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被折叠的英雄梦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7-09 10: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尹一伊

  6月11日,一部出自年轻国际化团队的文艺影片《夏夜骑士》在中国内地院线上映。此前,本片曾入围2020年FIRST青年电影展、圣保罗电影节、美国华盛顿电影节等,并且获得2019年东京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据导演尤行说,《夏夜骑士》寄托了他的童年记忆,是一部“半自传”作品。确实,对于年轻的创作者而言,选择童年回忆题材是常见而安全的。

  盛夏、儿童、家庭关系等关键词浮现在绝大多数宣传文案中,也不免让人想起《一一》《西小河的夏天》甚至《小伟》等作品。令人意外的是,《夏夜骑士》却并不是一张“保险牌”,它在影像上几乎摒弃了朴实的现实主义风格,转向浪漫化的布光与美术风格。层叠的视听符号贯穿始终,每一场戏都透露着精心的氛围感。影片所呈现出的视听技巧、尤其是摄影和美术,透着一股学院派的考究和艺术探索的劲头。《夏夜骑士》以诗化的语言,改变了“夏天故事”的打开方式。

  1997年,8岁的男孩“天天”目睹外婆的自行车在菜场被偷走。外公不愿报警生事,带着天天和外婆到二手车铺重新购置了一辆相似的自行车。年少的天天想不通,为什么明明是外婆被偷了车,却要他们花钱把车买回来?较劲的少年和表哥潇潇一起,悄悄开始了抓偷车贼的行动。

  从片名指涉到故事,儿童的英雄梦想贯穿影片始终。英勇无畏、锄强扶弱的骑士精神成为这首夏日之诗的主调。影片的叙事性并不强,丢自行车与找偷车贼的故事虽然是一条主要的故事线,但其悬念感几乎是被刻意隐藏了。偷车贼始终是面目模糊的,从未构成英雄叙事中真正的“反派”。而少年真正的英雄梦想简单清晰如一张白纸,却在家庭代际的层叠结构中反复折叠,最终呈现为现实英雄的三重面相。

  故事里的两个孩子是最易解读的一对镜像。他们是一对住在一起的表兄弟,弟弟天天是外公外婆眼里的“乖孩子”,哥哥潇潇则是长辈眼中倔强调皮的“坏孩子”。两个儿童角色一静一动,一个胆小谨慎、一个意气用事。潇潇带着虎头虎脑的倔强劲儿,会为了逞强一顿吃五十个饺子,也会不顾一切帮弟弟出头,为了抢回自己的东西和持刀的偷车贼搏斗,莽撞又无所畏惧。天天则是安静甚至软弱的,他在学校被欺负,在与偷车贼的对峙中瑟瑟发抖,甚至不敢向家人承认自己的计划。显然,“英雄梦想”在这对兄弟身上是具象的,影片也不吝使用大量文本符号来昭示天天内心对英雄的向往。他被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在课上看《水浒传》,回家看《三国演义》,能成为“夏夜骑士”是天天的渴望,而哥哥潇潇则是他的英雄主义投射。

  在影片中段一组精彩的蒙太奇中,外婆在厨房择菜,两个孩子用柳树枝做掩护,等待偷车贼。人物动作与音乐战鼓鼓点的匹配剪辑,营造出“英雄”披挂上阵的紧张感,构成一系列冲击强烈的镜头组合。而在全片最后的一场戏里,两个孩子扭打在一起后又一起倒在石堆上,是英雄梦想与现实自我的和解。

  外公则代表着英雄主义的“出逃”。外婆的自行车被偷,外公主张小事化了,去旧车铺买一辆相似的二手车,而天天则执著于抓到偷车贼,他问外公:“为什么明明是外婆的车被偷了,还需要自己花钱买回来?”孩子对于“讲道理”的赤诚追问,指向外公的压抑和回避,而外公帮助饺子店的小伙子到体育局游泳馆任职这条比较隐晦的叙事线,则揭开老人长久压抑、隐藏的欲望。不难看出,导演对于外公的人物表达下了功夫。一方面,外公的压抑借由他与天天、舅舅的矛盾巧妙浮现;另一方面,大量运用主观化的光影、色彩、视觉符号和镜头语言表达欲望,不着一词就已达意。

  舅舅这一角色,看似是游离在主线之外的闲笔,实际却非常精彩。他是潇潇的父亲,带着儿子在父母家“啃老”。在这个家庭中,舅舅是家庭中唯一的“父辈”:一方面,作为中年男性,他是这个小社群中“力量”的代言人。他正值中年、身强体壮,外公、外婆和两个孩子都惧怕他;另一方面,他是家庭结构中的另类,游手好闲、叛逆孤僻,出场时甚至让人难以分辨他与两个孩子的关系。这个角色几乎不承担家庭成员的责任,却在叙事上成为表达代际关系的中间人。

  他是暴力父权的代表,又是传统家庭父权的挑战者,他是“正常”家庭中的局外人,是横亘在知识分子祖父母与纯真孙辈之间不成器的儿子与不负责的父亲。两个孩子的镜像几乎以他为参照。同时,他也成为饺子店小伙子的参照,成为揭示外公长久压抑的秘密的镜子。故事的最后,当潇潇与偷车贼对峙受伤后,他义无反顾地冲下楼去,背起儿子跑向医院。这一刻,他既是英雄的反面,也完成了英雄的回归。

  三代家庭成员的三重英雄故事搭建起影片的戏剧结构,浪漫化的镜头语言则将折叠的英雄梦想编织成诗。《夏夜骑士》无疑是年轻的,全片充满创作者对艺术表达与自我书写的渴望,也因此饱含生命力。其可贵在于,影片在艺术实验之外,其实从未放弃对生活质感的追求。无论是演员的方言表演还是市井化的取景,都透露出这个年轻的团队书写本土故事的潜力。(尹一伊)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