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丝绸勾勒丝路画卷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中国丝绸勾勒丝路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9-29 09:4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窦瀚洋

  西子湖畔,玉皇山中,竹树交翠间,一座设计感十足的建筑惹人注目,这就是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1992年在“丝绸之府”杭州建成开放,集纺织服饰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和创新于一体,是世界最大的丝绸专题博物馆,也是海内外观众感受丝绸文化、了解丝绸历史的“打卡目的地”。

  汉晋时期“恩泽”锦

  清代外销白缎地彩绣人物伞

  清代红地刺绣花卉旗服。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提供

  展示丝绸文化

  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小桥流水、桑园染草的景观让人领略到秀美的江南蚕乡风情。博物馆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占四分之一,由五大主题基本陈列和临时展厅组成。博物馆馆藏近7万件,涵盖了以丝织品为主的各类纺织品,不仅有服装,还有鞋帽、小件衣饰、生活用品、面料等。“从古到今,人们穿的、用的,只要涉及纺织品,馆内大抵都有收藏。”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说。

  丝路馆的“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诉说着中国丝绸5000余年光辉历程以及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的故事。在这里,可以看到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200年的家蚕丝丝线。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湖州,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绸片、丝带、丝线等,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丝绸产品,说明距今4400年-4200年的长江流域已有养蚕、缫丝、织绸技术。

  非遗馆里,“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丰富内涵,包括蚕桑、民俗、制丝、印染、刺绣、织造等方面。

  来到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几名参观者正在透过玻璃窗观看文物修复的过程。深埋地下千百年的丝绸文物,受到病菌、微生物、潮湿等因素影响,出土时大多残破糟朽。经过修复师“妙手回春”,才能呈现出原来的形态和光彩。修复展示馆一楼用于纺织品信息提取、修复、研究等,二楼向观众展示修复之后的纺织品文物。

  漫步时装馆,“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和“从田园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时装”展现了近百年来中国服装演变历程和17-20世纪欧美服装的发展轨迹、时代特征、服饰风格等。

  中国丝绸博物馆还设有女红传习馆,观众可以体验织、染、绣、编等互动项目。新猷资料馆展示现代纺织面料样本、珍贵纺织人物档案和纺织科研相关报刊书籍、音像资料等,并能提供借阅服务。

  感受丝绸之美

  中国是世界丝绸发源地,源远流长的中国丝绸文化,书写了中华文明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古老的丝绸之路将东西方串联,成为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为东西方文明互鉴做出卓越贡献。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是中国丝绸博物馆基本陈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按历史顺序分为8个单元,通过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汉唐织物、北方草原的辽金衣物、江南地区的宋代服饰、明清时期的官营织造产品以及近代旗袍和像景织物等,还原了不同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图景。

  在“周律汉韵”单元,可以看到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的复制品。这是一件小巧的织锦护膊,在青地上织出云气纹、鸟兽纹、代表日月的圆形纹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纹饰具有鲜明的汉代特征。原件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是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家一级文物。尼雅遗址为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是当时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交通要塞。复制品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制作,使用了根据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提花机模型复原的织机,真正做到了“汉机织汉锦”。

  北朝时期的莲花狮象纹锦体现了波斯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狮子是波斯艺术常见题材,但在当时的中国还非常罕见,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波斯织物在中原流行开来。这幅织锦图案中,狮子翘着尾巴,吐着舌头,造型生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种外来动物的想象。在图案空隙处,还织有“大吉”“王”“宜”等文字,这是汉地织锦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吉祥美好的祝愿。

  唐代立狮宝花纹锦图案极为华丽,是当时流行的“陵阳公样”。织锦以大窠花卉为环,环中是一只站立的狮子,环外是繁茂的花卉纹。这种花卉环中的动物纹样由唐初陵阳郡开国公窦师纶所创,是将西域传入的团窠联珠动物纹样与中国审美的花卉纹样相结合的产物,被称为“陵阳公样”。此件织锦采用的是辽式纬锦,显然是唐代晚期的织造技术特点,其纹样带有自由的写实风格,是“陵阳公样”在唐代晚期流行的典型代表。

  15世纪欧洲大航海时代打通了丝绸由中国直接传入欧美的通道。17-18世纪,随着东西方贸易愈渐频繁,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风,带有浓郁东方风情的中国丝织品深受欧洲贵族青睐。展厅里呈现了清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欧洲的丝绸产品,白缎地彩绣人物伞是其中的精品。这把阳伞为19世纪60-70年代所制,用料极其奢侈,以象牙为伞柄,五色网格丝线流苏为边饰,白缎地刺绣为伞面。伞骨将伞面分割成8块,每块自成画面,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亭台楼阁、戏曲和神话故事等。伞顶装饰有象牙人物圆雕,是高鼻梁、白皮肤的西洋女子形象。这种中西合璧、个性鲜明的设计图案正是当时中国外销欧洲商品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这把伞可以说是清代广绣技艺的集大成者。”中国丝绸博物馆陈列保管部研究馆员金琳告诉记者,广绣色彩对比度较强,从其伞面以蓝、黄、红等饱和色彩为主色调,且绣面布局繁而不乱来看,这把绸伞应是从广州出口欧洲的广绣作品。

  紧扣时尚风潮

  作为一座研究型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先后建立了“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和“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对本馆藏品和世界各地纺织品文物进行科学研究、保护与修复,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

  今年8月开幕的“后宫遗珍:清东陵慈禧及容妃服饰修复成果展”中,一件出土于慈禧定东陵地宫的陀罗尼经被备受关注。经被独幅织造,长2.9米,宽2.75米,因其用料之精、幅面之大、工艺之善而极为珍贵,同时也十分考验修复技术。“陀罗尼经被出土时被裱过,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去裱’,生怕一揭开经被就碎了。”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副主任王淑娟说。由于经被体量庞大,修复工作需要“慢工出细活”,只能由修复师轮流上阵,历时8年才完成修复。

  中国丝绸博物馆还与世界知名纺织品研究机构和博物馆在人员、项目、展览、出版等领域积极合作,发起并成立“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与跨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丝绸学院”。“我们已初步构建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关于丝绸与纺织品文化的国际合作专业网络。”赵丰说。

  这几年,中国丝绸博物馆越办越“年轻”,为迎合不同年龄观众的需求而不断创新。从2011年起,中国丝绸博物馆每年举办年度时尚回顾展,回顾中国当年时尚事件,展示当代纺织服装时尚元素,同时收集设计大师的服装和服饰企业的精品面料。“希望能从中找到博物馆与时尚‘对话’的结合点。”赵丰介绍,这项工作已持续了10年之久,2021年将举办“十年时尚回顾”大展。

  2019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合作,引进该馆“克里斯汀·迪奥”展。今年又引进新的西方时装展“巴黎世家:型风塑尚”,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粉丝。除此之外,博物馆还与当代时尚潮流结合,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纤维艺术主题户外展,还有国丝汉服节和全球旗袍日。”赵丰说,“我们已经摸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未来将继续努力,把中国丝绸博物馆打造成一座研究型、国际化、全链式、时尚范的‘国字头’博物馆。”(窦瀚洋)

  原标题: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勾勒丝路画卷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