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徐中玉:一个时代,一个故事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徐中玉:一个时代,一个故事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6-26 1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关耳

  6月25日凌晨,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千古,享年105岁。“从来学术贵坦诚,何意因循左独鸣。所幸教坛容众论,真知灼见育群英。”15年前,“九叶派”诗人王辛笛为贺徐中玉先生90大寿作了此诗,可谓恰如其分的概括了先生风骨与气度、修身与学业并重的一生。

徐中玉:一个时代,一个故事

  先生之伟,首在于编写《大学语文》这一被2000多所高校使用的教材。“大学不能‘失语’。”1978年秋,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的先生和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等共同倡议,恢复开设因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而中断的大学语文课程,一起共同编写新的《大学语文》教材。1981年,《大学语文》教材出版,序言中这样写道:“现在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完善地表达科研成果?”作为一种普及性的教材,先生通过《大学语文》强调一种鲜明的态度,即“语文”不可偏废,其一生都巡望当下大环境,叩问文学需求现状,于故纸堆中数十年如一日的整理挖掘这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并一再呼号倡议,“多读书,读好书。这对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2014年,99岁高龄的先生还参与了第10版修订会,仍致力于“让真、善、美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2018年,104岁的先生再为第11版《大学语文》作序。至今,这部教材已累计发行3000万册,受惠者遍及全国。由此,先生被尊称为“大学语文教育领域的灵魂人物”。然而,先生却仍旧十足谦逊,面对赞誉,仅言一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先生之伟,次在于其敢讲真言、敢开先河之勇敢。32岁便在《论勇敢的表现》写道,“发真的声音,说真心的话,忘掉了个人利害,推开了一切阻碍进步的因袭俗滥的规矩习惯老调,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表现……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文学将成为‘世界的势力’,岂止干干净净去了陈言而已!”纵览其《民族文学论文初集》《中国近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现代意识与文化传统》《孔孟学说中的普遍性因素与中国文学的发展》等等文论,从抨击严重腐败之风到文化的失落、教育的困境、道德的沦丧,十足体现出先生领袖群伦、勇于任事的人文风范,当得起与他共事半生的钱谷融老先生的褒奖——“只要义之所在,他都挺身而出,绝不瞻前顾后、首鼠两端”。先生在担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期间,还打开先河,宣布创作上取得成绩的学生,毕业论文可用文学作品代替,一改以往硬性的单一考试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先生之伟,还在于其铮铮硬朗风骨。先生曾有言:“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物美、价廉、耐磨、爱国,穷也穷不走,打也打不走。挨着无奈,忍辱负重,挨过就算了。诚然懦弱、无能,但挚爱这块土地,这里有我们丰富的文化宝藏。”先生一生孜孜汲汲、焚膏继晷,无论是辗转多地颠沛流离的大学生涯,还是被污构为“奸匪”被山东大学解聘,为施蛰存仗义执言被华东师范大学赶出中文系发配到图书馆库房整理卡片,甚至是被剥夺了研究、写作的权利20余年,先生总怀有一种“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大概都有类似的经历”的通达,从未因此挫败而靡,保持着果敢、独立、不妥协的人格操守,“扫地除草之余,新读七百多种书,积下数万张卡片,约计手写远逾一千万字”。徐中玉的学生、著名文艺理论家毛时安感慨道:“倘若有什么能概括先生形象特征的词汇的话,在我看来,最准确的莫过于‘风骨’二字。”

  先生之伟,更在于开阔的研究视野与宏观的研究理论。先生自认为学问无涯,一己精力有限,博览尚有限度,精专谈何容易。“视野求广,力求宏观,又有一专之长,善有微观能力,正是我心向往之的境界。”先生虽专修古代文论,却并没有被青灯黄卷所局限,仍同时读了莫泊桑、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高尔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外国作家的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虽毫无系统却颇受益处。“我搞文学研究工作,从未想建立什么庞大的体系,或高谈一套一套的理论,或服膺五光十色的主义……没有一种理论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文艺研究不能搞教条主义。更何况一种学说往往因急于构成体系,忽视或抛弃了很多不符合它设想的东西,这也是值得人们警惕的。”先生一生发表几千万字的文论著作,涉猎广泛,著有《鲁迅遗产探索》、《古代文艺创作论》、《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选集》、《美国印象》等,感悟深远深刻,思想常研常新。2009年,先生荣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贡献奖。2014年12月,先生更是获得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但这个百岁老人只说,“我很高兴,我做得不够好,还要努力” 。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实录主编汤涛所言:“每一位老先生都是一个时代,都是一个故事。”先生九十多岁仍常常审稿写稿笔耕不辍,百岁之余仍表示“在有生之年,我还要继续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今先生虽离世,但其经由《大学语文》及其他著作传递出的学术信仰与价值观,必会绵延长久,影响数代。

  别了,先生!(关耳)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