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之当歌》:努力打造国之大戏

2018-07-25 16:18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8-07-25 16:18:13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中央歌剧院一级编剧 胡绍祥

  《国之当歌》是上海歌剧院创作演出的一部大型原创音乐剧,自2011年推出后,7年来已在海内外演出130余场,形成了大剧场版、巡演版、校园版三个演出版本。演出临近尾声的高潮处,台上台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的热烈场面,可谓每场必现,令人热血沸腾。在原创音乐剧仍处于探索期的中国,一部主旋律作品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功呢?笔者认为,主要缘于以下三点:

《国之当歌》:努力打造国之大戏

音乐剧《国之当歌》演出剧照

  一是选材有意义。该剧以著名作曲家聂耳的创作经历为主线,以上世纪30年代万花筒般的上海滩为背景,聚焦国家民族危亡与百姓生活苦难,讲述了聂耳与左翼戏剧家田汉共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揭示了在中国人心中无比神圣的国歌是如何诞生的。历史与现实,靠题材的独特性搭建了一座沟通桥梁,与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强烈呼应,让观众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浓厚的观剧兴趣。

  二是功夫下得深。首先,主创人员在动笔之前,就勤于动腿、动耳、动眼,去往聂耳的故乡云南玉溪采风,听老人们讲述聂耳的故事和传说,翻阅能找到的所有文字资料,在占有大量素材的基础上确立主题,勾勒剧情脉络,形成故事梗概。然后,反复征求意见,修改调整后进入剧本创作和作曲阶段。人物塑造方面,聂耳在田汉的引领下,从一个敢爱敢恨、充满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热血文艺青年,成长为一个用音乐为民族解放呐喊的无畏勇士。剧中,人物成长轨迹清晰,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值得肯定。其次,在素材选取上,主创人员是审慎的。聂耳创作的《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码头工人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既与剧情紧密衔接,成为有机组成部分,又与剧中其他唱段,包括《天才的陨落》《爱的涟漪》《血肉长城》《振奋中华的歌》等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构成流畅而不生涩、贴切而不突兀的艺术呈现。再次是修改。常言道“十年磨一剑”,好戏是改出来的。这既是舞台剧的创作规律,也体现出主创人员海纳百川的胸襟、精益求精的态度。从最初的“血肉长城”到如今的“国之当歌”,该剧一路走来,不仅剧名变了,剧情也在不断调整中。主创人员从观众的反馈、专家的意见中,积极发现问题并认真总结反思,主动、及时地修改完善,让作品再进入市场接受检验。功夫不负有心人,音乐剧《国之当歌》逐渐显示出有温度、有情怀,立得住、叫得响的大剧、好剧品质。

  三是支持力度大。音乐剧《国之当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评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的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是落实“抓精品、攀高峰”的新举措,也是资助项目管理的新拓展,通过对一般资助项目的优中选优,来支持其进行再修改、再提升和再传播。基金的资助,为音乐剧《国之当歌》的创作打磨缓解了压力、鼓舞了士气、启发了方向。在作品走进社区、企业、高校的有偿演出中,也获得了相应支持。这些支持,汇聚成支撑该剧螺旋式提升的强大力量,为作品攀登艺术高峰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之当歌》:努力打造国之大戏

音乐剧《国之当歌》专家研讨会现场

  艺无止境。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的工作重心是“聚焦于改,以改为主”,工作思路是做好“两改两演”。7月3日,音乐剧《国之当歌》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大家围绕作品的艺术成就、不足之处、提升空间展开了深入讨论。接下来,该剧将进入“一改”阶段。那么,如何来改,从哪儿入手?笔者认为,至少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进一步明确角色的准确定位。田汉和黎锦晖,是剧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也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他们一个是共产党员、左翼戏剧家,一个是明月社班主、流行音乐家。对于聂耳来说,田汉是自己政治上的引路人,黎锦晖是自己的音乐老师。两个人,对聂耳寄予了不同的期望。据史料记载,聂耳因追求斗争的音乐,与黎锦晖发生过强烈的冲突,被迫离开了明月社。而在剧中,田汉和黎锦晖显得同质化,弱化了聂耳与黎锦晖因创作理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这一点,恰恰是聂耳音乐创作的基础。如能恰当展现,那么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将是很好的铺垫。

  二是适当调整合并铺陈式的剧情。“市井歌声”“浦江风暴”“街头怒火”等三场戏,均展现了上海滩的社会生活景象,为聂耳接触和认识社会提供了不同的侧面。这些内容,在情节设置上基本属于同一层面,只起到了铺陈作用,而没有层层推进。这样一来,就使剧情稍显拖沓。如能适当调整合并,让剧情更凝练,同时反映出聂耳的思想情感变化,便可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三是舞美呈现突出舞台艺术特点。剧中,运用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和文字介绍,来帮助观众了解历史背景。事实上,舞台剧有其特有的呈现形式,以其他元素来补充本身无可厚非,但若过度运用,则会喧宾夺主,冲淡舞台艺术的魅力,造成观众在欣赏过程中的疏离感。有鉴于此,希望在舞美设计上回归舞台艺术,以精美、独到、恰当的表现手段,来减少和替代影像资料和文字介绍。

  瑕不掩瑜。音乐剧《国之当歌》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承载着观众的厚望。希望主创团队树立信心、坚定信念,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把作品锤炼成一部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国之大戏!(胡绍祥)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