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马喆: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引擎

2017-06-26 13:09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6-26 13:09:06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引擎

  ——————在《“中国艺术新视界”沈阳站》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沈阳书画院创研策展部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马喆

马喆: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引擎

马喆 (摄影 杨君毅)

  这个展览举办得很成功。其实,我这两周多时间一直与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等主承办机构的老师们在为这个展览忙碌。说来,我的心情很激动,现在也还没有平静。接下来,要参加研讨会,本来我还没考虑好。好在这个研讨主题是“再谈传统与继承”,恰巧我在年初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就应了这个题,题目为《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引擎》。现在,我摘取其中的要点和大家一起交流,请大家指正。

  第一方面,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我个人认为这是艺术的内在要求。尤其新时期以来,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艺术的创新其实面对着极为复杂的场景。一些人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可以接轨,但是文化艺术是不能接轨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个观点我是很赞同的。传统文化是当下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我们是不能离开的,也不能忘却的。大而言之,就是我们所倡导的要擎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旗帜,要传承中华文化,要讲好中国故事,要凝聚中国力量。就艺术而言,在21世纪初叶,我们最重要的课题是什么呢?我们的关注点是什么呢?普遍认为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和艺术转向是比较前沿的问题。但是,当我们谈到中国艺术当代性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艺术家们大多以西方的艺术史为参照,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本土文化的内涵,这个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这种情况也较为普遍。所以说,中国当代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引领和中国文化的传承,这个思路是一个基本的底线。

马喆: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引擎

图一 2016杨柳(辽宁)中国画《都市系列》——月夜

  第二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有很强的吸纳性和包容性,它延续了数千年不断发展的历程,在每个过程中都有对外交流、吸纳与融合的状态,并且不断地创造了历史上的艺术高峰。

  我的结论是,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是同一的,不能割裂开来,离开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离开了中国哲学思想,离开了中国社会现实存在,就谈不到艺术创新问题,就是有一些作品在短期内吸引了某些观者的眼球,它也是昙花一现,是短暂的。

  这两天,我看了这个展览的作品,我认为非常成功,无论是从作者选拔和推出,策划者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精彩的呈现。这种艺术创作机制的引入与成果的呈现方式会引领和带动年轻的艺术家们沿着主流的方向和自己的思路,沿着本土化的艺术语境去发展。

  今天参加研讨的艺术家多是东北籍的,作品的面貌我感到熟悉而亲切。多年来,我致力于对东北地区书画艺术的研究与梳理,也充分关注其发展现状。所以,今天我就有所侧重地谈一些。

马喆: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引擎

图二 2016 刘同顺(辽宁)中国画《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像杨柳,她把女性特有的细致的感悟力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出来了,她的作品(图一《都市系列》)在技术层面并不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蕴,以笔墨和线条赋形,既承接了鲁迅美术学院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写实传统,又很好地运用了传统绘画的线性笔墨语言,从而表达出最真实、最本真的个人的情感和审美意趣,这体现了当代年轻艺术家在探索中最有益的部分。

  我和刘同顺不太熟悉,但是在展厅里,他的作品(图二《甲午战争120周年祭》)让我感到似曾相识,他师承于赵奇先生,沿续了东北现实主义的艺术脉络。他笔下的甲午战争,带有当下人们对历史的一种梳理、回顾和反思,具有现实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在尺幅有限的画面中,表现出深刻的主题与立意,这体现了艺术家对历史事实的艺术升华和现实解读,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方面。

  闫峰的雕塑作品(图三《印象·东北》),体现了东北的地域审美特质,他在塑造蒙古民族形象时,留下艺术家个人的痕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因此,他的作品就不同于一般的现实主义雕塑,形形成了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粗犷、雄美的艺术表象,这种探索也是很有意义的。

马喆: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引擎

图三 2017 闫峰(吉林)雕塑《印象·东北》

  我判断孙昌武应该是吉林省的油画家,看了他的作品(图四《乡间长白》),我能感受到吉林省油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吉林油画界有胡悌麟等先生所形成的具象写实画风,在孙昌武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具像写实油画的本土化实践方向,有着很深的地域文化积淀 和现实生活体验的。在表现上,他有意识地向前拓展,画面显示了由三维空间向二维平面化视觉经验生成的转变倾向。无论怎样,这都体现了他在艺术上个人意愿的深刻表达,这是一个很突出的亮点。

马喆: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引擎

图四 2017 孙昌武(吉林)油画 《乡间长白》

  宋振成的作品(图五《黄金珊瑚--花鸟画主题系列创作》)更倾向于制作的效果,他在中国唐宋以来壁画传统和工笔重彩技法的基础加以现代工艺元素的融入,体现出在媒材处理上的一种创新角度。我认为这些对于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都是积极而有意义的。

马喆: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引擎

图五 2017 宋振成(辽宁)中国画《黄金珊瑚--花鸟画主题系列创作》

  综合上面的表述,可见这些参展艺术家在传承、发展和创新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审美追求,进而形成了艺术表达上的差异。同时他们的艺术创作在表象上也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域性,正是有了地域性就更有了本土性,

  因此也就有了传承、发展、创新的立足点。这也是“中国艺术新视界——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滚动资助巡展”的成功之处,即呈现出青年艺术家的主流意识、个性经验、本土情怀和创新视域。

  (光明网记者石依诺整理)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