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聪训斋语》与极简生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聪训斋语》与极简生活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2-21 16: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陈晓耘

  “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冬夜以二鼓为度,暑月以一更为度。每笑人长夜酣饮不休,谓之消夜。夫人终日劳劳,夜则安息,是极有味,何以消遣为?冬夏,皆当以日出而起,于夏尤宜。天地清旭之气,最为爽神,失之,甚为可惜。予山居颇闲,暑月,日出则起,收水草清香之味,莲方敛而未开,竹含露而犹滴,可谓至快!日长漏永,不妨午睡数刻,焚香垂幕,净展桃笙,睡足而起,神清气爽……”

《聪训斋语》与极简生活

  在马不停蹄的人生中,如何寻半分安闲,找几分乐趣?清代大学士张英在《聪训斋语》一书中坦言,睡觉是人生最幸福的一件事。无论冬夏,皆宜日出时起床,感受天地之精神。夏天清晨,闻水草清香,看莲花待放、竹露欲滴,是人生乐事。日长漏永,可以午睡片刻,醒来后神清气爽。这种超然、快乐的极简生活,让人心向往之。

  凡事省得一分,便受一分之益。原先以为不能省去的事,细细想来,也并非省不得。这样一件件地省掉,就觉得眼前琐事所剩不多了。扔掉一件不用的东西,给屋子留一分空间;去掉一丝无谓的执念,给心灵留一分空间。人活一世,若能听从内心,而不被外物所役使,实乃自在境界。见有人喜欢古代的笔墨书画,不惜花重金购买。张英说,笔墨书画之所以珍贵不在于物,而在于精神。

  “其人自少至老,仕宦之所历,游迹之所至,悲喜之情,怫愉之色,以至言貌謦咳,饮食起居,交游酬酢,无一不寓其中。”在龙眠山居住时,张英白天到小溪旁散步,与高大的松树、茂密的竹林为伴。太阳落山,便闭门来读苏轼和陆游的诗。二鼓时分,开始焚香煮茶。“延两君子于坐,与之相对,如见其容貌须眉然。”读到陶醉时,仿佛邀请两位大诗人来家中做客,面对面坐着聊天,连他们的眉毛和胡须都看得清清楚楚。

  书中,张英提出了面对纷扰生活的“安心之法”。但凡遇到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四肢和五官积极应对,内心则尽量做到宁然不动。守着方寸之地,就像守着一座城池。保持城内清净宽敞,不让外界的兵甲攻入。把内心世界,只留给自己。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极简生活,归根结底是为了生活得快乐。而“乐”,恰恰是《聪斋训语》的一大主题。读书之乐,睡觉之乐,山居之乐……张英在书中展示了一种充满乐感的人生。

《聪训斋语》与极简生活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吃着粗粮,喝着凉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的弟子颜回虽然清贫,却是一位贤士。住处虽然狭窄,内心却很宽敞。安贫乐道,源于内心丰盈。张英在《聪训斋语》中,提到了一位百岁老人。人问其故,老人说,我们村里人不知什么养生的事,但我这一辈子只是欢喜,不知烦忧。今天,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我们的烦恼却有增无减,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如同在荆棘丛中行走。这一现象,值得反思。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怎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生前也曾忧谗畏讥,在被贬之地颠沛辗转:四十五岁被贬黄州,五十九岁被贬惠州,六十二岁被贬儋州。经历了宦海浮沉,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如是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再看“诗魔”白居易,一生仕途不顺,曾遭诽谤“有伤孝道”而被贬江州。“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将心比心,平心读之,便觉人生的悲凉都涣然冰释了。

  张英和儿子张廷玉、孙子张若霭祖孙三代,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满门朱紫。在《聪训斋语》一书的最后,张英写道自己二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纷扰、荣辱、劳苦、忧患之中,总想求得解决的办法,于是写了这些文字,寄给儿子张廷璐,希望他能够领悟父亲的胸次怀抱、为人处世之道。“余之所居,仅可容膝,寒则温室拥杂花,暑则垂帘对高槐,所自适于天壤间者,止此耳。”茫茫天地间,有一所小屋可以容身,便足矣。只要心中安然自适,便是远大江湖!(陈晓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田园将芜,载一叶扁舟归家

  • 以时代化表达,揭开五千年中医药文明的神秘面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