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立春的打开方式:东郊迎气 祭春神 打春牛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立春的打开方式:东郊迎气 祭春神 打春牛

来源:广州日报2020-02-05 11: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钟葵

  昨日,农历正月十一丁丑,17时3分12秒,正式踏入立春。此刻斗柄指向寅方(东北方),太阳运行至黄经315度。“立,建始也”,“春,出也,万物之所出也”。随着立春的到来,意味着新一轮的二十四节气已开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古代的“春节”,是指立春

  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这样写道: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冰冸游鱼跃,和风待柳芳。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斜阳。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冬天走了,春天来了,十二律吕也从丑月的大吕之音变成寅月的太簇之音,天地间斗转星移,阴消阳长。冰雪渐渐融化,游鱼从水中跃出,和煦的东风吹开了柳树的嫩绿芳华。早开的梅花迎来了春雨,残雪连斜阳也害怕。此时此刻,万物都饱含着清新、明亮的快意,仿佛在共同欢庆“三阳开泰”。

  周泉《立春》

  我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是兼顾太阳、太阴(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在阴历的基础上,吸收阳历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以朔望月(月相圆缺一次)定历月,以二十四节气表示“岁实”(一个回归年)和四季寒暑,并通过“置闰法”调节阴阳历之间的时间差。

  正因为我国古代采用阴阳合历,所以有两个日子特别重要,一个是一年之始的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元日”、“端日”等;另一个是一岁之首的立春日,古称“正月节”“立春节”“岁首”“岁旦”等。故古代的“春节”,是指立春。1912年后我国改用阳历,才以1月1日为元旦,以农历元旦为春节。

  古代朝廷立春举行祭祀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春耕播种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好坏。而立春不仅是一岁之始,同时也是春季之始,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为了迎接这一特殊日子,在古代,上至朝廷下至民间,都要举行一系列祭祝祈年活动。

  盛唐贤相张九龄有《立春日晨起对积雪》诗云: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这首诗是写唐代的“立春东郊迎气祭祀”活动。“迎气”是迎春气,“东郊”是指唐代京城长安的东郊,“五神”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之神。这种活动源于上古,《吕氏春秋·孟春纪》云:“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清 《雍正耕织图·耕》

  古人认为春天属木,故云“盛德在木”。因五行中的木与东方相对应,故这场由天子主祭的大型活动,所祭祀的司春之神是传说中的东方之帝太暤及东方之神句芒。又因木为青色,故天子“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而群臣及参与者的服饰皆为青色。

  立春日的迎春祭祀活动,至汉代演变成“歌舞告祭”,场面更大、更隆重。据史籍记载,汉武帝时的“歌舞告祭”仪式,当读完祭文及奠酒上香后,70名童男童女齐唱《青阳》之歌(作词:司马相如、邹子乐等;作曲:李延年),64名舞蹈者(32男,32女)齐跳《云翘》之舞,舞蹈队列纵横各8人,名为“八佾之舞”,是我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

  除了“歌舞告祭”春天之神,立春当日,古代天子还要表演一场“耕田秀”,名为“籍田礼”。籍田是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按古代礼制,天子有籍田千亩,诸侯有籍田百亩。这场“耕田秀”的程序是:天子执耒耜在籍田上推三下,三公推五下,九卿及诸侯大夫推九下。礼毕,天子赏赐大臣,并颁布加强农业生产的政令。

  民间立春日打春牛

  立春日的重要活动,还有“鞭春”。“鞭春”即鞭春牛,又名打春牛。传说此习俗源于周代,当天子率群臣在东郊迎春时,鞭春牛以示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但所鞭春牛并非真牛,而是土牛。宋人高承的《事物纪原》说:“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鞭春牛的仪式,是由身着青衣、戴青帽的“春官”送土牛于城外,并执鞭击土牛。鞭春牛之后,众人一拥而上,哄抢碎牛的散土。此举名为“抢春”“争春”,人们认为,“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

  民间制作的木版画春牛图

  唐宋以降,此风更盛。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鞭春,如方州仪。”即立春前一日先在皇宫鞭春,次日各州、府、县行鞭春仪。另外,为满足民众喜欢春牛的愿望,弥补市民未抢到土牛的遗憾,一些能工巧匠专门制作了许多精美的小春牛,在州、府、县衙出卖,人们争相购买。

  后世的春牛,又换成纸牛。春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牛四蹄象征四季;鞭牛的柳条象征春天;柳条鞭长二尺四寸,象征二十四节气。春牛里面还装满了五谷,鞭春之后,纸牛被打烂,里面的五谷流出来,象征这一年五谷丰登。

  鞭春背后的文化意蕴是什么?古代社会以农为本,鞭春实际上是一种劝耕的行为艺术,通过打春牛,可唤醒人们一日不可忘耕的意识。春天到了,人容易犯春困,牛也会懒洋洋,挥鞭一打,象征着把人和牛的懒惰都打走,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以祈丰年。

  围绕着迎春、祭春、鞭春等主题活动,后世又演化出舞春(舞春牛)、画春(画春牛图)、戴春(戴春胜)、送春(迎春帖子)、吃春(吃春卷、春饼)、咬春(嚼罗卜)等一系列活动,使立春的祷祝活动更具娱乐性,更贴近生活。我国二十四节气文化之绚丽多彩,由此可见一斑。(钟葵)

[ 责编:孙晓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