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朱鹮”飞得更高更美

2017-06-01 10:26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6-01 10:26:07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国家大剧院舞台美术总监高广健认为,舞剧《朱鹮》的气质很好,富于简洁之美。相对而言,上半场更追求美,下半场更追求真。把二者有机联系,是一种好的探索。“下半场博物馆的概念,我比较喜欢。但把这个形象往前推,前后衔接以演员的肢体描述为主,缺乏视觉形象的串联。羽毛的作用,可以开发得更充分。”在他看来,下半场的难度更大,更有挑战性。把真表现好了,这部戏的价值更大。舞美方面,希望在材料语言上继续推敲。灯光和服装,希望对细节更重视。

让“朱鹮”飞得更高更美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国家大剧院舞台美术总监 高广健

  “检验一部舞剧成败的最高标准,就是观众是否愿意看。”辽宁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曲滋娇表示,两年多来,《朱鹮》在国内外演出一百余场,深受观众欢迎。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就是一部好作品。那么,今后如何走得更远?她建议,在舞蹈编排上尽量减少重复。尤其是双人舞,目前以在身上缠绕的动作居多,希望开阔思路、有所创新。另外,第一幕的舞蹈,在同样的舞美、灯光背景下,篇幅显得过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视觉冲击力,希望能够酌情调整。

  中国铁路文工团原团长、一级作曲孟卫东认为,《朱鹮》在精修细磨、攀登高峰的路上,应当着重把握几个要点。例如,音乐整体比较精致、悦耳,但怎样形成更多变化来调动情绪、引起共鸣?从理念层面来看,还存在一个“好吃的东西要不要多给”的问题。好的旋律是否应该重复,究竟重复多少才更合适?这种平衡需要细心拿捏。再如,舞剧作品能不能有搞笑成分?“无丑不成戏”,是中国戏曲的美学原则,舞剧也大抵如此。希望舞剧编导人员能够更有幽默感,心系普通观众。

  “《朱鹮》是一部以东方意韵为灵魂、以国际面貌为标准的好作品,给人雅致、精致、别致的观剧感受。”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一级导演陈蔚评价,作品剧本扎实、立意深远,音乐主题鲜明、技法成熟,民族民间舞与当代审美巧妙结合。不足之处,主要在结构。上下半场对比强烈,上半场优于下半场。希望下半场在核心场面、核心事件、核心人物和核心舞段上多下功夫,让全剧的戏剧力量、舞蹈语汇贯穿始终。音乐方面,建议把剧本里的《朱鹮赋》写成歌,让观众在优美的歌词和旋律中加深印象。

让“朱鹮”飞得更高更美

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一级导演 陈蔚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之薇表示,看完《朱鹮》,有一个直观感受:美。演员技艺成熟,用舞蹈语汇实现了充沛的情感表达;朱鹮形象塑造得传神写意,与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一致。在她看来,中国舞蹈要想在体现东方气质的同时与世界对话,关键在培养先进的艺术观念。严格来讲,《朱鹮》的结构略显松散,希望用舞蹈语汇强化羽毛的贯穿功能。下篇的舞蹈语汇有单调之感,一些反映环境污染的动作过于表象化,希望借鉴现代舞手法,来编创、拓展一些可以指向人内心的动作。

  “艺术作品是一个整体,给人怎样的综合感受非常关键。”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生导师、一级舞美设计师韩春启认为,舞剧《朱鹮》不仅主动向大师、向经典致敬,而且努力在创造当代的美感。他希望,该剧在宣传上不必太强调环保主题,而应让观众自己去感受,以领会更多的内涵。舞剧本身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一定要有经典舞段。全剧的时间跨度,希望更自然、更合理、更清晰。另外,剧情线还有待加强,节奏紧凑不仅符合当今的观赏习惯,也更利于作品普及。最后,“建议取消谢幕的表演性,做到干净利落即可。”

  舞剧《朱鹮》艺术监制、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这次研讨会实属难得。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作品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与厚爱,感谢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在他看来,艺术作品普遍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到受众,再到审美和赏析的过程。这样的专家研讨,符合艺术规律,对作品是一种重要鞭策。他坦言,接下来主创团队将悉心钻研会议内容,在真正吃透、领会其精髓的基础上,做好剧目打磨工作。“希望将来,为观众呈现一部不一样、更精彩的《朱鹮》。”

  主动扬长补短 努力攀登高峰

  专家研讨会后,舞剧《朱鹮》主创团队接受了光明网记者采访,畅谈创作心得、参会感想,并积极构思下一步的剧目提升计划。

  陈飞华表示,舞剧《朱鹮》此前也召开过多次研讨会,他曾自信地以为作品没有太多需要提升的内容了,但这次听完专家意见,感触很深。他介绍,“从表面上看,《朱鹮》是一部环保题材的作品。在更深层面,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地球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发展的问题。”从灵感到构思到创作再到演出,主创团队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希望用好作品向观众传达真善美。首演至今,两年多来,《朱鹮》在市场检验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先后获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滚动资助项目。“今天的研讨会,主创人员都很重视,悉数到场。很高兴看到各位专家对作品好的地方充分肯定,不足之处也直言不讳。这样的反馈和归纳,有助于下一步的提炼和提升。”他表示,在演出市场还比较薄弱的今天,文艺院团有责任打造更多好作品,来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帮助观众养成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同时,希望以《朱鹮》为契机,把更多优秀舞台剧传播到世界,在国际文化市场占有份额,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真正落地。

  导演佟睿睿坦言,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是每一部舞台艺术作品都能够不断上演。“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对我们是一种幸运,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面对自己、面对作品的机会。”在她看来,舞台艺术作品普遍有一个成长过程,通过反复打磨,才能渐臻佳境。能一直演下去,才称得上经典。“但当局者迷,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可能会越来越迷失。只听得进认可和赞美,不是创作者该有的态度,也不利于作品深入推进。今天的研讨会,各位专家集思广益,谈了不少重要问题,让我们受益匪浅。”佟睿睿表示,主创团队将再接再厉,努力打造一部传得下去的经典之作。

  作曲郭思达表示,接下来将会与导演充分沟通,在不破坏音乐气质的前提下,斟酌某些段落的修改方式,从配器角度进行深加工。他认为,在剧场尚未完全走进大众视野的今天,《朱鹮》能够收获不错的票房,说明观众是认可的。但艺无止境,怎样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主创团队不应站在自己的小天地审视作品,而应处于一种打开的状态,随时准备迎接质疑和建议。”只有不骄不躁、稳扎稳打,才能创作出经久传世的好作品。(李姝昱)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