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法国身、美国心的《艾米丽在巴黎》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法国身、美国心的《艾米丽在巴黎》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01-06 10: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诸葛建国

  一个人到异国生活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这个问题是许多影视作品探讨的主题,或浪漫或轻松。比如《秋天的童话》讲述了中国香港姑娘李琪赴纽约留学中出现的情感经历;《战斗民族养成记》展示了美国纽约记者阿列克斯在俄罗斯工作期间发生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而在近期Netflix推出的新剧《艾米丽在巴黎》中,主人公则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法国。

  二十多岁的艾米丽是位营销主管,因为公司收购了一家法国奢侈品营销公司,意外得到外派巴黎一年的机会,负责改善对方的社交媒体策略。在这里,她先后经历了语言不通、异地恋分手、同事关系不和、工作进展缓慢等麻烦,也结识到一些有趣的朋友,获得了许多新的感悟……

法国身、美国心的《艾米丽在巴黎》

《艾米丽在巴黎》海报

  《艾米丽在巴黎》的情节推进和冲突设置都没有超出常规想象,甚至可以说是俗套。当然这也并非什么缺点,因为所有这类剧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外来文化视角下,主角为了融入当地生活,先遭遇各种误解和意外,而后发展到适应和理解。

  如果只是想粗浅地了解一点法国文化,那么这部剧还挺有趣的。美食、香槟、香水、贝雷帽、羊角包;态度糟糕的房东和服务员、随时随地调情的法国男人、嫌弃不标准法语的本地人;十点半才上班、晚宴不谈工作、街边设有小便斗……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法国印象都囊括其中。而且,这些细节穿插在艾米丽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分享的日常生活中,和其成为网红的工作线索并行,不会太过生硬直白。看得出来,制作上花费了不少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借由艾米丽的女性视角,该剧还隐晦地表达了对法国反MeToo公开信事件的讽刺。2018年初,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球的MeToo运动在法国遭遇了一场强烈的舆论反弹。一位以性感著称的法国女演员联合多名女性在法国《世界报》发表公开信,“我们捍卫对性自由不可或缺的挑逗权。”但在剧中,当拍摄香水广告的塞尔维亚女模特全裸着在一群男性的注视下走过亚历山大三世桥时,艾米丽忍无可忍地反驳,“性感还是性别歧视?”

  或许,创作者是希望通过轻松的喜剧效果对比美法文化差异,并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点到为止的讨论。不过,人物设定的刻板和价值输出的傲慢,打翻了应有的界限和平衡,暴露出藏不住的“美国心”。

  首先,文化碰撞仅仅建立在一个看似丰富的人物架构上。来自中国上海的富家女明迪,在巴黎给一对双胞胎做保姆,替艾米丽各种出谋划策;办公室里的女上司希薇一定是固执又讨厌的反面人物;同事里面除了有典型法国做派的中年男人当背景板,还得搭配一个毒舌傲娇的疑似同性恋的黑人男性,迎合观众对时尚圈的暧昧想象。所有这些,缺一不可,似乎不这样就不够搞笑了。

  其中,把单薄和割裂发挥到极致的就是明迪——她应该出身富人家庭,有钱但不快乐,这样才能感受到美国留学和巴黎工作的自由;她必须有趣,起到启发艾米丽推动剧情的作用,同时又不能耀眼到超过主角,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暴躁浮夸的闺蜜角色。结果,《艾米丽在巴黎》把文化差异的碰撞搞成了一锅味道怪异的大杂烩。

  其次,剧中处处都体现出强硬的说教意味过浓的美式价值观。来自芝加哥的美国甜心勇往无前,精力旺盛,工作认真,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灵机一动化解,所有的客户都爱她的创意,即便出现天大的失误,还有ins网红这个大buff上阵。看完以后,除了美国文化碾压巴黎之外,观众也难免恍惚,这是不是ins面向潜在客户进行的一次硬植入,“来我们这里投广告吧,做社交媒体营销,比所有努力都管用。”

  从头到尾,所有人都要配合艾米丽讲英语,对种种花枝招展的美式打扮,也硬坳了一套难以自圆其说的说辞。在时尚完成度上,《艾米丽在巴黎》差不多是根据《欲望都市》《绯闻女孩》《穿普拉达的恶魔》重新剪裁拼接,并坚持了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的作风。到最后,艾米丽身上的美国色彩并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还把时装设计师彻底带歪了。

  回首整部剧,只有希薇吐槽艾米丽时贡献了一次精准狙击。“你搬到巴黎来,到我的公司工作,甚至不屑于学法语。你把这个城市当成你的游乐园。在一年的美食、性、酒和一些文化之后,你就会心满意足地回到你的美国老家。”这些又何尝不是观众感到不适的根源呢?

  当然,鉴于艾米丽饰演者莉莉·柯林斯一直以来和演技不成正比的美貌,再加上片中高密度的法国美人美景,当个下饭剧也没太大问题。说到底,《艾米丽在巴黎》更像是裹了一点法式面包屑的美式快餐,不是不能吃,但着实没什么营养。(诸葛建国)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花间令》:古装爱情探案剧的破局与阻滞

  • 闫 伟:“历史纵深感”为谍战剧提振精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