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吕印

吕印,字冷石,号员外,桐音馆主。纳西族,1972年生于云南丽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青年委员,云南印社理事,丽江市青年书画院院长,丽江古城画院院长。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采风,搜集资料,查阅典集,我去到各个寺庙道观查看土司像及白沙壁画,通过勘察人物的造型艺术,色彩的运用以及整个空间与人物的结合,我创作了无数张小稿,在对每个人物的对比过程中,我以化繁为简的艺术手法对每个艺术形象的取舍,最终确定临摹白沙壁画的局部,在对其壁画的局部仔细进行斟酌,细心对其考量

  木氏土司在丽江境内兴建了琉璃殿、皈依堂、大宝积宫、大觉宫、大定阁、解脱林(福过寺)等众多道教和汉传佛教寺观,绘制了大量的精美壁画。从这些壁画绘制的年代和所表现的题材,反映了各种宗教在丽江纳西族地区的影响和传播。明代中后期,木氏土司和藏传佛教的关系更加密切,纳西族与藏传的。文化、宗教交流十分频繁,木氏土司先后在西藏兴建了数十座寺院。在大宝积宫总共11幅壁画中,6幅密宗题材,虽然画幅较小,但内容十分广泛,说明从明代中后期以后,藏传佛教特别是白教开始在丽江纳西地区传播并产生影响。这些壁画从一个侧面真实、生动地反应了明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习俗、生产生活形态。

  这些壁画是在明初至清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陆续绘制成的,时间有先有后,其作者也应当是众多的各民族工匠,因而形成了不尽统一的风格。相传,白沙壁画大部分是马啸仙的作品。据《丽江府志》记载,“马啸仙,江南人,工图画,山水臻神品,花卉人物靡不精妙,识者称为马仙画。西域闻其名,延去数载,后复归丽”。应该说,这是一位汉族绘画高手。另据其他有关记载可知,参与壁画绘制的还有藏族画匠古昌、纳西族和氏东巴画匠,以及白族画匠等数批画家。这一情况又使丽江壁画在艺术风格上,反映出汉、藏、纳西等民族传统绘画技法与风格的互相融汇。它既继承了汉族洗炼、匀称的绘画传统,又吸收了藏传佛教彩绘绚丽、线条流畅的绘画风格,还有纳西东巴画粗犷、浪漫的绘画特色。因此,丽江壁画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壁画,成为研究民族史、艺术史、宗教史的珍贵资料。

  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密切交往,通过供施的法缘关系,进而达成了稳固的政教结盟。这些举措,对藏传佛教在康南和滇西的发展、提高了木氏土司在西藏的政治威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丽江寺庙壁画,从内容到艺术风格都突出地表现了宗教信仰和艺术创作的大融合。这一艺术现象,与当时丽江所处的特殊地位有关。这里地处云南、西藏的交通要冲,汉藏两种文化影响都很深刻,加上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杂居共处,加速了这里诸教兼容局面的形成。汉地佛教从云南内地往北传,到丽江为止;喇嘛教从西藏往南传,也到丽江为止。而丽江纳西族地区,先是本民族原始的东巴教盛行,后又受到汉地佛教、道教、喇嘛教的影响,明代木氏土司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于是丽江壁画大胆突破,内容上融合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以及东巴教等多种宗教于一旦成为独特的艺术珍品。

  白沙壁画对各种宗教文化和艺术流派兼收并蓄,独树一帜。绘画布局周密,用笔严谨,色彩富丽,造型准确,人物形象逼真,明显吸取了东巴画粗犷、色彩对经强烈、线条均匀、笔法洗炼等特点。丽江壁画中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对飞跑的骏马、盛开的荷花、山林田野、花鸟草虫等自然风光都有描绘,这些画都明显展示了画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情感。壁画中描绘的宗教人物,以宗教为折光,融入了画师们的美学思想,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丽江白沙壁画兼容藏传佛教密宗题材和汉传佛教显宗题材,既体现了佛教的显密双修,又反应了佛、道融合多元化的特点。同时,在绘画艺术风格方面兼收并蓄汉式壁画和藏式壁画的表现手法。

  丽江白沙壁画内容丰富,艺术精美,风格独特,不仅是中国艺术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而且也是世界文化一场中一个璀璨的明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