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百年历史来眼底 天地舞台扬正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百年历史来眼底 天地舞台扬正声

来源:陕西日报2020-10-19 09:5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百年历史来眼底 天地舞台扬正声

——读《易俗大先生》有感

  作者:何惠昂

  20世纪初,中国文化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戏曲改良运动,各家戏曲班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创建新式秦腔班社,赓续秦腔辉煌历史,改良社会,教化百姓,成为陕西社会有志之士的共识。1912年8月13日,易俗社在西安正式成立。从那时起到今天,易俗社为中国戏剧界留下了一批难以磨灭的经典剧目,塑造了一批难以忘怀的舞台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揭示易俗社长达百年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近日,一本反映易俗社百年历史,展示其光荣与辉煌、艰难曲折而又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的纪实文学《易俗大先生》,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作者以口述史、采访记、回忆录和报纸杂志、内部资料为依据,采取以人系事、寓史于人的写作方法,再现了百年秦腔班社易俗社的兴衰荣辱历史,揭示了其教化社会、移风易俗的办社宗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发展演进历程。作者选择易俗社具有代表性的八位大先生及“49级”学员集体,依生平顺序,珍珠穿线,披沙拣金,其主要事迹环环相扣,互相衔接,形成了全书隐含的时间轴线,支撑起行文逻辑。作品语言质朴细腻,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饱满、形神兼备,使全书充满了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是一本优秀的通俗戏剧史读物。

  易俗大先生的从艺史,就是见证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易俗社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自己的命运与国运、世运,与时代、历史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体会了与国家民族同命运共甘苦的百般滋味。1926年,河南军阀刘镇华驱使号称十万之众的兵匪返陕祸乱,在西安围城期间,为配合守城,安定人心,易俗社坚持正常演出;1937年6月,日寇对北平城虎视眈眈,大战一触即发,易俗社坚持为二十九军、冀察驻军及北平各机关、新闻界、大中学校演出《山河破碎》《还我河山》《淝水之战》等激励军民斗志的自编剧目;1938年,敌机轰炸西安,易俗社几乎倾家荡产,一夜覆亡。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易俗社终于在1949年5月迎来了崭新的春天,用枯木逢春、久旱甘霖来形容其惊喜之情,恰如其分。进入新时代,易俗社及其新老艺术家焕发出了惊人的艺术青春,1959年,以《游西湖》《三滴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献礼剧目;1979年,大型秦腔现代戏《西安事变》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成为当时戏剧界解放思想的代表作。今天,戏剧界花开锦绣,易俗社仍扎根西部,立足社会,自觉追求实现自我价值。

  易俗社大先生的从艺史,就是在大时代中勇担道义、自强不息的历史。易俗社元老李桐轩晚年做《莲舌居士传》,称自己一生事业在于除旧布新,以祛除愚昧落后,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可以看出,大先生们从易俗社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承担起了教化社会、移风易俗、推动社会进步的时代重任。正因为抱定这个结社宗旨,胸怀改造社会重任,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条件多么简陋,甚至于在兵匪横行、社会动荡不宁,社内演职员食不果腹、形同乞丐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顽强作风,是易俗大先生的可贵品质。

  易俗社大先生的从艺史,就是戏剧与人民融为一体,为人民、为社会弘扬正气的历史。揭露黑暗,抨击落后,指陈时弊,鞭挞丑恶,革除陋习,倡导文明,反映人民呼声、心声,培植社会元气、正气,是易俗大先生们编写剧目、登台演出时一贯秉持的戏剧理念。李桐轩的《一字狱》抨击了旧时代横征暴敛的黑暗统治;孙仁玉的《新女子顶嘴》提倡男女平等;范紫东的《软玉屏》发出了“生命平等无贵贱,只凭法律保人权”的呐喊。如果说,大先生们早期还希望以改良方法推动社会向文明民主演进的话,进入20世纪30年代,他们的指导思想则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通过排演《商汤革命》《武王革命》,以古喻今,以古讽今,明确主张以革命手段改朝换代、除旧布新。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之际,大先生们以秦腔为武器,以舞台为阵地,编演了《长江会战》《湘北大捷》《血战永济》《卢沟桥》《东望楼》等反映前线将士与敌寇做殊死拼搏的现实题材剧目,鼓舞了全民族坚持抗战、敢打必胜的民族气节、牺牲精神。

  易俗社大先生的从艺史,就是守正创新,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创建易俗社的大先生们,虽说多数人接受的是科举教育,但当他们经过戏曲改良运动、辛亥革命,特别是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后,就有了与以往秦腔班社截然不同的办社理念和实际操作。易俗社成立之初,实行会员大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并设立了五大机构,一是干事部,由社长负责社内一切事务;二是评议部,评议社内一切事务,整理议题;三是编辑部,负责编写剧本;四是学校部,负责学员的文化教育;五是排练部,负责业务排练和日常培训。从中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平等观念,已经影响到大先生们的灵魂深处,并外化为对组织架构的塑造。除了组织机构新颖,大先生们还对秦腔这门艺术的剧目内容、排演制度、演出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如在1913年元旦,首演当时所谓的时装戏,在编写剧目时突破原有的字词限制,引入大量的诗词句式;与上海百代公司合作,录制经典剧目和唱段的音频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录制秦腔戏曲片、戏剧电影等。大先生们无论是在本土,还是离省赴汉口等地演出,都能够抓住一切机会,与国内其他剧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学习交流,相互吸收借鉴、扬长避短。正是一代代大先生们具有继承传统、不断创新、适应社会、自我革命的高度文化自觉,才使得易俗社并没有在近代中国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湮没无闻,而是历经百年浓缩积淀,百年守正创新,始终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历史进入新时代,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读《易俗大先生》,仿佛是在看时光倒流、历史重演,眼前穿梭、飞扬、幻化着一个个似曾相识的饱经沧桑的面孔。读书之余,还可以扫码听秦腔名家演唱的经典唱段,欣赏新老秦腔表演艺术家的艺术风采。(何惠昂)

[ 责编:张义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