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冠疫情下回望疫苗史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新冠疫情下回望疫苗史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0-09-12 09:5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罗爽

  传染病改变世界,塑造了人类历史,今年意外袭来的新冠病毒只是一个新例子。除在几个世纪里反复出现的黑死病以外,其它几种主要的传染疾病也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在整个20世纪,天花、麻疹、百日咳、破伤风、脑膜炎、乙肝、白喉、小儿麻痹症等八种主要的传染病就导致了约6亿人死亡。而且,传染病对世界的改造远不止于人的死亡。有研究表明,始于大约16世纪的小冰期之所以出现,或许就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带去美洲的传染病导致约九成土著人死亡,土地无人耕种,植被迅速恢复,消耗了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进而导致全球气温降低。

  在人类对抗这些疾病的过程中,最早和最重要的突破当属疫苗的发明和利用。撇开较早期原始的疫苗不谈,在20世纪因微生物学、病毒学等相关学科进展而得到飞速发展的疫苗研发,就为人类对抗多种传染性疾病提供了强大、有效的武器。由于疫苗的推广与应用,天花在1980年被彻底消灭,成为历史上第一种被根除的人类传染病。据估计,疫苗每年能够让全球少死亡近600万人。而且,正如传染病的影响不止于人的死亡,疫苗的贡献也不止于拯救人的性命。疫苗带来的益处还包括延长寿命、增加储蓄、保证国际旅行安全、为女性赋权、增进平等、促进经济等。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相互交织的。任何科技产品,其产生,以及产生后的利用,都不仅仅关乎科学的技术。它们要和社会互动,会与社会之中的多个领域交杂在一起。《疫苗竞赛: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就是一本不囿于技术细节、局面开阔的著作。作者梅雷迪丝·瓦德曼在书中以一种人二倍体细胞为主线,叙述了脊髓灰质炎疫苗、风疹疫苗、狂犬病疫苗的研发历史,讲述了疫苗背后伦理、政治、商业、宗教等方面的故事。

  从爱德华·詹纳尝试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开始,直到20世纪中叶,大多数疫苗都是使用动物制备的,要么是在活体动物身上培养病原体,要么是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然而,这种研发疫苗的方式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有些病毒并不能在动物细胞中培养,而且动物或动物细胞可能存在其他多余的细菌或病毒,构成潜在的风险。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伦纳德·海弗利克利用一个瑞典流产胎儿的肺组织建立了叫作WI-38的人二倍体细胞系。这种细胞,以及另一种以同样方法制备的细胞,被用于生产疫苗,惠及了全球各地无数普通人,让他们免受脊髓灰质炎、风疹等传染疾病的危害。

  然而,海弗利克的人二倍体细胞系在美国的被认可之路,可谓困难重重。1961年12月,海弗利克与同事穆尔黑德发表论文建议使用人细胞制备疫苗,尤其是脊灰疫苗,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生物制品标准部,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疫苗监管部门,对人二倍体细胞持有过于谨慎,甚至怀疑的态度,对受污染风险更高的动物组织却异常执着。

  1963年,在已经有研究表明用于制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恒河猴和食蟹猴肾细胞天然存在一种叫作SV40的潜藏病毒后,生物制品标准部也并未要求疫苗生产商停止使用猴细胞,而只是要求脊髓灰质炎疫苗不能含有SV40。这迫使疫苗生产商转而使用非洲绿猴的肾。四年后,用于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非洲绿猴却带来了马尔堡病毒,感染32人,造成7人死亡。但尽管如此,生物制品标准部最终还是批准非洲绿猴肾细胞再次用于疫苗生产。海弗利克指责这种做法是“鸵鸟埋头入沙”,是“选择我们已知的魔鬼,而非未知的魔鬼”。

  极端保守并不是这个机构唯一的问题。脊髓灰质炎疫苗受污染导致192人瘫痪、10人死亡的卡特事件,便是生物制品标准部失职和渎职的结果。1954年,生物制品标准部的伯尼斯·埃迪从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的索尔克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中分离出活病毒,并将可疑的疫苗注射给猴子,发现其中部分猴子瘫痪。她将检测结果汇报给上司,却被忽视。最终,这种索尔克疫苗被大规模接种,导致了悲剧。此外,猴肾细胞中的潜藏病毒SV40也遭到刻意忽视。1960年,伯尼斯·埃迪在培养猴肾细胞中发现了一种致癌物质(后来这种物质被证明与SV40是同一种东西),在向上级汇报后却遭到了严厉批评和打压。

  海弗利克坚持不懈宣传WI-38细胞的优点,让这种细胞被多个国家用于疫苗研发以及其他科学研究,最终也让它得到美国疫苗监管结构的接纳。但是,海弗利克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却成了固执。他尽管成就斐然,可是在其就职的威斯塔研究所并未得到充分的肯定。他于是离开威斯塔研究所,前往斯坦福大学就职。他视WI-38细胞为自己的孩子,所以离开时违背了在1962年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机构国家癌症研究所签订的WI-38细胞制备合同,没有将剩下的WI-38细胞移交给国家癌症研究所,而是将它们全部带去了斯坦福大学,并且成立公司,开立账户,在向世界各地科学家分发WI-38细胞时收取制备和寄送费用,还与默克公司签订了价值在当时就高达百万美元的WI-38细胞供应合同。

  海弗利克的举措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对海弗利克进行调查,最终成功从海弗利克的实验室拿走了剩下的WI-38细胞。1976年,《纽约时报》《科学》期刊等媒体刊登了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海弗利克陷入舆论漩涡,最终被迫从斯坦福大学辞职。辞职后,他毅然起诉了国家卫生研究院,官司一打就是六七年,导致官方对他充满了敌意,阻碍他申请资助项目。要花时间打官司、找工作,还要做顾问来养家糊口,所以他的科研工作几乎停滞,后来很少再发表基于实验室工作的论文。

  在《疫苗竞赛》中,作者还讲述了许多在今天看来不符合医学伦理、本应该遭到抵制的医学实验。后来成为生物制品标准部掌门人的罗德里克·默里,就曾经将来自表面上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浆注入60名健康的囚犯体内,证明这种做法确实会导致乙肝这种在当时无法治愈的疾病。这并非个例。1966年6月,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亨利·比彻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伦理与临床研究》,列出了从1948年至1965年的22项危害受试者健康或生命的实验,如医生故意不给慈善机构的伤寒患者使用氯霉素,看他们的死亡率是否比用药患者更高;还有实验人员给不知情的高龄住院患者注射活体肝癌细胞。

  《疫苗竞赛》作者瓦德曼有一种温暖的人文主义关怀。在叙述传染病给儿童、家庭带来的悲剧时,字里行间充满了怜悯和悲痛。在谈及不道德人体实验时,她表现出了惊愕和憎恶。但是,她并没有在书中对相关的实验人员展开抨击。相反,她接受了时光无法倒流的事实,将关怀的目光聚焦在了当下。她认为,我们应该继续使用疫苗来防范传染病,避免孩童等弱势群体受到危害,以此尊重过去那些被迫参与不道德实验的人们——她的这个建议显然是对如今美国反疫苗运动的回应。

  在《疫苗竞赛》中文版翻译和出版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若干次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从2018年令人气愤的疫苗乱象和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到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在这样的情景之下,这本书相当切题。与其说它是一本科普作品,倒不如说它是一本纪实作品。那些与疫苗研发相关,但不局限于科学细节的故事,值得记录和书写,也值得阅读。(罗爽)

[ 责编:张义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