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李姝昱)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今日冬至,《故宫的时节》系列视频课第一季第三课上线。《中华古今注》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这一课立足典籍文献,结合故宫藏品虎头鞋,着重探讨了中国冬至赠鞋子的习俗,并将其与西方圣诞送袜子的习俗进行对比,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每逢冬至,我国各地有祭祖,吃水饺、汤圆、年糕,喝羊肉汤,赠送鞋子等习俗。《故宫的时节》系列视频课第一季第三课,聚焦冬至赠鞋子这一习俗,发掘和解读了美好的节日寓意。
宇宙洪荒不可测,节气相推秋复春。万物生长,自有时节。那么,故宫里的时节是怎样的?《故宫的时节》系列视频课第一季聚焦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等六个节气,带着孩子和家长们,探索冬春时节的节气传统、故宫趣事宝藏及相关中外文化。该系列视频课由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出品,是故宫博物院作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专项教育项目,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李姝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