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聆听草原文明牧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3-03 09:1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邹雅婷

  提起鄂尔多斯,人们通常会想起丰富的煤矿和温暖的羊绒衫。殊不知,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分布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位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的鄂尔多斯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继内蒙古博物院之后第二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走近古老神秘的萨拉乌苏文化,欣赏风格独特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感受多彩的蒙古族民俗风情。

鄂尔多斯博物馆外景

  萨拉乌苏蜚声海外

  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城区中心,矗立着一座棕红色磐石般的建筑,它就是鄂尔多斯博物馆。该建筑由美籍华人马岩松设计,以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的红色砒砂岩为造型,象征着鄂尔多斯人的坚毅精神。

  鄂尔多斯博物馆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建筑始建于2006年,2012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4.1万余平方米,设有7个专业展厅。馆藏文物1868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936件(套)。馆内布置有4个基本陈列:《农耕游牧·碰撞交融——鄂尔多斯古代史陈列》《鄂尔多斯古生物化石展》《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百年光影·见证鄂尔多斯——城市记忆珍藏展》,全面展示了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

鹰形金冠

  走进鄂尔多斯古代史陈列,首先看到一组打制石器和古人类化石,它们均出土于乌审旗萨拉乌苏遗址,是鄂尔多斯地区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存。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在萨拉乌苏河谷发现大量动物骨骼、石制品和一枚幼儿门齿化石(The Ordos tooth)。这枚化石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件有准确出土地点和地层纪录的人类化石,萨拉乌苏由此蜚声世界。50年代开始,中国科考人员陆续在萨拉乌苏遗址发掘出更多化石。展厅里陈列的“河套人”头骨化石,就是1956年在萨拉乌苏河流域发现的,同时还发现了一段股骨。研究表明,“河套人”生活在距今14—7万年的晚更新世中晚期,体质特征属于晚期智人。相关发现和研究对于探讨亚洲古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国乃至东亚现代人的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人类化石外,萨拉乌苏还发现了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包括34种哺乳动物和11种鸟类,统称“萨拉乌苏动物群”。展柜中的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披毛犀等动物化石,是萨拉乌苏动物群的重要代表。“在古生物化石展厅有一件披毛犀化石骨架,完整程度达95%以上,堪称我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鄂尔多斯博物馆副馆长甄自明介绍。

  青铜文化独具特色

  在中国古代灿烂的青铜文化中,鄂尔多斯青铜器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与人们熟悉的中原青铜器迥然不同,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特征。“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大量以动物纹饰为特征的青铜及金银制品。因为在鄂尔多斯及附近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也最具典型性,按照考古学界命名的惯例,把它们称作‘鄂尔多斯青铜器’。”甄自明说。

伊克昭盟盟长印

  中原商周王朝的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而鄂尔多斯青铜器都是便于携带的小型实用器具,通常采用动物造型或纹样,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兵器、装饰品、生活用具以及车马器。鄂尔多斯博物馆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包括青铜刀、青铜剑、带扣、牌饰、挂钩、铜铃、青铜鍑(炊具)等。

铃首曲柄青铜短剑

  短剑是鄂尔多斯青铜器中最具特色的器物之一。它比中原地区青铜剑的长度明显要短,适于贴身搏斗,体现了游牧民族勇敢彪悍的精神。“我馆收藏的铃首曲柄青铜短剑,通体色泽明亮,形态规整,铃首内铜球完好,震动时仍可发出悦耳的铃声,是难得的珍品。”甄自明说,在各种形制的短剑中,铃首短剑时代最早,现存数量较少。铃首兼具装饰、响铃、祭祀法器等功能,此后的环首、动物形首等剑首主要是装饰功能。

  展厅中心展柜一件精美绝伦的鹰形金冠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由金冠饰和金冠带两部分组成,上部的冠饰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脚下踩着雕有狼咬羊图案的半球体。下部冠带由浮雕的虎、马、羊和绳索纹图案组成。整个金冠反映了雄鹰俯瞰草原上虎狼噬咬马羊、弱肉强食的画面,造型生动,工艺精湛。甄自明告诉记者,这件金冠是1972年在鄂尔多斯杭锦旗的库布齐沙漠中发现的,专家考证为战国时期北方民族部落首领头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套“胡冠”实物,堪称稀世珍宝。如今原件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虎食鹿纹银牌饰

  鄂尔多斯博物馆收藏的一套匈奴贵族妇女金首饰,材质贵重、制作精美,融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反映了当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这套首饰包括头饰、耳坠和项饰三部分,主体风格及嵌蚌工艺受中原文化影响,其中的鹿纹金牌饰带有典型的草原文化特征,项饰上的琉璃珠、绿松石是盛产于中亚地区的物品,嵌琥珀珠、包金边以及联珠纹工艺等则是波斯及地中海一带西方古文明的特色。

  游牧民族谱写传奇

  鄂尔多斯处于蒙古高原与晋陕高原的交界地带,历史上很长时间是中原农耕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秦汉王朝与匈奴、隋唐王朝与突厥、北宋与西夏、明朝与蒙古都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征战与和平的传奇故事。

  北宋时期,鄂尔多斯主要属西夏管辖,留下了大批西夏窖藏瑰宝。鄂尔多斯博物馆展示了多件西夏文物,牡丹纹褐釉剔花梅瓶是其中珍品。这件瓷瓶为浅棕黄色胎,施褐釉,以剔釉露胎技法剔划出牡丹和奔跑的鹿等图案,颇具草原游牧民族特色。“这是西夏文物中少见的精品,曾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和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展出。”甄自明说。

牡丹纹褐釉剔花梅瓶

  公元1227 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击败西夏,鄂尔多斯地区从此打上了蒙古族文化烙印。后来,祭奠成吉思汗的八白宫迁徙到这里,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鄂尔多斯”(蒙语意为“众多的宫殿”)。设于博物馆三层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梳理了800年来这片土地上与蒙古族有关的历史,展示了蒙古族妇女“头戴”、马鞍、酒壶等民族特色器物,讲述了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等独特的文化习俗。展厅里有一枚珍贵的银质虎钮印,它是清乾隆皇帝授予伊克昭盟盟长的印信,见证了清廷在鄂尔多斯实行的盟旗制度。

  自2012年开馆以来,鄂尔多斯博物馆共接待观众近300万人次,举办“流动博物馆”“我们的节日”“小小讲解员培训”“宣教大课堂”等活动,取得良好反响。近期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鄂尔多斯博物馆采取闭馆措施,在网上推出“八百年不熄的神灯”“北方草原古代壁画精品展”等4个虚拟展厅,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360度全景欣赏展览。(邹雅婷)

[ 责编:张义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