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话剧《开炉》“二改”修改会专家发言摘编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话剧《开炉》“二改”修改会专家发言摘编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11-22 15:5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开炉”主线与情感副线交错缠绕递进升华

  吴彤(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一级编剧):

  说到这部戏,昨天晚上是第二次观看舞台呈现,第一个突出感觉是完全切题了,因为“一改”时还有些游离,很多笔墨偏向情感方面,而“开炉”的主线不是很清晰,昨天看是完全扣题的。

  《开炉》的主线和四个主要角色的情感线有主有次,做到互相缠绕、互相攀援、互相递进,最后达到高潮,而且表现得比较流畅,与“一改”相比有很大提升。

  这部剧有两处令人印象深刻的动情点,一处是冯淑玉和赵铁锤回忆他们当年结婚的情节,舞美设计营造的写意空间延展了想象力,唯美而且抒情;另一处是冯二孩的酒后独白,这得益于角色天生血肉饱满,也得益于演员表演的生动传神。

  现在可以看到增加了罗铁杠的戏份,但是这个人物需要“洗白”的地方太多,可以把他的定位更精准一些,编导不要赋予他太多的任务,而着力从人性的方面再开掘梳理。此外,属于情节背景的事件线索偏杂、偏繁,应予适当精简。

文化意识浓厚,东北地域特色鲜明

  于鹤咏(济南市京剧院院长、一级舞美设计):

  话剧《开炉》立意深刻,题材独特,故事情节、人物设置可信,该剧以打铁为核心,以浓厚的文化意识谱写演绎了一曲气动山河的民族精神赞歌,是一出彰显东北地域鲜明特色的优秀剧目。

  演员对角色的内心体验和外在表演把握准确、功力深厚,舞美设计意向符号的选择精准,铁匠形象贯穿全局。舞台设计睿智地调动了创造能力和想象空间,以少胜多,以简化繁,既整体写意又局部写实,似空非空、若有若无,具有大气、空灵、凝练、沉重的艺术境界,使得舞台景幕构成新颖,展现了民族气派。数字媒体影像整体上形成剧情所需的气氛、气势和情感,展现了舞美张力,为舞台表演提供了帮助。服化也很好地照顾到了人物性格特点,较好的帮助演员完成了人物塑造。

  谈几点建议,第一,移动平台要做些艺术处理,移动时的声响影响剧情发展;第二,炉子的使用缺乏舞台更大的空间处理;第三,舞台景幕的形象风格上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第四,某些人物形象趋于脸谱化,失去了人物的真实感。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人物关系是全剧的核心

  杨绍林(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

  这部戏在立场上目标很明确,开什么炉?开家国情怀之炉,一个中国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的小家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赞同“义和盛”铁匠铺的师傅虽然没出场,但是它的人物价值要始终贯穿其中。

  审美有立场,这就离不开辽艺的风格,从我的角度看,辽艺汲取了中国戏曲的念白功力,再加上东北方言的韵味,两者糅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人物很鲜明。

  我认为不要放过多的篇幅在交代上,还是要在人物关系上下工夫。比如冯淑玉、赵铁锤、罗铁杠三个人物都很有戏剧性,但是挖掘得还不够。有时候为了留空间给冯淑玉和赵铁锤,人物的上下场很生硬,让演员没有办法带着戏下场,而实际上这里面是很有戏的。

  人物上,我认为赵铁锤和陈铁墩两个人的戏份重复,可不可以区别?这两个人的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从气质、语言、人物动作上,可以再斟酌。冯二孩可以作为串场人物,但他在全剧中的权重不宜太多,他既身处这个世界当中,又是看世界的人,让这样一个明白人来串场,有利于这个人物在戏中的存在。另外,这部戏的反面人物趋于脸谱化,这个问题可以在表演和人物把握上做一些改进。

  最后就是火车问题,舞美手段可以简洁写意,一个景片、一束灯光、及快速流动的烟雾,再配合震撼人心的音效,现场声音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炸火车这段戏完全有可以改进提升的空间,对于整部戏来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这部戏在风格、生活气息、人物关系上再深入挖掘之后会更好看。

人物塑造有概念化、同一化倾向,欠丰满真实

  温大勇(原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主编、编审):

  话剧《开炉》留给我深刻印象,首先,这部作品唱响了一曲东北平民百姓英勇抗战的颂歌,这个主题是能够通过观赏过程强烈感受到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传奇色彩和地域特色突出;第三是全场演出保持了相当的艺术水准,体现了辽艺的风格和水平。

  谈几点意见:

  第一是这部戏的构成,缘起是日本军队进山讨伐,需要打造一万个马蹄铁,因此何仲轩在巡视河堤时把“义和盛”铁匠铺大徒弟赵铁锤找来,又将二徒弟陈铁墩从矫正院释放,还要在掌柜冯淑玉身上下很大功夫,费尽周折只是为了一万个马蹄铁?这些马蹄铁只有“义和盛”才能制作完成?我认为起因有些牵强,使故事说服力不够,影响观感。

  第二,全剧在弘扬抗日爱国的主旋律上“调门儿”偏高、偏直。看剧本的时候有这个感受,看演出仍然如是,包括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演情绪。戏剧舞台当然可以歌颂英雄气概、爱国情怀、牺牲精神,但昨晚的演出慷慨激昂有余,人物塑造有概念化、简单化、同一化倾向,“反派人物”如此,铁匠铺的诸位也如此,欠丰满、真实。东北地区14年抗战史,各地情况不同,表现也各异,绝不是每个人都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所有的人都那么大义凛然。东北人在当时恶劣环境下要生活、要生存,他们会有不同的对待入侵者的态度,而现在舞台上的处理,我觉得不够客观。也因为以上原因,此剧剧情没有太多的悬念,按照我们这几年接触到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去“推演”,基本上可以想象出剧情的发展。

  第三是关于演员——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都很精湛,但舞台总体感觉年龄偏大,有些戏剧人物的“精气神”是扮不出来的。为了贴近角色,建议在确定演员时综合考虑年龄等问题。

关注人本身,追求人性审美高度

  陈薪伊(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签约导演、国家一级导演):

  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的修改方式很好,我自己很多戏也是由此有了修改机会。其实导演很重视复排,因为原创剧目在初次排练时就是初稿,接触观众之前你并不知道这部戏的成败如何,一部戏由三方共同完成,其中很重要的一方是观众,如果大部分观众都认可的话,这部戏可能就是一部好戏。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戏,为什么呢?首先,它有可能成为具有人性审美高度的一部戏。人性审美高度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创作目标,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对党和国家的关注特别强,对人的关注特别弱。而这部剧有强烈的个性,三兄弟、叔叔、师傅的女儿,一部戏有五个个性不同的人物,以及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这个基础就构成了它可以成为具有人性审美价值的戏剧,具有人性审美价值的戏剧是人类最高级的戏剧,就是莎士比亚式的戏剧。

  其次是特色鲜明的人物设定。剧里始终贯穿着一个没有出场的师傅,这个人物应该加强,我建议将他加在人物表上,用黑框框上,没有演员,永远不出场,但是他控制着局面。这个人物是中国魂,是他的灵魂、思想、传递给下一辈的精神控制着你们的美学高度,所以这个人物也应该再写得细致鲜明一些。

  唯一不理想的就是何仲轩的角色刻画,规定情境没有交代清楚,东北和日本的冲突与其他地方抗战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它已经是满洲帝国,那么这个人物就不应该当成反派去写,要把他的思想、感情和认识写出来,现在简单的把他表面化、图解化了,这是文学上的败笔。我们非常可怕的就是凡是反派就定为反派,在文学创作上没有反派正派的概念,他们都是人,一定要个性化。

  我特别喜欢剧中的两个女演员,这也是走向人性审美高度的机会。柳枝一进来,老大的心就有地方放了,观众也没有什么遗憾,而且合理合情。

  接下来我提几点建议。首先推拉平台的缺点是将舞台调度变得只有横向,舞台没有深度,这是一个大忌讳。推拉平台前后都是幌子,最后一场戏能推出一个大火车就有价值了,宁可牺牲深景,最后的火车一定要在现场,现在用的投影力量不足。

  关于剧本,建议赵铁锤和陈铁墩两兄弟不要参加地下党组织,完全是自发自觉地抗日。这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理想,也是共产党运动的理想,他们根本没有参加党组织,这样不是更有力量吗?

  谢谢。

戏剧节奏和戏剧氛围新提升

  吴朱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研究员):

  《开炉》是一曲普通中国百姓的抗战壮歌,充满了民族情怀,因为是自发自觉,所以就更显振奋人心,小人物的大义才显得更加伟大。剧情和地域风采都很精彩,我特别喜欢冯淑玉这个角色,她为我们中国话剧舞台贡献了一个现代的新女性形象,智勇双全、侠义个性、聪慧美丽等等特征,都是过目难忘的。

  主创团队认真落实了“一改”专家研讨会的意见,基本是逐条落实,做到了用心、用功、用力。好几段音效是新加的,现场看效果明显改善,起到了烘托气氛、推动情节的作用;表演上更加细致入微;台词更加精炼、简洁,符合舞台演出的要求,为整个演出节奏提供非常好的基础。细节上下的工夫对整体戏剧氛围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两个细节均有较大的调整和提升。一是冯淑玉和柳枝在戏的最后,两人倾诉悄悄话,柳枝努力地模仿冯淑玉,包括学冯淑玉抽烟,这个细节既有丰富的意思,又很诙谐有趣,从现场观众反应也可以证实;二是冯淑玉和赵铁锤对当年结婚的回忆,温情温馨。两个细节都成为沉重的氛围当中一种调节和舒缓,让整部戏张弛有度。

  个人建议:第一是表演,还有一些段落可以更细致。比如赵铁锤五年之后回家,突然发现师傅去世了,灵位摆在那里,旁边还有自己的灵位,这么大的事件,他的反应应该是有过程的,现在是情绪瞬间就爆发了;另外是赵铁锤和冯淑玉五年之后相见,前提是冯淑玉以为他已经死了,并且自己已经再婚,她的反应也是有较多过程的,而不是马上就认出对方,两人立刻就拥抱,特别是茶馆里大庭广众之下。类似这样的表演细节还可以再推敲。第二是结尾的处理。开炉打铁的段落,之前有开炉的仪式铺垫,加之形体动作结合音乐,氛围很好,但是似乎打铁的人数有点少,铁匠铺似乎应该有更多的人做这件事。如果只是现在场上这几个人,又临近尾声,缺少了相应的气势和力度,多少有点不满足。

  从“一改”到“二改”,《开炉》确实越改越好。这个过程印证了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的目的和初衷,确实推动原创新作品在修改中不断进步。《开炉》的成长历程也印证了艺术创作的规律,艺术创作需要不断积累、不断生长。祝这部戏在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下继续走向成熟。

解决高低、动静、虚实诸问题

  黎继德(原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月刊主编、编审):

  这是一部体现了中国气派、东北气魄和辽艺气质的话剧。辽艺一直以现实主义话剧著称,这部戏再次真实地表现了东北抗战的历史。辽艺也一直坚持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这部戏再次延续了这个传统。

  我很欣赏陈薪伊导演的那句话,即这是一部有可能达到人性审美高度的话剧。张世英先生讲人生有四种境界,一是欲求境界,二是求知境界,三是道德境界,四是审美境界。他又讲美有优美和崇高美。我想,崇高美就属于人性美。这部戏如果按照人性美来讲,就是一种崇高美。

  这部戏的修改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是高与低,现在的人物,定位比较高,调门比较高,应拉低一些,可以考虑把他们参加抗日组织的身份去掉。第二是动与静。这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刻画上。很多人物只静不动,没有变化和发展,修改后要让他们动起来。第三是虚与实。这部剧,虚的部分即前史太复杂,而且大部分是讲出来的,实的部分即舞台动作又太简单,需要简化前史而丰富动作。第四是“隔”与“不隔”。中国诗歌美学讲“隔”与“不隔”。所谓“隔”,就是审美阻隔。凡是“隔”的都不是好诗。戏剧美学更要讲“隔”与“不隔”,因为只能一遍而过,“不隔”的才是好戏。这部戏有些情节和人物关系靠猜,就是一种“隔”,希望修改得清楚些,才能没有阻隔。

有精神向度,缺艺术震撼力

  刘玉琴(《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

  话剧《开炉》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有机融合的作品。正能量,主流价值鲜明。剧作对中国精神的营造有想法,有功力。虽然打铁是自然现象,开炉是自然过程,两者都是物理属性。但铁的硬度与人的精神内核,开炉制铁与精神冶炼容易产生关联,也具有约定俗成的精神旨向。因此,作品由表及里,以深刻的隐喻和象征意义赋予作品厚重的底色,使写实与写意有机结合。

  抗战题材素来引人关注,其中传递的中国精神、民族气魄具有永恒的价值意义和力量。这部作品在同类题材的开掘上具有示范性。它的别开生面说明任何值得挖掘的题材永远不会被穷尽,只要以当代思维去审视,便会打开新生面,产生新意境。作品在常见题材的重新发现与深入拷量上,与当下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时代精神的倡导高度呼应,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至死不屈的血性与气节在历史长河中相承延续的有力证明。作品为抗战题材的书写提供了新思路,是同类题材的有益拓展和丰富。

  作品戏剧性比较强,与时代背景、历史环境融合度比较高,亦即情节主旨、人物命运、故事走向,与“开不开炉”这一主题紧密相关。既是民族抗战的不屈象征,又是东北人遭受外辱时所表现出的应有的抗争意识和行动体现。是民间的,又是民族的;是地域的,又有宽阔的辐射面。剧中,铁炉的封火,开炉,燃烧,打铁等,不仅寓意丰富,而且与人物的情感、心理变化紧密关联。主干与枝叶相互缠绕交织,有可看性。

  难得的是,作品中人物性格鲜明,有成长变化过程。无论是淑玉,铁锤,还是冯二孩,铁杠,性格勾描合理,心理成长过程可信,铺垫较为扎实,人物自身灵魂的搏斗、精神锻造的过程颇为独到。同时故事和人物关系的设置有戏剧张力生发的空间和可能。一个铁匠铺里,几个人,各有前史,有成长过程,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生活认知,各种矛盾纠葛有集中性、合理性,在合而不同、殊途同归的轨道上,每个人都在成长、完善,矛盾的组织巧妙智慧。编剧设置的时代、情感对人的双重压抑,从个体出发最终归途为家国大义,自发、自觉到自愿的过程勾勒比较清晰,其中中国人的壮阔精神得到生动的艺术呈现,怎样才能活得像个人,活得有尊严,中华民族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引发共鸣。

  《开炉》延续了辽宁人艺的演剧风格。沉稳大气扎实。语言特色,浓郁的地域性和东北民间艺术形式的融入等,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个性。

  作品仍有继续打磨的空间。前面的剧情,几乎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后面的觉醒抗争和不畏牺牲高潮的到来,表达中国人的气节和不屈,但是高潮前面的铺垫,包括各种人物、各个环节的内在逻辑尚需更紧凑、集中;高潮过程的展示需要进一步充分、扎实,现在略显单薄仓促。高潮中重要场景的处理缺过程、缺震撼力,观众所期待的如何巧妙智慧的开炉、情感如何引爆,没有感到满足,悬念性和震撼力不强。

  “开炉”前的仪式有真实感和可信度,但对于主题的宣示过于直白概念,激昂有余,含蓄不足。可以适当降低“调门”,避免用力过猛。此外,罗铁杠的前后转变过于理想化,冯淑玉和赵铁锤关系的层次性还可以进一步理顺,从小我到大我、小家到大家的升华转变应该更鲜明更有层次,让人物始终围绕家仇国恨不断变化成长,最后接近燃点、走向崇高。

  这部剧从头到尾说的都是“义和盛”铁匠铺的事,但是具体行当的形象化表达较少,铁匠、掌柜、伙计的动作、言行,以及制铁打铁的造型、信息量及形象的种子不够鲜明,特定行当的气息不浓,缺少细节性的精彩展示。此外,选择茶楼作为公布重要信息的场所也看不出必要性。日本人打制马蹄铁的紧迫性和“义和盛”承担的必然性也缺乏合理关联。

剧中角色需要成长的过程

  党小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研中心艺术指导、一级编剧):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是我非常敬畏的剧院,小学时就看过李默然老师的戏。《开炉》这部剧猛一看真的很喜欢,但是细想起来毛病又很多,我看到剧本改了十四稿,真不忍心再谈修改意见。

  东北抗战14年,人人都是杨靖宇和赵一曼?不可能吧。我认为只要做到不出卖就是好人,写一群平民百姓自觉走向捍卫民族大义可能更有意义,剧中角色都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样会更真实,更感人。这部戏人物关系的构成很有戏剧性,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目前来说,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写深写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首先是冯淑玉的定位太高,那么她怎么可能嫁给懦弱的罗铁杠?原因没有交代清楚,且缺乏合理性,尤其是前夫罗铁锤回来之后,三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没有得到充分展开,而这个矛盾正是体现戏剧主题的最富有人性的设计,可惜没有用好。

  另外一个问题是前戏篇幅太复杂,真正入戏后又太简单,大量篇幅都用在戏前史的介绍上。对这部戏的建议主要是这些地方。其他的比如宣誓,一群人站一排每人说一句话,这里不是真正的戏剧冲突点,而且会拖延戏剧节奏,矛盾冲突都在外边,没真正进入到戏里边去,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如删掉这些。剧名也需要再推敲推敲,缺乏文学性,太直白。

紧抓核心事件,凸显角色内心矛盾

  范小宁(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主编、编审):

  这是一部抗日题材的话剧,它的传奇性、故事性都很强,极具观赏性。写了一个好故事,塑造了一组好人物。

  冯二孩这个人物是全剧最具光彩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修改后的面貌,更精炼了,更集中了。在“义和盛”铁匠铺三徒弟罗铁杠这个人物身上,现在仍然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比如:他一直在解释自己在工作的兵工厂里陷害了八个人这件事,他一直在解释这八个人不是他害的。他解释的对话在戏里有三、四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伪满洲国,很多人的内心是复杂和矛盾的,既要维持生活,但又不甘心被奴役和被统治,但目前,我觉得他内心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对这个角色的塑造最主要的是要表现他的内心矛盾,这也决定了他最后的突变是不是顺理成章,如果没有内心的纠结,他最后的突变会显得过于突然,现在给人感觉是他的转变有些硬。

  另外赵铁锤和陈铁墩这两个人物在形象塑造上没有拉开距离,一个参加的是民间的抗日组织,一个参加的是抗联组织,表面上的差距都没有拉开,身份和形象都太靠近了,还需要梳理。

  这部戏的剧名叫《开炉》,整个剧情的设置是围绕着开炉展开和发展的,表现了很多关于开炉的原因,以及当年封炉的原因,开炉是整个戏的中心事件,在开炉这件事上戏做得很足,但整个戏的落点却是炸火车,这就好像这部戏的前面三分之二的戏是在叙述一个前史,这是这个戏在整体结构上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主创还是要再琢磨琢磨。

剧中强烈的生命气息兼具生活性和舞台性

  崔伟(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这部戏非常有特点,不仅有辽艺的艺术风格,还有辽艺的艺术追求。尽管还有很多打磨、提升的空间,但依然有几个方面使我印象深刻。

  第一是焕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概。我们解读历史固然可以有许多维度,但每个剧院和艺术家都有他们的艺术追求和特点。辽艺本身关注生活、扎根生活的艺术风格在剧中得到了保持。

  第二是体现出了强烈的地域气派。当然这种地域概念既是地域文化的气派,也是地域风格的魅力。当下戏剧创作题旨、故事和风格同质化严重,就因为很多题材如果不能够体现出独特的文化、道德、艺术的解读和展示,就必然艺术上的丰富性、情感上的鲜明性会大打折扣。

  第三,此戏尽管是主旋律、正能量、有民族意识和精神气概的大题材,但是这部戏的生命气息很强烈。生命气息体现在人物情感和命运变化上,这种生命气息不是概念的,它既附着于人物,又通过演员的艺术表现、编剧和导演的艺术创作体现出来。它是生活中的生命,又是舞台上的生命,这种气息有着生活和舞台双重性。

  第四,辽艺在剧中仍然保持了注重时代性和正能量的精神追求,体现了辽艺人的艺术理想、艺术品格、艺术担当。

  第五,依然保持了辽艺创作的严谨、精彩、精致的独特性,它有丰富浓郁的东北大气,以及在气魄上面的粗粝感,以及粗粝背后的艺术张力,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探索和创新。

  第六,辽艺与时俱进的转型和转型背后艺术追求的浓度,包括它的创作手法和作风,昨天表现很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精彩度。演员们虽然都是六十岁以上,但是舞台剧看的是演员的火候,我们看于是之的《茶馆》,在他三十岁和六十岁的时候,不是看他的容貌是否变老,而是看他能不能演出年龄感、阅历感。

  接下来谈几点我的建议。第一,我认为如果赵铁锤和陈铁墩这两个人都是抗日组织外围自发的爱国者,只是不甘被奴役,听说过共产党抗战,但是在受压迫的过程中自觉的去反抗,这样他们的行为会更加真实。这就首先要解决性格的完整和本质的真实这个层面的问题,本质的真实首先是人物行为和思想的真实,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没有写得非常合理、自然、充分。戏剧情节和情感的真实也没有表现充分。比如《开炉》这个剧名,“炉”有很多寓意,能不能再好好考虑一下。另外现在的人物塑造还有些缺乏完整感,昨天晚上我印象最深的是冯二孩这个角色,人物很完整,其次血肉丰满,其他角色就相对弱了一些。

  第二,人物的情感纠葛,比如这个家族怎么转变到做这件事,人物之间在舞台上基本没有沟通,人物性格和命运的终结点和过程合理性缺乏一种有机的支撑,在逻辑上显得不太合理。

  第三,这部戏前史过多,若把赵铁锤和陈铁墩两人的抗战设定成自发的角度比较可信。另外冯淑玉和赵铁锤的情感没有充分利用,泼辣的铁匠铺女掌柜,命运又如此复杂,这么好的东北女性形象没有利用好,我认为最后是二人转的氛围让他们的部分达到了高尚,而不是他们的情感。

细节真实是提升的基础

  孙喜军(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编剧):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是我非常敬佩的话剧院团,老一代艺术家是我们敬仰的前辈。

  话剧《开炉》已经“二改”,我赞同以上专家关于这部戏的优点评价,《开炉》的主题、故事都无可挑剔,对如何修改提高,我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这部戏看完之后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个人物,一是冯二孩,另一个是罗铁杠。这两个人物从脉络上来说是清晰的,有舞台上的要求、态度和遭遇,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性格都有相应的发展。

  不够清晰的是老大赵铁锤和老二陈铁墩这两个人物,剧本赋予了他们相同的舞台任务,这就让两个人物更加容易混在一起。由于没有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物关系,冯淑玉为什么要嫁给老三罗铁杠的理由、嫁给罗铁杠之前冯淑玉是什么样的性格,剧中没有交代清楚,影响了这个人物的完整呈现。冯二孩作为冯家的长辈,在家里的地位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在人物关系上有些游离。

  要进一步做好冯二孩、罗铁杠的人物刻画,更重要的是把赵铁锤、陈铁墩和冯淑玉三个人物再丰满一些,通过细节和人物之间的关联,让这部戏主要的东西展现得更清晰。

  铁匠铺的职业特点在戏中运用不够。现在看不出几个人物作为铁匠要做的事情,比如开炉需要准备什么,工具是什么样的,只是在最后上衣一脱、膀子一露、围裙一系,我们才真正感受到这里是铁匠铺。

  因此,我建议找民俗专家咨询,深入了解那个年代铁匠铺是什么样子的,哪些细节可以利用,添加铁匠铺的生活内容,增强真实感,使人物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地细节展现出来要比干巴巴地说有趣,人物也有所遵循。

  个别场景的处理要考虑规定情境,比如赵铁锤回来后去大观茶园,和几个人说话时用“小鬼子”这样的词是否符合当时的环境,需要斟酌。

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描绘了坚强有力的人物形象

  杨晓华(《中国文化报》周刊中心主任):

  《开炉》通过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修改达到了新的境界,通过短时间内吸收专家意见得到了较为迅速的整体提升,是滚动项目“两改”成效的有一个例证,值得祝贺。

  首先,要在辽艺的整体艺术传统下理解这部戏的风格和特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影响巨大,继承和发展比较多,但是我们没有像可以和美国的方法派一样的艺术流派出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至少,在辽艺这片艺术热土上,现实主义以非常鲜明的艺术追求、非常执着的美学路径,从塞克、李默然等一代代前赴后继,形成了自己的深厚传统。《开炉》一直在高昂的基调中行进,这是辽艺的、明确的、主动的艺术追求。这种现实主义的整体追求中,具有一种弥漫在各个戏剧维度中的激情特征。激情在剧中已经成为一种艺术风格,贯穿于情节、台词、性格、节奏中,激情推动情节发展,张大矛盾冲突的烈度,最终使整个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

  其次,这部戏对抗战题材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贡献。这就是以铁匠铺位标志的中国的手工业文化,是关于造物的中华文化,也是根脉深厚的家庭文化,这是对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饱满的文化展现。辽艺有着和抗战文艺的血脉的光荣的历史联系。塞克就是抗战文艺的开山之祖。应该把几代辽艺人创造的抗日题材舞台作品,整理出一整套艺术成果果,一定让人赞叹。

  再者,这部戏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的画廊。赵铁锤具有主动、自主的人格;陈铁墩善于承受打击,但也敢于重磅反击,罗铁杠从一根筋的奴性心理到被迫反抗的心路历程的转变,冯二爷从浑浊的人生观转变为价值清晰的人生观。更生动的是两个女性形象,冯淑玉和柳枝在炕上抽烟,相视而笑,开心动人,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硬骨头的男人都几乎难以承受命运的屈辱,女性的生存会有多艰难可想而知,但她们依然敢做敢为,有勇有谋,这种特殊情境中爆发出来的美感直击人心。

  最后要提出修改建议:赵铁锤五年后回来,看见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子,舞美在处理上迅速把场景推出来,速度非常之快快,是不是符合此时人物内心的节奏?开炉时,连个薄弱女子推拉风箱,两位女士能推动那么大的铁炉的风箱吗?应该考虑逻辑的合理性。

  (光明网记者产娟娟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