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笑的艺术征服电影观众,究竟有多难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用笑的艺术征服电影观众,究竟有多难

来源:文汇报2021-02-24 09:5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周舟

  团圆喜庆的春节档,喜剧一向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今年的春节档喜剧片有《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人潮汹涌》,加上网上发行的《发财日记》,相较往年,喜剧供应并不算充分——往年春节档大热如徐峥“囧”系列、邓超俞白眉组合、成龙周星驰王晶等港派喜剧今年都缺席。经过战疫的一年,亟需一抒积郁的民众对于喜剧的需求格外旺盛,让今年喜剧供求的缺口尤显突出,这也是《你好,李焕英》能斩获骄人票房佳绩的一大原因——作为2021年春节最正宗、质量稳定、适合全家观看的喜剧片,它承接了民众对于喜剧片的强需求。

  正宗喜剧《你好,李焕英》:

  片中笑料和包袱整体感觉舞台化程度较高,国人一直以来非常习惯于并乐于接受这种喜剧

  2021年春节档三部院线喜剧电影特色各异。《你好,李焕英》算是经典剧作模板——《回到未来》的女性反转版,女性喜剧特色明显,女性视角的介入,以母女情为主线,集中呈现一个由女性密友、女性竞争者构成的非常稳定而自足的女性关系网络。影片把女性角色的状态定格在少女年代,这是一个女性一生当中自我色彩最浓厚的阶段,不是某人的女儿,不是某人的妻子,不是某人的妈妈,她是她自己。片尾更用字幕直接点明——你眼中的妈妈是一个中年女性,而不要忘了每一个妈妈都曾经是少女。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中,母亲总是跟操劳、牺牲画上等号,女性的社会功能属性更多地被关注,而她的自我属性则被忽略。显然《你好,李焕英》抛出了一个非常女性本位的议题,这也让它受到全年龄段女性观众的偏爱。

  从喜剧的构成与呈现而言,《你好,李焕英》虽是贾玲的大碗娱乐主导的项目,但很多观众观影后都觉得有些“开心麻花”的感觉,笔者也有同感,不知道沈腾的加盟带入了多大的特色比重,但即使排除掉沈腾的元素,毕业于中戏相声表演班的贾玲,入行后一直转战于舞台相声、舞台小品,其喜剧机制带有强烈的舞台风格也有源可溯。

  舞台,不管是沈腾所在的话剧舞台,还是贾玲熟悉的电视节目舞台,囿于现场时空,主要的喜剧机制还是以语言为主、动作为辅,主要的喜剧效果往往来自语言和动作两条线的不符与相悖,说的是一码事,做的是另一码事,笑果就有了,举个例子,嘴里说的“谁怕媳妇”,动作是腿一软就跪下了,观众就笑了。《你好,李焕英》中很多笑料和包袱,要么是纯语言包袱,要么是语言动作两层皮呈现的包袱,整体感觉舞台化程度较高。这种喜剧,中国观众是非常受用的,总体而言不擅于肢体动作的国人,一直以来就非常习惯于并乐于接受这种喜剧。而在欧美一直保有的无语言纯动作呈现的哑剧式喜剧,自王景愚后便后继无人,陈佩斯早年做过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停滞,这条喜剧之路在中国也就再无新的拓展。

  杂糅喜剧《唐人街探案3》:

  兼具动作喜剧和闹剧的影片风格,或将唐仁置于尴尬处境,瓦解了这一人物的稀缺性和必要性

  陈思诚是一个杂糅高手,《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的喜剧中杂糅了语言幽默、动作喜剧、情境喜剧、闹剧等多种元素,较之《你好,李焕英》,电影化程度更高。电影界有一句行话叫:Show,not Tell。要演出来,不要讲出来,舞台呈现是说一遍演一遍,而电影化的喜剧比如三人第一次在澡堂与日本黑龙会大佬见面,门帘一开,蒸汽腾腾中现出一堆满身纹龙的帮会老头儿,再配以和风音效,笑果主要来自视听感官,这就是电影化的。托尼·贾一遍遍打败层出不穷的剑道高手,最后还是寡不敌众被群殴,整个喜剧段落没有什么语言包袱,完全是通过视听讯号、张力增强到反转的结构来达成笑果。

  王宝强扮演的唐仁这条线很多时候游离于推理主线之外,从喜剧的风格来说,兼具了动作喜剧和闹剧。但小唐的调调很难拿,一些观众反映《唐探3》中王宝强的表现过于夸张吵闹,这一个是因为国人对于肢体性较强的闹剧一向接受度不高,另一个是因为影片的信息非常富余,多线索信息不间断输入,各种场景高频次切换,视听信息给得都很满的情况下,再加上王宝强夸张的表演,观众就容易产生太“过”以及“闹”的感觉。尤其这次《唐探3》,同样无脑而能打的傻愣愣托尼·贾与王宝强角色设置撞了,唐仁这一人物的稀缺性和必要性被瓦解了,这种尴尬的处境也让唐仁这个角色时而出现冗余感。

  《唐探3》中最精彩的一段喜剧呈现,是秦风、黑龙会、东南亚商会三伙人马去医院偷维察邦的遗体,再加上日本警方,一共是四拨人先后堆在太平间、电梯间,巧妙的情境、结构组合,与《A计划》中众人马挤在张曼玉的房内、《白面包青天》中君臣几伙人先后被堵在青楼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趣。

  黑色荒诞喜剧《人潮汹涌》:

  业内所褒奖的复杂叙事、多重反转、自我解构,却很难助力这部影片吸引更大层面的观影人群

  饶晓志的《人潮汹涌》是一部黑色荒诞喜剧,中国观众对这类喜剧接受度更低,往年的一些成功者如《让子弹飞》,虽然影评人不断追索它的黑色内核与寓意对位,但更广大的观众只是将它作为一部世情喜剧,或者说世俗喜剧来消费的。包括饶晓志获得市场成功的黑马《无名之辈》也是如此,影评人盛赞它吊诡黑色的内核,而观众只着意于它世俗化的外层。这一次《人潮汹涌》将日本原作改编本地化的过程中,世俗化程度做得并不高,而更追求其荒诞、虚无性,故事演到最后观众发现没有人被杀,没有人被绑架,开头的被杀者是假死,万茜的儿子被绑架也是虚惊一场,也就是说之前所有看到的、建构的情节其实都没有发生,这是一出自我消解的戏剧,情节自己消融了,导演所追求的虚无与荒诞感就诞生了。

  片中有意识放置了很多表演、片场的场景,将它套置在我们所看的这个表演的文本之中,也是编导者在提示观众所看的皆是假象。肖央的Z先生是假的,刘德华的国际刑警是假的,情妇怀孕是假的,刘德华杀人也是假的,刘德华打肖央的枪没有子弹,女大佬捅向刘德华的刀是能伸缩的。一切都是表演。所有人都是演员。最后终局选在一个剧场,还有镜头醒目提示:剧场海报——上演的是塞缪尔·贝克特的《终局》,一部贝克特晚年创作的本该与《等待戈多》齐名,却知音寥寥的荒诞戏剧佳作。

  刘德华之于《人潮汹涌》的存在已经超越了角色的层面,而代入很多刘德华本人的背景,比如其与郭帆导演的互动,比如致敬《天若有情》《无间道》中刘德华的经典角色,电影史知识越丰富的观众,越能读取到导演埋设的迷影情结梗。但当一部影片越来越致力于艺术本体追索、文本自我指涉,也就意味着它越来越脱离了一出面向普通观众的世俗喜剧,而进入到门槛更高的迷影向小众喜剧。影评人所褒奖的复杂叙事、多重反转、自我解构,却很难助力它吸引更大层面的观影人群,对于春节档这个白刃拼刺刀的残酷档期,《人潮汹涌》的投放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为春节是一个集体向、喧闹的档期,邀约型观影需求较多,而集体观影时往往要趋向更为简单明快的大众向、合家欢喜剧,你可以带家长孩子去看《你好,李焕英》,但很难带他们去看《人潮汹涌》。个人认为,如果找一个春夏交接的从容档期,给予《人潮汹涌》口碑足够发酵的时间,足够的排片空间,让它找到自己的目标观众,它理应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喜剧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说容易,是因为从全球范围看,喜剧最容易出以小博大的本土票房黑马,也特别容易捧出新人新面孔,似乎轻轻松松就缔造了奇迹。然而喜剧也是最难的。比起悲剧正剧,它无章可循,更难以复制,人类的悲哀大抵相同,逃不过人生常苦,而笑话隔一个村,可能就觉得不好笑了,第一次登台摔倒观众笑了,第二次登台再摔,观众就不笑了,而且喜剧比悲剧正剧的反应更即时、直接而不留情面,第一个包袱没响,就知道不妙,没有笑声,就是赤裸裸的失败,所以喜剧创作者面临着更大的精神压力——已成大腕的笑星春晚前仍会紧张到彻夜失眠,沈腾因为《喜剧人》密集的小品排演突然性斑秃,全球不少喜剧明星都罹患抑郁症,足见职业压力之大。古希腊盛产喜剧,却没能流传至今,亚里士多德为悲剧和喜剧各著一书,却只有论述悲剧的《诗学》存世,另一本论及喜剧的被亚历山大大帝焚毁,这让喜剧的创作充满了谜题,但同时又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作者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责编:张义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