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谁能够触动观众的神经

2018-07-07 19:5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8-07-07 19:53:00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刘巽达

  写这篇文章时,略有兴奋感。刚看完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重大收获和突破,它彰显了中国电影人的艺术良心,它能够顺利投拍,顺利公映,不但是电影人的骄傲,也是观众的福分,甚至折射了制度的某种进步。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因为在票房和口碑难得一致的情况下,此片不但票房连续走高,在整体大盘阴跌的情况下,此片的参与方股价逆势增长,而且产生了“口碑零差评”的奇迹。此外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对功与罪、情与法的矛盾把握,超出了很多人认知中的“把控尺度”,带有相当的尖锐性,可是这些“点”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在中国观影现状几乎陷入“越脑残越红火”的险境下,一部略显沉闷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像一匹黑马那样赫然出现,不但是对“倡导现实题材电影”的强力支持,更让人重新体认电影的多重价值。

  此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的是在进口药价格高昂的情况下,一个看似油腻的保健品店主为绝症患者代购印度仿制药的故事。徐峥扮演的这位店主,其初衷是为了拯救父亲和摆脱家庭困境,所以冒着风险去印度采购白血病人的特效仿制药,但在“非法销售”的过程中,他不但自己发财致富,还给病人带来了福音。按理这种双赢局面应予鼓励才是,然而事关专利的“法理”和事关救命的“情理”在这里产生了矛盾,于是我们看到:这位感人的平民英雄,为之付出了坐牢的代价,而那些为保命而购药的病人也差点触犯法律,只能弱弱地向警察设问:我们只是要活下去,难道这也有罪?

  这样的设问,触到了观众的泪点,也触到了社会的痛点。由于制度性缺失,无数带着口罩的白血病病人,为了购买天价药,不是倾家荡产就是早早仙逝,然而价格公道的印度仿制药明明就在伸手可及处,却无法获得。谁来为病人的“保命”负责?难道不该是政府?是社会?然而一无所为。徐峥扮演的保健品店主的“及时出场”,既是对某种“社会空白”的救助,也暗示了某种“社会补偿机制”。他从最初的“投机赚钱”到后来的“义举贴钱”,其精神境界的逐步提升,有清晰的心理历程铺就展示,具有可信度。这样接地气的“平民英雄”,特别具有感染力,仿佛此人就在人们身边,由此深深触动了观众的神经,口碑爆棚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不是药神》里,我们多次看到,那些微粒白血病患者一次次仿佛抓住了生的希望,但又一次次眼睁睁看着希望慢慢滑走,而阻碍他们“保命”的,居然是所谓的法律和某种公权力。观影中,观众身临其境产生的代偿感,让他们止不住泪像决了堤一样涌来,难怪有人观影后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谁家还没个病人”,立即引来如潮的“泪流满面”表情包。这就是现实主义电影的魅力和伟力,“看谁能够触动观众的神经”的另种表述就是,谁能搭准时代和人民的脉搏,谁就能成为“人民艺术家”。

  好的影片,应该是票房和口碑正相关的,“越脑残越火爆”绝不该是常态。电影的本质就是自带“启蒙、审美、娱乐”功能,如果只有娱乐功能,那是对电影的亵渎和轻慢。多年来,电影的启蒙和审美功能乏善可陈,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敢直面现实,尤其是稍带“敏感”的现实题材。真正具有思想的优秀电影人,不会囿于思想惰性和所谓的安全感,忽视遍地皆是的好素材好题材,而会从中沙里淘金,发掘丰厚生活的题材和思想馈赠,并予以提炼提升。虽然这样的优秀电影人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但他们一旦呈现,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有望推动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良性发展。

  最后还要为审片方点赞。若按某种传统审片套路,这类“非主流视角”的影片很难通过,警方虽然合法理却不合情理的“不近人情”之作为,似有挑起警民矛盾之嫌疑。但这恰恰是狭隘的思维,真正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就该直面各种矛盾,包括功与罪、情与法的矛盾,并从中捋出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找出制度缺憾,缓解社会矛盾,突显人性光辉,这才是棋高一着的“正面接触”。所幸的是,审片方这次站在了这样的高度,让这部优秀影片得以放行,但愿这是某种制度性进步,中国电影的真正春天需要制度护航。(刘巽达)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