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影大师和他们作品中的“小丑”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电影大师和他们作品中的“小丑”

来源:文汇报2020-02-09 09: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方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将于明天揭晓,《小丑》以11项提名领跑,让超级英雄漫画改编题材再次成为话题。而真正吸引我们目光的,恰是循着《小丑》一片所见到的——那些电影大师和他们作品里的“小丑”。

  那些画着小丑妆容的、带着喜剧演员身份的,或是仅仅被命名为“小丑”的角色,像一条离散的秘密线索,先后出现于查理·卓别林、英格玛·伯格曼、费德里科·费里尼、斯坦利·库布里克、马丁·斯科塞斯、蒂姆·波顿、彼得·威尔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等电影大师们的不同作品和整个电影史中。“小丑”看似巧合地在电影大师们的作品中陆续出现,但那仅仅是巧合吗?费里尼在他的回忆录里曾说过:“有些人哭在心底,有些人笑在心底,有些人则哭笑都在心底,……我乐于与别人分享欢笑与喜悦,却无法承认自身的恐惧与悲伤。”

  人性的两重性:小丑与英雄

  美国DC漫画公司于1939年5月创造了史上第一位遵循重力和物理规律的、没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蝙蝠侠,其用意直指现实道德的罪与罚,同时被创制的角色——“小丑”则成为蝙蝠侠不可或缺的影子。小丑的笑脸及形象,可能的渊源是扑克牌、马戏团或者中世纪的弄臣,也早已作为主角出现于维克多·雨果1869年出版的小说《笑面人》。

  华纳首部《蝙蝠侠》电影里,杰克跌入化学池、受到严重创伤后,恶棍演变成为恶魔——那个带着微笑嘴角和浓妆的小丑。“杰克死了,我现在是小丑,你可以发现,我比杰克要欢乐得多”,那把现实的利刃刻下了小丑血肉模糊的微笑嘴角,也同时将小丑的性情桎梏于“恶之花”的癫狂与扭曲中。影片导演蒂姆·波顿借助其擅长的色彩和气氛营造,把纽约幻化成它自身的黑色隐喻——哥谭市,让《蝙蝠侠》的“小丑”和“笑”成为超现实的符号;在那里,“笑”等于“小丑”的皮肤和杀人武器,画面不断重复小丑脸上一层层涂抹上去的油彩,暗指着最深处受过的伤被层层覆盖,直至最终画上一张笑脸,蒂姆·波顿的冷峻在于夸张,而小丑对他而言,是视觉上塑造人性之善恶/真假/悲喜于一体的绝佳对象。

  及至2005年和2008年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两部《蝙蝠侠》,“……整体风格是现实的,但是被勾勒过的现实”(诺兰语),诺兰有谱系地勾勒了整个城市及众生系统组成的现实,由于“小丑”角色在人性和城市权力结构中的深层游走,作为纽约别称并加上芝加哥阴郁风貌的哥谭市,不再只是叙事背景或消费社会的反面模型,个体的嬗变直接影响着文明的走向。在诺兰的现实里,与哥谭市一体化存在的小丑,并非单纯的丑角或恶行者,而是芸芸众生尚未意识到或无意承认的那一部分自身。小丑的“欢乐姿态”扫荡了整个城市的血脉,其悲剧性也正在于其游戏性,用强颜欢笑的自我毁灭让剧中的布鲁斯(蝙蝠侠)、哈维·丹特(双面人),以及兜里揣着双面硬币的观众意识到,对每一个体来说,深层人格里的矛盾双重性之战是终其一生的。可以说,诺兰塑造的《蝙蝠侠》“小丑”很难逾越,他深度隐喻着人性、情感、城市和文明的整个体系,即现实中偶在的小丑与英雄,以及每个人身上英雄性与小丑性的并存。

  《出租车司机》(1976)和《喜剧之王》(1982)则更为写实,因《小丑》(2019)一片的致敬和模仿,让我们得以琢磨马丁·斯科塞斯电影的“小丑”意象,即两位主角——无法协调人格的双重性而自我扭曲的退役士兵和喜剧演员,成为思考小丑和喜剧的本质,或是评判《小丑》一片的依据。

  出租车司机特拉维斯作为退役海军陆战队士兵,无法在城市里找回英雄荣耀和期盼的爱情并被羞辱,随即意图报复社会又未果,但由于关怀和营救了一名雏妓,美国当地媒体将他视作城市英雄的宣传阵势带来奇迹(实则也是斯科塞斯对景观社会的讽喻),看似完成了小丑与英雄的合体,但斯科塞斯要阐述的现实绝非童话。片尾的场景回到出租车里,已达成英雄使命的特拉维斯,只算是底层社会的英雄,所爱慕的女孩仍是反光镜中的幻象和上层人。斯科塞斯的大都市里,“小丑”是内心忧伤而表面微笑的一群,内心的愤怒已经找到发泄的途径——并非破坏或毁灭什么,而是娱乐大众。此外,由彼得·威尔执导的《楚门的世界》(1998),也通过表现媒体社会下英雄与小丑的一线之隔,从并不带来欢乐的喜剧角度,质疑了制造大众英雄的娱乐至上主义现实。

  值得一读再读的《喜剧之王》,进一步深入美国城市的阶层对峙和消费特征,脱口秀演员鲁珀特梦想着上电视表演,借助疯狂的自救和更加疯狂的媒体社会,从现实中的“小丑”摇身变成一名娱乐英雄。罗伯特·德·尼罗的魅力在于举重若轻的表演,并恰到好处地传达出“喜剧之王”的疯癫与悲怆,而斯科塞斯则让现实题材因“小丑”角色的讽刺性而有了广泛的提喻效果。

  如同《出租车司机》中特拉维斯因战争后遗症而发生自我认同的错位,战争也是电影的重大命题之一,而“小丑”角色的设置,让这类电影在表述人性的双重性时尤为明确。

  无独有偶,《出租车司机》的编剧、电影批评家保罗·施拉德也执导过一部“小丑”电影——《复活的亚当》。影片借助“二战”和犹太集中营,强调和放大了人格两重性的问题。战前的“小丑”演员、犹太人亚当为了保全性命,在集中营和纳粹面前沦为名副其实的小丑,战后又在无意识和自我膨胀中,变成奴役他人的精神分裂者。“小丑”的面具/真人的两面性,让观众得以在角色身上更清晰地看到比毒气或子弹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战争对人的意识和精神的摧毁。

  另一个不戴面具却被命名为“小丑”的角色,出现于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1987年的《全金属外壳》。在这部十分抽象地借助战争背景剖析人性的电影中,“小丑”帽子上“生而杀戮”字样跟他胸前的反战徽章之对比,正如“小丑”的知识分子特质与战场杀戮的对比,影片直接在台词里点明,这就是荣格的“人格二重性”。与此同时,潜藏又漂浮于剧情外的“小丑/英雄”主题,是通过多次出现、完全跟剧情无关的“小丑”的自诘完成的:“那是你吗,约翰·韦恩?这是我吗?”——二战期间,好莱坞电影明星约翰·韦恩曾经如英雄般激励众多将士走向战场,而他自己则在“珍珠港事件”后,选择了逃避兵役;影片不易察觉地将约翰·韦恩置于双重人格的审视,而英雄-小丑的孪生性也得以再次体现。

  库布里克选择“小丑”来描述人类世界的极端情境之一——战争,在超乎寻常的军校日常中,无处不在的讽刺和玩笑为这些日后的士兵奏响了序曲,但“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弗洛伊德语),“小丑”角色的设置及其使命,可能就在于突出可笑与严肃的关联,在剧中他被教官形容为“愚蠢、无知,却有着足够的胆子”,这个不谙世故又无所畏惧的年轻知识分子最后对女狙击手的那一枪,就“小丑”自身、整部影片、战争以及对伦理的认识都堪称点睛之笔,既完成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整合,更回答了那个贯穿整部电影的谜之问题——战争期间的“小丑”向和平年代的“英雄”的公然质问。

  逃离现实世界:怀旧与乡愁

  电影中小丑角色的另一支则来自童年、成长经历和故乡。伯格曼35岁执导《小丑之夜》(1953),费里尼34岁拍摄《大路》(1954);童年时代的费里尼认定小丑比皇族的地位还高得多,而伯格曼则自幼视小丑为国王。在相同的年纪和相同的时间,他们都不谋而合地想起马戏团和小丑,那是幼年的孤独和恐惧、成年期的梦境和欲望,以及乡愁。

  而比伯格曼和费里尼更早表现小丑的电影大师——查理·卓别林,堪称电影史上赋予“小丑”形象最深刻意义、也最大程度运用了影像的视觉表现力的表演及导演大师。他在《马戏团》(1928)一片中塑造的“流浪儿”角色,与小丑合并又交错,流浪儿因现实生活所迫偶入马戏团,出乎意料地成为不穿戴小丑服饰却真正逗乐观众的“小丑”,马戏团表演和现实生活之间无处不在的对比,让流浪儿身上的“小丑性”更可笑,也更可悲。童年的家庭悲剧让卓别林九岁就进入马戏团扮演小丑,他39岁时执导的《马戏团》已远非一部喜剧片所能概括,它来自于现实和童年经历,更接近小丑精神本身——擦干眼泪后的放声大笑。

  伯格曼的《小丑之夜》里,马戏团的来去和“小丑”角色则有着更为隐喻的一面。起初,主人公艾尔伯特对扮演小丑的演员说:“你轻视我,你轻视所有人,最轻视你自己/但是我喜欢人们,我想拥抱他们,我不惧怕他们”,但结尾处,真正意义上的“小丑”,不再是扮演小丑的演员,而是不戴面具的主角艾尔伯特。正如《喜剧之王》和《全金属外壳》所揭示的——在现实世界里,“小丑”并不一定穿戴成小丑的模样,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丑”,大师们藉由自省或隐喻,由普遍出现于童年期的醒目的马戏团小丑,为成年后健忘的人们绘出现实中的“小丑”——兼具着人性和人性的另一面。艾尔伯特带着他的马戏团回到故乡,但同时侵入的旧日恩怨已让他对现实无所适从,只能将自己重新反锁进马戏团和“小丑”情境之中。跟费里尼一样,伯格曼的马戏团也是一个逃离现实的存在,这也令《小丑之夜》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

  1997年,八十高龄的伯格曼再返小丑主题拍摄了《在小丑面前》,全片只出现了四次的小丑角色变成了女性,且都是转瞬即逝的幻象;每当情境涉及梦境、童年期、女性和故乡时,阴性的小丑便如“意识的鬼魅”般现身,如同灵魂的自我审问,让带着世俗之笑面的主角陷入死期将至的恐惧与惶惑。这些众所周知、带着特殊装扮的小丑,让我们通过造型就能迅即辨识出命运和人性两重性的意味,这也是视觉艺术尤其喜爱小丑的原因之一,就像酷爱描绘小丑的画家毕加索一再强调的——马戏团“小丑”的中立性,让人性的明暗、深浅、悲喜都同时呈现。

  早期游走于各地的马戏团,曾是重要的家庭娱乐去处,他们每到一处便在空地上安营扎寨。每天晚上,在封闭的临时帐篷这个“让大众置身于牢笼的场景”里(费里尼语,《小丑》1970),马戏团为孩子带来了游戏与超现实的情境,动物和侏儒尚可认知,但非人、非动物,又哭笑不得的小丑形象,让童年的费里尼感到宿命般的惊惧,“我觉得他们在等我”;之后,小丑成了费里尼的一生同伴,马戏团则是他天马行空的源头。

  “小丑”也被作为最经常的角色出现在费里尼的电影中,包括最为著名的《大路》(1954),以及寄予了费里尼对小丑最深厚情感的作品《小丑》(1970)。影片中,费里尼从家乡里米尼的一个小男孩背影开始,以纪录片的形式展开了对马戏团和“小丑”表演史的追溯,导演在阐述中说,“你永远没法看清楚小男孩的面孔,因为那个小孩藏在我的心底”,这便是小丑对一个电影大师的毕生意味:马戏团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逸;小丑集合着鬼怪、滑稽、反抗、悲恸和游戏精神之大成,是有终极意义的“真正的艺术表演”,而且,“每个小丑都极为重视他们的工作,更了解要让自己显得好笑是一件相当严肃的事情”。

  小丑如同一面人性的镜子,让人照见自己的卑微和狂妄、希望与忧伤。小丑是每个人自己的影子,永远都跟随着主人。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

[ 责编:张义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