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侍神令》:外来IP如何表达中华民族精神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侍神令》:外来IP如何表达中华民族精神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02-22 10: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姜牧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质IP被频繁地搬上大银幕。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侍神令》就是对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的全新改编。作为热门IP,《侍神令》自发布预告片起便引发关注,尽管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褒贬不一,但此次改编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不可否认。影片在人物形象、类型元素和视觉风格的呈现上,有意识地融入了中国民族风格,可以说是建构中国特色电影工业美学方面的一次重要尝试。

  如果说日本电影中的晴明深受“菊与刀”精神的影响,表现出恬静淡然、谦逊尚礼的品质,中国版的晴明则是典型的君子。他身着浅蓝色长袍从天而降,身姿轻盈颀长,给人以玉树临风之感,“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俨然就是一个孤傲而独立的君子。他被误解偷盗凌石却不说,用一种隐忍的方式掩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他将对白旎和天下苍生的爱深藏心底,为苍生万民而堕入妖道,从此灭绝人间情爱。这是一个隐忍且具有大格局的君子形象,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所推崇的人格气度。袁柏雅则更符合中国人对侠士的心理期待——武功超群、处事果敢、力量强大。虽然他缺少了晴明的睿智和大格局,但他以快意恩仇、除暴安良为生活准则,性情潇洒豪放,也是从古至今国人所追捧的典型形象之一。

  两位主人公虽性情、气度不同,在价值观上却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视“杀身成仁”、“以仁为业、博施众济”为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在此观念指引下,两人从心有隔阂渐渐到心意相通,携手抗妖,甘愿为天下苍生的福祉舍身成仁,用坚定的意志践行大义。而且,晴明与博雅的结合也体现出传统的“阴阳”之道。“阴阳者,天下之道也”,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者不脱阴阳二字。“阴阳和合”是宇宙运行、社会安定和进步之道。可见,创作者充分借鉴儒道思想,创作出了“博施众济”、“果敢仁义”的人物形象,彰显出博雅豪迈文武兼修的中国气度。

  影片在主题的设定上,也区别于日本改编作品。日本电影借助人、鬼、阴阳等元素,讨论了人鬼之分。人与鬼的差别只在一念之间——咒。咒意味着人心之所限,是欲望、执念,它泯灭了人的本性。而《侍神令》借助于降妖伏魔的叙事,对“侍神”的内涵给出了新的阐述,这一内涵的核心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

  首先“侍神”与忠诚美德相联。在阴阳师的世界中,只要阴阳师与妖结下了侍神令,妖就是阴阳师的侍从,两者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中国传统社会强调立德,而德之核心为忠,即无私无我无他。忠之道直接影响礼仪秩序的建立,礼的正常运转才能使社会清明,天下有序。当晴明战胜慈沐后,虽可回归本位,但为彻底制服妖王换天下安定,他毅然入妖道,彻底断绝人间情爱,这无疑是对忠之道的形象诠释。

  同时,“侍神”还蕴藏着博爱精神。中国传统思想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影片对博爱这一观念的阐释体现在对各种生命形式的尊重上。人和其他生灵都是世界的主人,彼此应当和睦相处。引发争执和杀戮的只是欲望和非隔阂。因此,在影片中,人和妖联手最终战胜慈沐,说明只要人与其他生物能够心意互通、心存善念,世间方能重获太平。

  忠诚和博爱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极具现实意义。2020年,全世界都经历了严重的新冠疫情,面对病魔的肆虐,中国人民自强不屈、迎难而上,最终使得中国大地重焕生机。若说日版的“咒”侧重于自省和自我的塑形,中国的“侍神”则更具有集体意识、博爱精神和现实反思性。

  《侍神令》集结了目前行业内的黄金班底,全片采用数字仿真技术,特效镜头高达90%。在原作和游戏文本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营构了独具中国古风意韵的电影画面。影片对本土动、植物形象展开二次创作,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神话的魅力。桃花在中国寓意着春天、爱情、长寿等美好心愿,王丽坤扮演的桃花妖美丽妖艳、善良忠诚,代表着一种不死精神,这充分借鉴了神话故事中蟠桃的功效;八彩是一个活泼、善良的小妖怪,她是蝴蝶精的化身,在一个个梦境中穿梭,用鼓声为迷路的人指引方向。蜘蛛精、镰鼬、铁鼠等小怪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常见形象,创作者赋予这些生灵欢脱的形象和性格,让观众感受到熟悉、自然的同时提升了观影的愉悦性。

  更有特点的是,影片从古代水彩画中获取灵感,打造出了具有中国古典水彩画风格的视觉效果。中国古代水彩画讲求流动、雅致和畅快的视觉效果,让人于静中感悟清幽深远、自然澹泊。影片中晴明的居所四周高山环绕、薄雾笼罩、流水潺潺,又有色彩丰富的花草树木,层层叠化,营造出世外桃源的轻盈和空灵之感。又如“神妖大战慈沐”一段,创作者将场景放置在烟雾飘渺的悬崖上,木桥横跨两端,艳粉色的桃花树、咖色的木桥与蓝白色的天色相得成趣,远处的云彩、天空与薄雾产生了一种流动感。这种虚实结合的色调塑造出精细入微、妙趣天成的视觉效果。在这样的美景当中进行一场殊死搏杀,以乐写哀的叙事手法又极具有古典特征。

  虚、灵、空、淡、深、远的意境构成了中国人浪漫洒脱的审美意识,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再加上对人妖关系的辩证处理,影片奉献了丰富的中国化影像表达和价值观念。作为一部贺岁档影片,精致绝伦的视觉化兼具美感和审美愉悦性,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民族元素在高水平的工业化加持下,给中国的民族风添加了时代性和科技感。

  尽管关于影片《侍神令》言人人殊,但它借助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外国的民族元素,以中国传统美学观为体,高端电影特效技术为用,传达了中国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中国风的电影工业美学及其创新中的一个有价值的案例。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