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刘玉琴:《于成龙》是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成功范例

2017-07-03 16:37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7-03 16:37:30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于成龙》是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成功范例

——在晋剧《于成龙》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 刘玉琴:

刘玉琴:《于成龙》是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成功范例

刘玉琴

  晋剧《于成龙》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舞台呈现大气流畅,充满正能量,是山西晋剧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成功范例。我们的文艺作品既要眼光向外,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更要眼光向内,从自身的优秀历史文化中寻找资源和力量。“于成龙”这一人物已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在先,晋剧《于成龙》别开生面,将之搬上晋剧舞台,这都体现了主创团队坚定的文化眼光和文化自信,以及敢于超越的艺术勇气。

  此剧最大的特点不是写当官的于成龙,而是写被革职的于成龙,亦即写的不是官而是“人”,因而,于成龙的担当与情怀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这是此剧与其他同类题材相比的独到之处,选材、主题开掘更胜一筹。

  戏曲是综合艺术,从晋剧《于成龙》中,可以看出编、导、演等主创人员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艺术创作合力,作品的整体风貌可圈可点。相信经过进一步打磨,思想性艺术性一定可以更上层楼。在此提出几点个人想法,与大家交流。

  第一,内容方面可以进一步深挖历史文化内涵。不论为官还是做人,于成龙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楷模,在于他身上延续了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于成龙为什么会始终怀有百姓苍生情怀?这是中国古代士人精神、士大夫精神的其身上的延续和彰显,“士不可以不弘毅”,作品比较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这一点,还可以挖掘得更深入一些,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苍生情怀让这个人物可亲、可近、可信,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因此,剧情设计上可以从中国文化精神角度,对于成龙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入开掘。

  第二,合理设置冲突,完善人物关系。剧中尚善这个人物是作为于成龙的主要对立面出现的。他和于成龙的交锋、对手戏,应该成为全剧的看点之一。现在于成龙的气场很强大、形象比较丰满,而尚善的个性、表现力、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则很弱,设计得不足,和于成龙构不成对手戏,构不成强有力的冲突气场。因此是否进一步突出完善尚善的个性、情绪,或者让这个人物前后性格上有一点层次上的递进和变化?对手的强大才能显出于成龙的强大,这样对于成龙的衬托也会更加相得益彰。

  第三,有的场面可以更加出彩。比如第五场“挡马阻剿”,于成龙和杨玉贞、张朝珍、尚善四人同台演唱,如果这时动作、身段、音乐、舞台调度上更有新意、突破,就能形成一个新的情绪高潮。于成龙挡马时的程式动作,也有进一步丰富空间。我期待能看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程式化动作设计,不仅仅是传统的跪步、搓步等,此处的动作设计如果更有新意、创意,立足传统,用活传统,或许能形成又一个情绪高潮。当前,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艺术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空间,在原有基础上设计一些新的程式化动作,可以更好满足当代观众新的审美需求。

  第四,舞台气氛烘托可以更加丰富立体。于成龙接到张朝珍让他去省城避险的书信时,此时张朝珍对于成龙的信任、支持已多少变得有些模糊、甚至犹疑了,于成龙“月下抒怀”唱段,可以表现出更丰富复杂的人生况味,舞台上音乐、灯光,人物的动作、身段,可以处理得更加艺术化,将于成龙的家国情怀和内心世界展示得更有意境、更有深意,这样人物能更立体、生动、深刻。

  (光明网记者李澍整理)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