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公安剧《三叉戟》有何创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公安剧《三叉戟》有何创新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7-06 16: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林萌

  随着“大棍子”驾着那辆濒临报废的金杯车开启新的征程,“三叉戟”的故事在一个具有开放意义的节点上收官。它带来的隐喻意味是:纵使岁月无情,老骥伏枥的初心不会改变;只要有一丝可能,重装上路就是老炮儿的唯一决定。从而,《三叉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故事。海水意味着广阔无垠、平静沉稳,也象征着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火焰则意味着激情澎湃、炙热昂扬,也象征着青春永驻、信念如火。这样的错位人生,就出现在“三叉戟”的故事里。

公安剧《三叉戟》有何创新

电视剧《三叉戟》

  其实,老骥伏枥的故事在公安剧里本就不多见。在追求话题、流量的电视剧接受环境里,《三叉戟》这样以老戏骨为主角的叙事模式,是有一定冒险性的。相关的刑侦剧、缉毒剧、打黑剧等,往往都有紧张刺激的侦破环节、血气方刚的正邪对决。而这,恰恰是与“老”相悖的。如何化解这一矛盾?若对“老”的展现和处理不当,便很容易产生刻意、分裂的感觉,消解真实。因此,纵观今年播出的《重生》《猎狐》《燃烧》等多部公安剧,无不是以描绘当打之年的干警为主。

  《三叉戟》则别出心裁,以自嘲的姿态先展现“三叉戟”的老态。例如,“大喷子”潘江海是低血糖患者,“大棍子”徐国柱有高血压,“大背头”崔铁军则保温杯不离手。除了身体机能的下滑,剧集还表现了其中两人在新技术、新侦破手段上的落伍。于是,观众随着剧中的年轻干警一起,发出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质疑。

  这一处理,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也引发了观众的好奇。接下来,在一场场针对“三叉戟”的质疑及其化解中,剧集一点点勾勒出了他们的风采。这种循序渐进的铺展、欲扬先抑的手法,显然比一味夸赞要好。值得一提的是,不回避“三叉戟”身上所具有的时代局限和小毛病,非但没有折损作品的风采,反而增加了角色的人格魅力。

  这便引出了《三叉戟》的另一个出彩之处,那就是主要角色以鲜活的个性,取消了“老”的单一性。他们虽老,但老当益壮。“大喷子”潘江海心思缜密、口若悬河,“大棍子”性烈如火、豪爽仗义,“大背头”沉着冷静、运筹帷幄。案件侦破过程中,在不同的技术环节里,他们大放异彩、独当一面。个性与能耐,都是鲜明、互补的,甚至相互碰撞。这种碰撞,不断为作品营造戏剧张力与冲突。患难与共的人物关系,推动着剧情的跌宕起伏。

  在失去了原有纽带与老大哥夏春生的情况下,三人如何冰释前嫌走向团结,是该剧的一大看点。在这一过程中,陈建斌、董勇、郝平等三位演员以过硬的表演实力,为作品增添了妙趣横生的爆点、恰到好处的萌点。老当益壮与“萌大叔”的结合,使角色显得鲜活可感,也使叙事张弛有度。故事线索,就这样在紧张氛围、轻松气息的交织中逐渐展开。

  另外,作品还创造性地在每一集的开头部分,用回忆视角交代剧情前史,回顾“三叉戟”二十年前的爱恨离合。这些小片段,极具年代气息,还往往辅以诙谐的情节,使观众在感慨之余笑对沧桑,冲淡岁月的苦涩。这也为剧作的整体氛围奠定了基调。《三叉戟》便是这般有苦有乐、苦中作乐,不仅赋予“三叉戟”难逃的暮气与疲态,也以精彩的情节呼应展现了蓬勃朝气。这一时空比对,被恰到好处的自嘲和平凡中的坚守串联起来,展示了“三叉戟”难能可贵的信念品质。

  最后一集的回忆片段里,在租住的房间内,年轻的潘江海和师弟郑光明于微醺中背诵班固《汉书·刑法志》里的名句:“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这一情节,令人动容。年轻人激情澎湃、意气风发,但后来,潘江海和郑光明在金钱、名利诱惑下,走上了不同道路。有所创新的是,剧作并未在对比中刻意塑造伟光正的正面形象,而是着力表现了复杂现实给予“三叉戟”的冲击,暴露出他们的无力与无奈之处。

  处于中年危机、事业危机中的三人,有着远比年轻人多的顾虑与牵挂。他们无法如年轻干警般,不顾一切地扑向案件、惩恶扬善。崔铁军要兼顾叛逆的儿子和好心办坏事的妻子,徐国柱在情人花姐的犹豫与顾虑中左右为难,潘江海则因女儿突如其来的病情遭遇经济危机。同时,他们还都要照顾被犯罪团伙利用的“侄女”夏静怡。于是,在重重的生活围城里,“三叉戟”努力突围,尽力调和勇往直前和瞻前顾后的矛盾,达成自我与亲友、同事、时代间的和解。

  这期间,他们并非没有动摇过。潘江海多次想要辞去警察的工作,徐国柱也想早点退休、全身心接纳爱情,但最终他们都选择坚守初心、不忘使命。如是一张一弛,《三叉戟》形塑出纠结于服从、使命、初心、情感等多重因素中的完整的人,人物形象立体饱满并充满力量。

  这种对复杂心境的描绘,构成了《三叉戟》最为人称道的突破,为公安剧增添了情感与人性的纠葛,正如导演刘海波所言:“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在此基调上,《三叉戟》通过对群像的塑造,描绘出了公安干警常被遮蔽的个人生活、心路历程。诚然,该剧也并非尽善尽美,但通过它,我们得以触摸到真实可感的公安干警形象,并领略平凡人的“老骥伏枥”。对主旋律作品的类型扩展而言,《三叉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林萌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公安剧《三叉戟》有何创新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