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立春到,接小年

来源:银川日报2021-02-03 10: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尚

  眼下还没过年,腊月也还没结束,但立春却早早来了。这几天的阳光似乎是为了应立春的景,格外明艳,让人们带着对春意的期盼迎接新年。这不,今天立春之后,明天就是小年,过年的序幕拉开,让我们踏着春的步伐,进入新的一年。

  春气萌动万物生长

  立春,又名“岁节”“改岁”“岁旦”等,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今日,当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时,立春就到了,一年四季,又是一个新的轮回。

  《月令》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有“万物起始、一切更生”的意思。此时天气虽然还是比较冷的,但大自然中的阳气上升,万物随之开始生长。

  古人观察此时自然界的景象,总结了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此时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二候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说明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立春最后五日“鱼陟负冰”,陟是升的意思,鱼因为水底气暖,感知阳气而上升,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在城市生活中,人们也能感受到春气萌动。白天更长了,太阳暖了,寒冷少了,但总体来说,天气还是比较冷的,空气也很干燥,此时春气还很弱,只是在人们的心里,一点点春意也会令人心情大好,哪怕是看到日历上“立春”二字,都是温暖而充满希望的。

  立春习俗延续至今

  立春是反映气候变化和物候规律的节气,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四季的开始,地位也是相当重要的。关于立春,民间有一些习俗也延续至今。

  “对于传统农耕社会来说,二十四节气指导着农事劳动,立春则意味着备耕开始,一年劳动收获多少,从这里就要打下基础,因此立春饱含了人们对着一年年景的祈盼和祝福。”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钟亚军说,古代立春要举行重大的祭祖仪式,纳福祈年,在清朝,官方还要发布号令,动员春耕。在民间生活中,最为人熟知的习俗就是“咬春”,也就是吃春饼。在固原市隆德等地,有些人家会将春饼扔到房顶或放在地上,以示对天地的感恩。

  如今,人们都知道吃春饼,但不太了解春耕的仪式,似乎也像部分年俗一样,悄悄地消失了。“它们不是完全消失了,而是随着时代发展,演化成新的形式。”钟亚军说,“鞭春牛”的习俗中就有体现,人们鞭打春牛,会在牛犄角上系着红绳或红绸,如今这种活动在河北赵县还有所保留。不过,牛作为耕地的工具,早就被机械化设备取代了,因此红绳被系在拖拉机上。“这样的做法在宁夏应该也有,我在永宁县胜利乡调查时,听当地人说过,有的人家还保留这种习惯。而且在隆德,人们会在农具上系红绳。”钟亚军回忆道。

  钟亚军曾去闽宁镇参加过贺兰山东麓葡萄展藤节,在那里发现了惊喜。“那些葡萄藤上系着红绳,这个意义就像系在春牛犄角和农具上的一样。”钟亚军说,民俗在发展中会形成新的特点,延续至今。

  小年到过年序幕开启

  一提到“年”“除夕”,我们总能想起一些传说故事,其实小年也有类似的故事,通过这一时节的民俗活动,被人们记住。

  “小年里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祭灶。”钟亚军说,民间传说农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一年来的善恶行为,让玉皇大帝对人间进行赏罚。人们希望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在这一天必定要恭恭敬敬地送走他,等到大年三十晚上,再把灶王爷接回来。久而久之,腊月二十三就成了送灶神的日子,也被人们称为“小年夜”。民间这一天祭灶,要在灶王爷的画像前摆放各种供品,上香祈福,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供品中的糖瓜,糖瓜用麦芽糖做成,非常粘牙,在人们的想象中,灶王爷吃了这个糖,就能把嘴黏住,也就无法说出各家这一年中做错的事,可免去惩罚。

  如今,祭灶活动已经鲜少见到,有些人家保留着这个传统,但仪式也简单了许多。“我最后一次买的灶王神像,还是在十几年前,回去贴在了灶台上。”钟亚军说,城市里的小年或许不太注重这个仪式,不过此前在闽宁镇考察时,曾见过镇子里的汉族移民家里贴着灶神。

  人要过节,动物也想热闹热闹

  在民间,流传着“老鼠嫁女”的故事——老鼠想给女儿找个最厉害的亲家,问了太阳,太阳说云彩最厉害,可以遮住它;云彩说风最厉害,可以吹散它;风说墙最厉害,可以挡住它;而墙说老鼠才是最厉害的,可以在上面打洞,最后老鼠把女儿嫁给了老鼠……

  “民间想象,腊月二十三或者之前两天中的某一天,是老鼠嫁女的日子,这一天不能炒豆子,否则惊扰了老鼠,它们要闹这家一年。”钟亚军说,关于这个传说的版本不同,日子也不太一样。但总的来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上,赋予了它想象力,从而让年节更有意义,更加美好。

  今年立春之后,紧接着就是小年。老舍先生说,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过年是个隆重的活动,小年的到来,意味着这场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中国人的年节文化中,很多都体现了‘饮食为大’。小年开始,人们就要准备各种吃食了。”钟亚军说,随着社会发展,年节民俗发生了很多变化,而其中传承最多的就是年节食俗,这是最实际的,但也蕴含着很多文化传承,“比如人们会炸丸子、炸油饼,并且相互赠送食物,这就是情感和祝福的体现,还有人们会买新的碗筷,意味着‘添丁添口’等等。”(李尚)

[ 责编:张义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