写作”。乡土文学几乎已经灭绝,乡土写作更是难以为继。范雨素的写作视角是从城市人的角度出发的,很大程度上和每年春节都会广泛传播的“返乡文章”类似。和城市人的接触、与老师们的交流,虽然没有改变范雨素的现实身份,但她已不知不觉中拥有了城市精神。具有通透力的观察、不动声色的批判与反思,以及语言中的冷峻和幽默,都符合“城市写作”的特征。

  发现范雨素的意义,不在于那些通过她被捧到公众面前的有关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宏大话题,这是她所不能承受之重;而在于如何让文学在今天能够慰藉更多人的灵魂,如同她所说的那样,“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在社会上就担当着满足人精神欲望的普遍功用;新世纪前后,被消费主义围困的文学,更多被当作一种商业工具来使用,去制造喧哗浮躁的娱乐。怎样才能让更多人像范雨素那样,把阅读与写作当成生活中愉悦自己、释放自我、体现价值的载体,才是人们应该重点去讨论的议题。

  在接受采访时,范雨素也在试图消解迅速被贴到她身上的标签,“我是靠苦力吃饭的,不靠写文章谋生”。这是种本能的躲避,成名之后她最大的快乐或许是仍然可以像以前那样写作,不为外界所干扰,只遵从自己的内心。所以,以文学的名义关注范雨素,是对她的一种保护。拥有持续写作的能力,不丢失写作的快乐,范雨素就会永远是那个为刷屏者喜欢的范雨素。(韩浩月)

[责任编辑:贺梓秋]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