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风中华》:文化综艺应回归文化本位

2018-02-07 11:07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8-02-07 11:07:18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李政

  当下文化综艺正火热,最重要的是要摆正其文化的本位,如此才能真正大放异彩

《家风中华》:文化综艺应回归文化本位

  2017年,国产综艺仿佛探出一条新路子——文化类综艺。但随后大批打着“文化普及”“文化传承”等噱头的综艺喷薄而出,“文化”的真正内涵却被抛到了后头。文化综艺变得不再安静,各大电视台、制作方都摩拳擦掌,力图为竞争激烈的综艺市场注入一股“清流”。

  在如此的喧嚣声中,安徽卫视的《家风中华》静得出奇,却又以“无声胜有声”的姿态走入主流视野。通过12期节目和20多个家风故事,其将中国传统家风文化的历史印记和精神脉络娓娓道来。

  开启国内文化综艺新范式

  从节目立意,到形式设计,再到内容编排,《家风中华》所代表的是文化类综艺的另一条可行路径。

  以最具文化属性的“家风”破题的《家风中华》,难免不让人眼前一亮。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编织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纽带。不仅如此,个人的发展也与家庭有着深切的联系。提及家庭,提起家风,势必激发起荧屏观众的无限共鸣。

  但“家风”始终是一个严肃而正统的主题,能够引来观众但不一定能够留住观众。鉴于此,《家风中华》尽可能在内容编排和节目形式上寻求突破,在可看性和内涵性之间寻找到平衡,以期达成更好的传播效果。

  内容上,《家风中华》从爱国传家、奉献传家、文化传家、规矩传家、礼让传家、忠孝传家、教育传家、勤俭传家等多个维度诠释家风,这得以让观众从真切的生活体验出发,以小的视角进入关于中华文化的宏大叙事。无论是三代从军的徐亮军家族、记账六十年的董万春家族、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金连佐家族,还是京剧谭门家族、徽墨大师项德胜家族、绵延两百年的清代著名建筑世家“样式雷”等等,《家风中华》中出现的都是普通人、普通家庭,但他们却用平凡书写出了家族的传奇。

  形式上,两组“好家庭”、一位家风主持人、一位文化嘉宾、一个年轻人组成的家风观察团,营造起全方位立体的跨越年龄界限的全新话语场域。于其中,各种声音、多元思维交汇碰撞,构建起了关于“中华家风”的大论坛。此外,不少经典的影视片段也在节目中被重新演绎,当一个个历史人物鲜活起来,“中华家风”在那一刻也变得更加可知、可感。

  只有把节目打造的如此精湛,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让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家风中华》的幕后配音唐虎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一段段诠释家风的话语在口腔中震动而出,这些文字让我也产生了共振,一股股‘家风’似乎就在拂过心头。”

  扎根中华文化大有可为

  去年1月,中办与国办曾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文艺创作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

  从去年年初《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到随后的《儿行千里》,再到岁末年初的《国家宝藏》,每一次综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都给荧屏带来不小的惊喜。

  不过也正因如此,文化类综艺似乎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但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观众的判断标准也随之“水涨船高”,并不是任何冠以“文化”二字的综艺都能够入得了观众的“法眼”。倘若只是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大作表面文章,最终也难免成为“炮灰”。这也是为何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热,但能够“冒头”的节目少之又少的一大归因。

  所谓“文化综艺”,并不是将综艺与文化简单结合,而是要扎根中华文化的精髓,以综艺的形式呈现文化的内涵。

  《家风中华》的诞生历时半年,主创团队走访全国各地,阅读大量经典名著才能创新性地将中华传统家风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综艺有机融合在一起,让中华文化通过电视媒介得以具象呈现。不仅如此,《家风中华》成功实现了综艺节目作为文化产品而应当具有的文化播撒、国民教育功能,让观众重拾对于家庭教育、家族传承的审视。这样一档兼具着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的综艺,才能够不流于形式、不落于窠臼,真正地将中华民族的血脉呈现开来。

  不可否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仅仅采撷几朵小花便能灿烂综艺市场的一场春天。在我们的文化积淀中,不知道蕴含着多大的可能,能够挖掘出多少的宝藏。但是,如果不沉下心去,认真诠释好中华文化,又岂能拿出精品之作?当下文化综艺正火热,最重要的是要摆正其文化的本位,如此才能真正大放异彩。(李 政)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