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三江农民画 重彩春景图

来源:广西日报2020-03-10 09: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蒋 林

  和煦的春风已将冬日的阴郁驱散。小免蹦跳,蝴蝶飞舞,四周茶山葱葱茏茏,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满心欢喜采茶忙,一阵春风拂来,茶香沁人心脾……近日,侗画传承人、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民画家吴凡宇描绘的一幅幅春景图亮了朋友圈。

《人美稻香》 吴凡宇/作

  吴凡宇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工复产,重心转向春季农业生产。我在画作中以侗族青年采摘春茶为主,憧憬疫情过后人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

  三江侗族农民画,是中国侗族聚居区惟一以农民画为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画作都是当地农民画家原创,创作的灵感都是源自侗家人的生活。

  吴凡宇,这位侗族女孩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将侗族的各种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去,让侗族文化在画面上充分展现。她说,这也是传承侗族文化的一种方式。

《姑巴回门》 陈美美/作

  2010年开始,吴凡宇寻求创新,把侗族的灰黑主调及蓝紫调整等元素提炼并加以概括融入画面,色块凝重对比强烈,画面黑白灰巧妙运用,具有强烈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其多幅画作参加全国各级美术作品展览,其中《芦笙小赛》获2010年首届中国文化艺术节优秀奖(最高奖),《侗族百家宴》入选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等主办的2013年全国农民画联展。

  近年来,她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一是探索侗画新材料,用侗布、侗纸等侗族原材料进行创作;二是通过网络新媒体,向国内外大力宣传侗画;三是将侗画与陶瓷相结合,与生活用品相结合,如餐具、茶具、花瓶、衣帽、围巾、手机壳等,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打入市场,不断提升三江侗画知名度。

  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三江侗画,她从2010年开始培养徒弟,到目前为止培训学生超过100多人,不少学生的作品参加各级展赛获得奖项。

《停课不停学》 吴凡宇/作

  在吴凡宇和其他非遗传承人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下,三江农民画蓬勃发展,涌现了诸如陈美美、荣雪莲、杨雪梦等颇有知名度的农民画家,形成了群体和品牌效应,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人士的青睐。

  今年春节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民们的生活有些沉寂。随着抗击疫情的不断进展和春暖花开,农民们的脸上渐渐又有了神采。在明媚的春光下,吴凡宇的心打开了,一幅幅春景图从她心中升腾起来。

  吴凡宇不仅自己描画春天,也号召大家一起加油。当下非常时期,虽然不能出门聚集,但大家手中的画笔没停歇,农民画家们发挥想象,大胆创作,采用夸张的手法,把侗乡人民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与群众春耕备耕描绘在画面里。此外,大家还创作出一批与疫情有关的公益广告方面的作品,以动画的形式来宣传。目前已有20多幅作品被广西文联、柳州文联等多家公众号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品发表,而更多的作品在当地流传,在网络上被点击或转发。

  用地道的民间艺术,反映真实的民间生活,这种既接地气,又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像春天的气息一样感染着大众,受到大家喜爱。

《幸福侗家采茶忙》 杨雪梦/作

  除此之外,吴凡宇的视野在打开,触角在延伸,事业也在拓展。“我最近的画,除了春景,还有一些表现了驻村第一书记带领贫困群众奋斗的景象。”她向记者介绍说。“不仅画扶贫,我自己也要参与扶贫。我打算多吸收一些农民画家,准备办一个公益班,组织他们进行创作,这样集体创作的质量会好一些。因我是侗画的传承人,一直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扩大我们的规模,目的是把我们的侗画艺术传承下去。”

  广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副主任谢麟关注三江侗族农民画及传承人已近30年,对其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感受颇深:“三江农民画的意义与价值,除了体现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把少数民族侗族的传统文化与审美精神融入农民画中,给中国当代农民画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在当今文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审美精神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成为中国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三江农民画为时下的文艺界提供了一个有着深刻探索价值的独特的文化个案。”(蒋 林)

[ 责编:张义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