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让非遗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

2017-09-28 13:4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9-28 13:43:26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蒋 栩

  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是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举措。为此,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组织开展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正在全国掀起高潮,广东、甘肃、湖南等地都自发地大规模组织。此次活动开展以来,引发了海内外网友的极大关注,相关新闻、直播、视频都获得了大量点击和回复。这又一次说明,非遗是人类共通的财富,是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最有感染力的载体之一。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让非遗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沔阳三蒸”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内外大受追捧,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所谓非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最本真、最形象的生活本身。其所体现的,是特定地域、特定文化之中,特定群体的特定生活方式。由此决定了,这些非遗项目,自一开始就与人们具备广泛的“接近性”和较强的情感联系。饮食、娱乐、艺术是所有人的天然需求,从古至今、无论中外,对此类话题抱以极大的热情,可以说是一种常态。

  当然了,非遗能得到如此之多的瞩目,无疑还是靠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属性。以尤其受海外网友欢迎的“中华传统美食”为例,进入非遗名单的小说、名菜、菜系等无一不有其过人之处。它们通常本身就是极尽美味,再加之有历史典故、绚烂技艺或名人轶事的加持,更显得魅力十足,更可以看作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一次系统梳理和集中呈现。

  而借助于网络直播、社交平台互动等更现代、更时尚的传播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摆脱时空因素的限制,走进年轻一代的内心深处,甚至走出国门、形成国际影响力。那些精巧复杂的手工技艺、那些绚丽神秘的地方艺术、那些传统美食和传统游艺,在全媒介的传播语境下都实现了自身魅力的最大化彰显。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这意味着,必须以具体生动的演绎形式,来降低非遗的认知门槛;也必须通过市场化的转化和开发,来强化非遗的存在感。之于此,最成功的例子便是“中华传统美食”。近年来,中华餐饮的海外输出成绩斐然,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助推了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

  无论是传统艺术、传统民俗,还是传统饮食、传统体育和游艺,和非遗有关的一切,在此次传播活动中无一例外人气爆棚,这再一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吸引力。现如今,包括海外网友在内,不少人对中国非遗的认识还处于表层阶段。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关推广和传播进程的深入,势必会有更多人由浅及深,继而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全面而系统的理解。毕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认识非遗、接受非遗、理解非遗也同样需要时间与契机。所幸,这一切已在稳步向前。(蒋 栩)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