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渐成潮流的“慢综艺”能走多远

2017-10-16 16:26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10-16 16:26:44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姝昱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 朱传欣

  2017年第四季度伊始,各家卫视的周末晚间档节目不约而同地“慢”了下来。几大一线卫视纷纷推出了围绕生活题材、呈现生活质感的“生活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湖南卫视的《亲爱的客栈》、东方卫视的《青春旅社》、浙江卫视的《漂亮的房子》等相继开播。而在此之前,湖南卫视还播出了《向往的生活》和《中餐厅》……一时间,“慢综艺”成了当下电视综艺市场的关键词。

渐成潮流的“慢综艺”能走多远

从左到右综艺节目依次为《青春旅社》《亲爱的客栈》《漂亮的房子》

  所谓“慢综艺”,是相对于以游戏竞技类真人秀为代表的“快综艺”而言的。“慢综艺”不是紧张的“奔跑”,也没有刺激的“挑战”,而是以朴素的形式、静观的视角、自然的节奏、温暖的画风、真挚的情感去表现聊天走路、洗衣做饭、喂马劈柴的日常点滴,传递“慢下来,去生活”的节目理念。如果说曾经风靡一时的“快综艺”是大火爆炒的辛辣海鲜,“慢综艺”则是小火慢炖的温润鸡汤,让电视观众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温情和治愈。

  “慢综艺”成为新的综艺潮流并非兴起于一时。从政策层面看,“慢综艺”是电视节目生产创作机构对行业调控政策的积极回应。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出台规章条例,以公益、文化、原创为基本方向对电视综艺节目进行调控,避免电视综艺市场过度明星化、娱乐化、舶来化。以乡村生活、餐厅经营、民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慢综艺”则能够很好地立足传统文化、介入现实生活、表现基层群众、体现主流价值,在题材创新方面跳出了“明星+游戏”的套路。

  从经济层面看,“慢综艺”贴近生活、真实体验的特点,更加有利于产品植入和品牌曝光。“快综艺”节目往往设置脱离现实的情境、编排夸张离奇的剧情,而“慢综艺”表现的则是与观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与场景,与餐具、厨具、食品、化妆品、清洁用品、家居用品等产品的品牌诉求深度契合。随着几档节目的成功试水,“慢综艺”普遍获得商家的青睐。从社会层面看,“慢综艺”对应着电视观众的审美理念转向和生活方式转型。经过几年时间的消耗,观众对快节奏、强刺激的“综N代”节目开始产生审美疲劳,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快综艺”不再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与此同时,都市人群对于每天眉头紧锁、神经紧绷的快节奏生活感到厌烦与焦虑,普遍向往着“诗和远方”。于是,观众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田园理想投射到综艺节目当中。社会文化的变迁同样导致电视综艺节目由“快”到“慢”,由“亢奋”到“舒缓”,由“吸睛”到“走心”。

渐成潮流的“慢综艺”能走多远

湖南卫视早前综艺《向往的生活》

  此外,“慢综艺”很好地平衡了真人秀节目的“有意思”和“有意义”。长期以来,电视综艺节目始终停留在游戏化、秀场化的刻板模式当中,在制作中往往依靠规则设定和剧情脚本,而真实记录、真情实感的东西尤为欠缺。比较而言,“慢综艺”在真人秀节目的真实叙事方面有所突破,“真”的成分大于“秀”的成分。目前在播的几档节目普遍摒弃了角色设置和拍摄脚本,在后期剪辑和特效包装方面也保持克制,尽量排除一切电视手段的干预与雕饰,让节目呈现出真实、自然的生活本真状态。于是,我们看到“慢综艺”中的明星或“素人”不再针锋相对地对抗、不再巧言令色地论辩、不再挖空心思地算计,而是用心地经营生活、体悟人生,以自然流淌的生活质感和人情味儿去触动观众的内心、唤起观众的共鸣。难怪人们感叹道:“不撕”的节目也可以很好看。

  但是,随着节目的播出,“慢综艺”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第一,题材扎堆。目前四家一线卫视播出的“慢综艺”节目全部关于“民宿”题材,在创意理念、风格调性、制作手法等方面如出一辙,再次凸显出国内电视综艺创新思维固化、创新手段乏力、创新环境局促的事实,也使得四季度的电视综艺荧屏面临高度同质化的风险。第二,依赖明星。尽管当前播出的几档“慢综艺”节目普遍增加了“素人”的参与,但“素人”在节目中难免充当背景与过场,节目内核仍牢牢绑定在明星身上。明星在节目中洗碗做饭、经营餐厅、改建房屋,表现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因为按照常规思维,明星跨界、明星反串才是这类节目的最大看点。可见,“慢综艺”节目仍未摆脱大投入、大明星的资本博弈模式。第三,过度营销。当前几档“慢综艺”节目的走红,从某种程度来说更像是一场话题营销的胜利。节目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刻意放大、反复炒作一些与本体内容无关的话题,借此提升节目的热度。这仍体现出一种唯数据论的“流量”思维,与“慢综艺”所追求的生活理念和人文内涵实际上是背道而驰的,真正应当经营的是节目的内容品质。

  目前在播的几档“慢综艺”节目尽管观众口碑很好,但从收视率、点击量等市场指标来看却无法与前几年的现象级“快综艺”同日而语。在这个充满竞争、讲求效率的现代社会,“慢综艺”能够拓展出怎样的市场前景和生命周期,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它究竟是电视综艺节目在急速奔跑后的一次短暂休息,还是长期的调头转向,还有待观众的选择。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快”与“慢”之间并非一种竞争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张弛有度方能相得益彰。因此不能一味地以“慢”取代“快”,“洪流”和“清流”都应汇入“主流”。总之,如何在“慢综艺”所开辟的土壤上精耕细作、推陈出新,让这片“田园”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是当前创作者最应思考的问题。(朱传欣)

[责任编辑:李姝昱]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