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寻“火神”“雷神”文化遗存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探寻“火神”“雷神”文化遗存

来源:北京晚报2020-02-12 09: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杨 征

  最近,武汉的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相继投入使用,给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两座医院的命名,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体现了全国人民的美好祝愿。湖北属于古时楚国的领域,在传统民俗文化中,楚人相信自己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火神正好能驱瘟神,同样,在传统文化中,雷神也有灭瘟疫的职责,于是就有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之名。

  什刹海火神庙主殿里的藻井 张鹏 摄

  清末什刹海火神庙东牌楼

  在人类早期,因为自然现象难以捉摸,便虚拟出不同的神仙对应着不同的自然现象,同时,人们还建相应的寺庙,用于祈求风调雨顺。这在封建社会,尤为常见。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北京城,自然少不了这些庙宇。如今,北京城里还有多座火神庙以及雷神庙,甚至还有风神庙、云神庙以及雨神庙等建筑。

  这些庙宇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又展现了怎样的传统文化遗存?

  北京城历史上有好几座火神庙,据民国年间《北平庙宇通检》记载,民国初年,北京城内有火神庙17处。如今现在保存较完整的有什刹海火神庙、琉璃厂火神庙、古刹火神庙、花市火神庙等。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要数什刹海边上的火神庙。它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那时候北京还叫“幽州”。

  当年幽州城的城址,大概在今天的广安门周边一带,而那个时候的火神庙,充其量也就是幽州城郊区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庙。元代兴建大都城,这座火神庙也算是“进城”了——其位置正好位于元大都中轴线上的万宁桥北侧路西,而且其旁边便是大运河的终点积水潭(什刹海),可谓车水马龙之所。也正是因此,这座曾经不知名的小庙逐渐繁盛起来。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曾对这座庙宇进行过修整。从这一点来讲就可以看到,元代时,这座庙的地位远高于唐代。

  明代时,这座火神庙借助着几把火而“火”了起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紫禁城用火不慎,将乾清宫和坤宁宫彻底烧毁。第二年又一场原因不明的大火从紫禁城归极门(今熙和门)燃起,很快便蔓延至三大殿,最终结果是紫禁城前半部分主体建筑焚毁殆尽。大内连遭大火,令万历皇帝忧心忡忡,为了安慰内心的恐惧与忧愁,万历皇帝决定向神灵“求助”,于是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颁布一道圣旨,将北安门(地安门)外火德真君庙扩建。

  庙宇扩建完毕,皇宫的主体建筑也快竣工了,没想到在天启六年(1626年),火神庙这里竟然出了一件怪事。《帝京景物略》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这一年的五月初六上午十点左右,皇城北安门的几个内侍听到后门桥附近“粗细乐先后过者三”,也就是一共有三起儿鼓乐喧天的声音,满脸疑惑的内侍循声而来,发现声音是源于这座火德真君庙里,他们推门而入,打开大殿,令人惊呆的场景出现了:从殿内冲出来一个巨大的火球,直奔西南方向而去,不一会,火球飞去的方向传来一声巨响,那便是明代历史上有名的一则灾变——王恭厂大爆炸。王恭厂大爆炸是真实发生的事件,但其原因历来是个谜。《帝京景物略》中的这段描述与天启末年政治腐败有很大关系,当时魏阉当权,朝中忠良尽被陷害,于是“虚构”出火神显灵的事件。这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希望有人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护佑国家太平的良好愿望。

  因为这座火神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帝京景物略》中还有不少关于其风物景致的描绘。尤其是火神庙后亭附近临水处,元代曾有一座万春园,是当时考中进士的学子们在参加完皇帝御赐的恩荣宴后聚会的场所,由于此地临近海子(什刹海),因此也有人把这里比作唐代长安城的曲江池——唐代中举的学子们均在曲江赴宴,之后要同登大雁塔,在塔内将自己的名字题上去。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到这座火神庙游览,在进入主殿火祖殿后,一定要抬起头来看看殿内的八角蟠龙藻井。这座藻井的精美程度,在老北京的民间建筑中极为罕见。

  说起北京的雷神庙,它跟雍正皇帝有密切的关系。

  明代时,祭祀雷神的地方,最初是在先农坛,这里是北京的“万神殿”,里面除了雷神,还有风神、雨神、云神、大明神(太阳)、夜明神(月亮)、各路星辰等神仙。皇帝祭天时,要把这些神灵的牌位拿到隔壁的天地坛(今天坛)陪祀。到了雍正皇帝在位的时候,他觉得诸多神灵挤在一起,有些不大体面,于是开始兴建一些庙宇单独祭祀这些神仙。

  首先建好的是时应宫,这座宫观位于紫光阁之北,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奉祀四海、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龙王像,是皇帝祈雨的场所。

  在时应宫东侧,曾有一处康熙皇帝幼年“避痘处”,康熙皇帝幼年曾罹患天花,因此在这里被强制隔离,最后终于在此战胜天花,因此这里被视为一块福地。雍正元年修建时应宫的同时,这里本来计划用作宝亲王弘历(日后的乾隆皇帝)的府邸,但弘历最终还是被雍正皇帝安排住进了紫禁城的乾西五所。因此,康熙“避痘处”则被雍正皇帝改建为“雨神庙”。乾隆皇帝即位后又将其改建为喇嘛庙,它就是如今处于封闭管理状态的福佑寺。

  除了上述的两座庙宇之外,雍正帝分别于雍正六年(1728年)、八年、十年先后修建了宣仁庙(祭祀风神)、凝和庙(祭祀云神)和昭显庙(祭祀雷神)。这三座小庙加上雨神庙,如众星拱月般分布在紫禁城周边。后来,人们把故宫附近的真武庙、万寿兴隆寺、静默寺和普度寺加起来,形成了“故宫外八庙”的说法。

  奉祀风神、云神和雷神的三座庙宇都是仿照时应宫修建的,而且雍正在给这三座庙宇的名字时也意味深长:雷神庙叫“昭显庙”,其寓意是如雷鸣一般彰显帝王的美德;风神庙则叫“宣仁庙”,寓意为帝王的德行就如春风一般吹到每个角落;云神庙叫“凝和庙”,寓意在于如祥云一般将祥和凝聚起来。

  三座庙宇中,昭显庙只剩下一座殿宇和一座影壁墙,且被用作学校;凝和庙则保存完好,也被用作学校;宣仁庙2008年得以修复,但并不对外开放。(杨 征)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