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过春天》:落魄人生的虚幻春天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过春天》:落魄人生的虚幻春天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3-21 10: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龚金平

  《过春天》的主人公是刚满16岁的少女佩佩,她在阴差阳错中成为一名走私手机的“水客”。当青春与犯罪交织在一起,影片的情节顿时变得陆离而斑驳,飘浮着飞扬与动荡的气息。同时,鲜亮的青春底色与灰暗的现实氛围,处于氤氲又相互碰撞的状态中,这使影片的情感基调显得青涩又生猛。

《过春天》:落魄人生的虚幻春天

  影片以温和冷静的视角深入佩佩的人生,镜头跟随她往返于香港与深圳。期间,不动声色地展现佩佩穿梭于三教九流的好奇与震惊,以及佩佩的父母生活之堕落或窘迫、Jo生活的奢华与空洞、阿豪人生的洒脱与逼仄。从而,以佩佩的亲情、友情、爱情为基点,将影片的视野辐射到更广阔的城市面貌和人生百态,将特定的青春成长镶嵌在更有时代气息的背景中,并留下了诸多可以开掘的话题。

  一、日本旅行的心理动机与人生意义

  佩佩看起来柔弱文静,但又镇定倔强。作为一个每天从深圳到香港读书的中学生,佩佩的奔波与疲惫是显而易见的,加上身份的尴尬,她的自卑与孤独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就可以理解,她为何异常珍惜Jo这个朋友。加上Jo身上有着豪爽、仗义、热情、直率的一面,这对于佩佩来说也极具精神感召力。但是,佩佩忘了,她们之间在家庭背景、经济实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落差。一个对于Jo来说很平常的圣诞旅游,却可能要耗尽佩佩的心力。

  对于编剧来说,如何以扎实的逻辑将人物一步步引向早已铺设好的轨道,是一项基本功。佩佩之所以将去日本旅游当作一件人生大事来对待,除了少女特有的心理之外,也与她的身份、处境息息相关。作为一名空有香港身份,却在香港没有立锥之地的“飞客”,佩佩需要得到香港的身份认同,而这种认同在现实中可以置换为Jo的接纳。当佩佩将日本旅行当作她发展与Jo的友情、抚慰单调青春、超越不如意现实的一种心理手段时,这次旅行就有了重大的情感意义和人生意义。

  为了完成这次日本之行,佩佩积极筹备资金但收效甚微:以过生日为名向同学推销手机套并贴手机膜,也不过赚了150元;到餐厅劳累5个小时之后也不过得到160多元,还要面临无法回家的窘境;从父亲那里拿到一点钱之后,也在目睹父亲的捉襟见肘之后于心不忍……佩佩在现实处境与人生愿望之间面临着巨大的沟壑,这成为影片情节得以展开的重要契机。

  在许多影片中,人物都要直面这种“求不得”的缺憾,只不过,不同故事中人物的现实处境是迥异的。有人身陷家仇国恨,如《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有人只求维持基本生存,如《偷自行车的人》中的主人公。同样,不同故事中人物的人生愿望也形态各异,有的可能仅是为了一份可以果腹的工作,有的则是为了自我实现、人生完满。而评价这些故事好坏的标准,从来不是现实窘迫的强弱程度或人生理想的境界高下,而是人物动机的现实意义以及隐喻意义,人物在追求动机过程中的人性挖掘与情感共鸣。《过春天》中,佩佩的日本旅行包裹了青春心理、成长焦灼,以及身份认同、上一代人的人生状态等内容,不仅具有情节功能,更具有主题意义。

《过春天》:落魄人生的虚幻春天

  如果说,此前许多国产青春片都有怀旧和祭奠的意味,以成年人的视角,用不无感伤和甜蜜的情感立场回望青春岁月,那么《过春天》则强调一种当下的注视和对生活的切肤体验,并通过一个独特群体的精神突围来完成现实关怀。而且,影片在对于友情、爱情、亲情的处理中,撕下了那层温情的面纱,但又不以激烈的方式上演撕心裂肺的情感戏码,而是以一种流转于温暖与粗砺的质感,来展示人物的青春成长。尤其是佩佩与阿豪在身上互绑手机时,红色的灯光遮蔽了窗外的阴郁,逼仄的房间放大了两人身体的吸引力。胶带的撕裂声伴随着粗重的呼吸声,掩盖了他们内心的悸动。这是最暧昧但又充满致命吸引力的青春爱情描写,将物欲与情欲的涌动混合在一起,将功利的金钱目的与赢得人生尊严的意志缠绕在一起,有一种危险又充满诱惑的灼热感。

  二、走私手机的情节意义和社会心理

  影片中有几个定格镜头,分别是佩佩在海关被走私团伙塞给几个手机时的震惊,以及她第一次走私时顺利过关后的庆幸与释然,她看到走私团伙里一个流血男人时的惊恐。应该说,饰演佩佩的演员在这个过程中的表演是极为细腻的。尤其是第一次走私时的心神不宁,眼神游离中的紧张与恐惧,还有过关后的松弛和兴奋,演员处理得既有层次,又自然而不做作。至于佩佩轻车熟路之后的从容,以及带着另外两个团伙装作学生过关时的得意,这既是她心理强大之后的“成长”,也是她身处违法漩涡中逐渐适应,甚至拥有成就感之后的麻木。

  但是,我们更想关注走私手机这一事件本身。佩佩摔坏了一个手机屏,去深圳的市场里维修时,她被许多“黄牛”围住,众人竞相出价想买下她的最新款手机。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消费者对于最新款iPhone手机的迷恋是意味深长的,可能消费的不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它的交换价值。也就是说,使用最新款iPhone手机有利于在他人面前完成自我的某种标榜:新潮、时尚、富有、精致、国际化,等等。现实中,当向他人凸显独特性与优越感时,许多人需要一个最新潮的日用品来彰显自己。当我们发现自己可能与精英阶层隔着万水千山时,一部手机可以达成一种虚幻满足。就这样,最新款iPhone手机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图腾,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某种虚荣与迷失。

  往上溯洄,我们会发现,每个时代都有类似的迷思。佩佩的母亲年轻时,社会的迷思是傍上香港人以及为孩子争取一个香港身份;Jo的姑妈那个年代,社会的迷思是到国外打工;Jo的父母所处阶层的迷思,可能是将孩子送到西方国家留学。而在佩佩的群体里,去日本泡温泉、赏雪、赏樱花,可能又是另一种迷思。从道德层面,我们似乎很难指责佩佩,她不过是一个身陷在社会迷思中,又失去自我掌控能力的少女。观众可以清醒地看到佩佩的迷失,但仔细一想,自己是否也同样身处某种迷思中而不自知,甚至甘之如饴?

  三、失势的男人和城市

  Jo的姑妈家里养了鲨鱼,据说可以改命。阿豪对此不以为然,他只相信自己。再联系阿豪身上的鲨鱼纹身,以及佩佩将一条鲨鱼放生的细节,鲨鱼在影片中似乎成了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和人物处境有着直观的关联性,他们需要一次涅槃般的重生来完成人生突围。

《过春天》:落魄人生的虚幻春天

  阿豪站在山上俯瞰香港的夜景时,不由振臂高呼:“I’m the king of Hong Kong!”这一幕,与《英雄本色》(1986)中小马哥在山上疗伤时对着香港璀璨夜景所说的那番话,有种奇妙的呼应关系。小马哥说,“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不要为了证明我比别人厉害,而是我不见的东西一定要亲手拿回来。”《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是个相信个人奋斗的“末路英雄”;《过春天》中的阿豪,同样也想把握自己的命运。只是,世事沧桑,1986年那个光彩夺目的东方之珠,到了《过春天》里变得黯淡而昏暗,将阿豪的豪情壮志衬托得苍白可笑,他甚至错将飞机当作流星来许愿。除此,还有佩佩的父亲在工地上的艰辛劳作,以及为了按揭房子的力不从心。从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一座城市褪下光环之后的素朴甚至寒酸。

  作为香港的年轻一代,阿豪看上去潇洒而时尚,在游艇上纵情欢乐,驾着借来的跑车驰骋风云,或者在走私团伙里怡然自得,但他的真实身份只是一个大排档的厨师。当阿豪试图保护佩佩时,佩佩轻蔑的一句“你不过是一个开大排档的”,直接将阿豪的自尊心碾为齑粉。在影片中,佩佩的父亲和阿豪都像是失势的男人,他们无力保护女性,甚至无法拯救自己。他们落魄的身影,映衬在一座城市的巨大落寞之中。这时,口岸对面的深圳,反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花姐团伙需要走私手机到深圳才能获得巨额财富。

  当阿豪与佩佩将实现人生突围的希望寄托于一次“豪华走私”时,影片的情节和情绪都走向了紧绷的高潮。但是,在渲染了佩佩过关时的紧张与危险,以及佩佩在大雨滂沱中仓皇奔走的窘迫之后,两人却落入花姐的圈套之中。此时,两人的命运面临不可预知的走向。遗憾的是,影片用“天降神兵”的方式让警察破门而入,将情节线硬生生地截断,将几条支线也粗暴地砍除,甚至用字幕的方式交代随着高科技手段的介入,打击走私已经成效显著。也许,我们可以用审查的原因来理解影片的生存策略,但这种“泄气”的处理方式,无疑破坏了前面情节累积的情绪和悬念,尤其是削弱了阿豪与佩佩这次青春豪赌的悲壮与苍凉意味。

  如果把《过春天》视为一部青春片,那么它对青春成长、青春迷茫、青春阵痛的书写显得迂回和朦胧。相反,影片不时想突破青春片的框架,将探询的触须伸向城市的幽暗处,以及人心的幽深处,进而试图将人心的迷失与社会整体性的躁动联系起来。影片以一个少女为折射点,完成了对于“跨境学童”身份认同焦虑、成长困惑的描摹,完成了对于独特的时代语境、社会人心的表达。但也许是才华不及,也许是其他原因,影片在对青春成长和城市内涵的捕捉上都浅尝辄止。而且,淡化了背景信息,造成了人物形象的过度扁平。同时,影片未能在某一个话题上完成视点的聚焦和力量的凝聚,未能在一种饱满的情绪张力中完成更具冲击力和深度的主题表达。(龚金平)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