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求功不求利的“上海写作计划”

2017-09-13 09:55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9-13 09:55:56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刘巽达

  “功利”一词一般是不拆分的,且重点在“利”字,所谓功名利禄,最后还是落到“利”上。但在本文语境里,我要特意把它拆分开来,给“功”字赋予这样的寓意:功在当代、功在未来、功在精神,而非急功近利。

求功不求利的“上海写作计划”

上海写作计划十周年(上海作协图)

  我指的是从2008年开始发起的“上海写作计划”,它今年迈入了第10个年头,至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9位作家来到上海,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这些作家来干什么呢?有指标么?有任务么?必须“宣传上海”吗?没有!没有明确的指标和任务,不必刻意“宣传上海”。你爱咋咋——愿意宅在寓所,你就宅着;愿意到处闲逛,你就逛着。发起者相信:外国作家在市井中生活,融入市民的日常,必有惊喜和收获。哪怕暂时无感,也未必永远无感,说不定在以后的作品中,情不自禁会将这段生活,编织进他们的作品。

  融入上海都市,哪肯无功而返?果不其然,这些驻市作家或在上海当下,或在回国之后,陆续写下了有关上海的诸多作品,如今已蔚为可观:《上海小笼包》《萦绕不散的茶香》《鲁迅的四个梦》《功夫喜剧》《中山公园卖花女》《迷失上海》《上海探戈》《上海如归》等精彩作品,收入到以“母语为他乡”为主题的“上海写作计划”十周年纪念文集中,记录了他们在这座城市的种种冒险、惊喜、感悟和收获。

  “上海写作计划”的成立缘起于上海作协主席王安忆的一次经历。王安忆曾参加了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该写作计划由美国作家保罗·安格尔和他的妻子聂华苓创办,曾邀请过很多中国作家,包括丁玲、苏童、莫言、余华、李锐、迟子建、毕飞宇、刘恒等。王安忆把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的4个月称为对自己影响巨大的4个月,“从那时起,我就想,我们中国能不能有自己的写作计划呢?”

求功不求利的“上海写作计划”

与会的作家们(上海作协供图)

  王安忆的初衷和念想不久就列入了上海作协的计划,并得到了落实。从2008年开始,不同国家、身份、背景的作家陆续来到上海,用他们的眼光体味观察这座城市。“上海写作计划”的时间点放在秋季,用王安忆的话说,“9月开始的两个月几乎是上海最好的季节,夏末秋至的季节变化似乎在欢迎远来的客人。”

  无论是上述王安忆提及的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还是其它的“驻校写作”,都没有明显的功利目的,这在以前,我们的作家们会觉得匪夷所思的——人家管吃管住管生活,却不要你定期交出任何“作业”,图的是啥呢?现在,当我们的国力提升后,文化发展有了足够的支撑,开始日益感悟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而这个软实力,需要广阔的胸襟来夯实。“上海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有更多外国作家的目光关注上海。”当时主持此项计划的原上海作协党组书记、作家孙颙如是表述创办“计划”的初心,这也是上海作家的野心——“当时我和安忆说,如果我们坚持10年,这个事情就会有影响了。”

  “上海写作计划”注重“驻市”的概念,驻市的意思,就是要沉进去,而不是蜻蜓点水。所以他们没有给这些作家安排在“客居”色彩很浓的酒店,而是安排在民居公寓。驻市作家短时间内成为一位上海市民,他们从窗畔可以听见市井声音,看到人群来往,稍走几步即可步入市民公园,看到广场舞大妈的翩翩舞姿……这些市井气息,让作家们更亲切地了解这座城市。王安忆对他们说,“在这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你们几乎会迷失自己,没关系,再过一段时间你们又会找到自己。上海的空气充斥了你们的呼吸,上海的风景改变了你们的视野。”

求功不求利的“上海写作计划”

上海景观(来自网络)

  正是在开阔的宏观视野下,“上海写作计划”的推进越来越显示出国际范。对于上海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大都市”,如今的发展日新月异,她的国际化程度之高有口皆碑。然而,假如没有“国际关注”和“国际语境”,在外国作家的作品中她始终是个空白,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如何让世界人民了解上海,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解答这个命题,不能用急功近利的手段,而只能用润物细无声的“大手笔”——这个手笔,消解于无形之中,却蕴含着沉潜的力量。

  对于这个求“功”不求“利”的“上海写作计划”,我们有理由看好它。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家用新鲜的眼光打量上海的同时,也是在打量中国。我们多么需要这种真实和切实的“打量”——所谓“文化自信”,在这个计划中,找到了看得到的“抓手”。(刘巽达)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