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鲜活“在地饮食”传递美味欢乐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鲜活“在地饮食”传递美味欢乐

来源:北京日报2020-05-28 10:1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夏至

  由腾讯视频出品,稻来传媒与企鹅影视联合制作的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第2季近期在腾讯视频播出,浙江卫视同步播出。与第一季在豆瓣取得的9.1分相比,第二季播出过半已经拿到了9.4分的高分,可以说是平稳过渡、略带惊喜的表现。

  《风味人间2》延续了“风味”系列世界视角的切入角度,节目遍寻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拍摄超过300种美食,最终选择了《螃蟹横行记》《酱料四海谈》《杂碎逆袭史》等八集主题的内容对世界美食加以呈现。和上一季相比,外国美食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和中国美食达到了一比一的比例。

  之所以选择这种国际化的视角,多年专研美食的总导演陈晓卿表示,他其实近几年关注“风味”这个话题,认为“风味”是指所尝到、嗅知、触知食物的感受总和。“文艺一点说,风味更像一个谜团,它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的同时,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在陈晓卿看来,要想把“风味”说明白,至少得从三个层面去表达,“第一个是传奇远而粥饭近,食物里其实有大道理;第二个层面,可以概括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希望珍惜自己的食物;第三个层面则是,食物是传递感情的最好信使,从食物里看到人对生活的热爱,也打动了我们。”

  这种讲美食但不局限于美食,拍美食常常带有人生况味的手法,在陈晓卿团队的多年尝试中愈加炉火纯青。第二季里,讲述伊斯坦布尔的甜点制作手法,还顺带着介绍了潜心学习制作当地特色甜点七年,却只能算刚刚入门的学徒故事;香港最后一家地炉烧猪的手艺人鑫哥与正在高考的女儿之间的互动,充满了生活气息。这种陈晓卿美食纪录片里熟悉的“人味儿”,也是他们一直希望透过美食传达出来的理念。

  “我们团队一直认为,美食不仅仅是食物,还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生活方式甚至精神信念。我们希望节目所拍摄的美食不仅美味、健康,而且有传承,希望这些食物是当地人所喜爱和为之自豪的。”陈晓卿介绍,《风味人间》摄制组选择的食物绝大多数是鲜活的“在地饮食”,是有根、搬不走的。很多“草根”食物其实没什么秘密,选材、加工、烹饪都谈不上复杂。“就像小面离不开重庆,肠旺离不开贵阳一样,许多美食是离不开它们的产地和故乡的。”但恰恰这种不复杂、亲切感,构成了一地一物的独特“风味”,也是“风味”系列纪录片除了“好吃”、好看以外,触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第二季的拍摄后期还恰巧遇上了疫情,陈晓卿透露,疫情对美食行业的打击巨大,同时也波及到了节目的拍摄。“我们的制作流程是先做田野调查、拍摄故事,后期局部的美食呈现,则需要在餐厅仔细拍摄,才能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但当我们进入这个流程的前夕,已经无法出差,甚至在北京也找不到一家可以拍摄的餐厅。”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团队得到了很多人无私的帮助。“好在过去积攒了一些做餐饮的朋友,让人感动的是,这些朋友为我们的拍摄单独选购食材,单独约厨师。拍摄时,只有开机的刹那厨师才摘下口罩。”春节后因为不能聚集,团队所有的剪辑会议都是在线上开的,沟通成本无限加大,制作周期也几近失控。陈晓卿感慨,分散在各地的导演们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为了符合隔离需求,并保证工作进度,一些家在外地的导演就一直待在机房,甚至制作完成之前,都没有回到家人身边。

  节目上线后,国内的疫情虽然得到缓解,但尚未完全结束。陈晓卿直言,团队工作室所在的小区过去人声鼎沸,如今人烟稀疏,而纪录片的画面却是另一番风景:温和的微笑,紧握的双手,深情的拥抱,亲密的接吻以及家庭的欢宴……“看着节目,再看看窗外,有一刻我会想,节目里的生活,才是生活应有的模样,希望疫情早一天过去吧,让我们的世界重新充满美味和欢乐。”他也由衷地希望,节目播出时,如果有谁在这部纪录片里不仅看到美味,而且看到了人类曾经的美好,并由此更加珍惜今天,“这样的观众,一定是《风味人间》系列真正的知音。”

[ 责编:石依诺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