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文艺的理性自觉塑造阳刚之美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用文艺的理性自觉塑造阳刚之美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02-28 01: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于肇锋

  前不久,教育部的一份复函在网络上得到激烈讨论,这份函件是教育部对政协委员的一份有关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的答复。在这份提案中,委员围绕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注重培养阳刚之气这个话题展开意见,教育部的答复也非常稳重,重点提出了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由于在用词上涉及了“男”“女”等性别字眼,触动了部分网民的神经,大家在网络平台上各抒己见,掀起了一次广泛讨论的热潮。浪潮之后,我们不妨从东、西方古典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或许为这一话题的讨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东方古典中的阳刚

  中国古代典籍中,对阳刚的探索源远流长。

  虽然没有更早的例子,但轴心时代的中国已经奠定了传承千年的理想男性人格,即“君子”的基本要求。在先秦诸典中,《论语》是最直接纪录孔子言语,也是论及君子最多的典籍,高达一百多次。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可见,在君子之路上有“仁”“智”“勇”三个维度,凸显男性气质的“勇”仅仅是一个方面。儒家学说从一开始关照的就是社会中人的完整形态,男性气质并不是儒家关注的全部。

  首次大量在著作中使用“阳刚”一词的,是宋代理学大儒朱熹。他在其著作《周易本义》中大量使用“阳刚”一词阐释乾道并与“阴柔”对举。其后使用阳刚一词也广泛出现在对《周易》的阐释中。《周易·系辞》中是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渊源,这也是从经学思想上确定了男性与阳刚的根本联系。从男女性别字眼上看,《说文解字》中:“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女,妇人也。象形。王育说。”这“王育说”三字虽然没有什么让人信服的解释,但“男”字得于“田”、“力”是毫无疑问的。从事生产,养家糊口是男人的责任。“阳刚”在中国古典中,更多的是义理范畴的概念,很少直接与更为表象的男性气质或行为特征相关联。

  西方古典中的阳刚

  关于“阳刚”一词,在西方古典学和文学的语境中,也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在古希腊神话中,用来象征男子气概的“阳刚”即“andreia”,可以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勇气”,另一个是“能力”。

  对于创造了辉煌灿烂古希腊文明的古希腊人来讲,“阳刚”是一种天赐的恩赏,就像是李白的才气,它与生俱来,与凡夫俗子天生对立,是一种纯粹理想的化身。在古希腊神话中,这种天赋阳刚的代表是半人神阿克琉斯,他是特洛伊战争中的决胜砝码,一人之力无人能敌。当然,这天赋不是白来的,他有个海洋女神的母亲和凡人英雄的父亲。由于海洋女神的努力,阿克琉斯除了脚踝以外没有弱点,战场上的他所向披靡,战无不利。因此,在知道自己无法被战胜的情况下,拥有阳刚气魄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以说,阿克琉斯是理想的阳刚化身,有绝对的不败能力,自然生发了不败的勇气。

  然而,特洛伊战场上另一位更具有悲剧意义的英雄则代表了古希腊人所思考的另一种“阳刚”,即通过人为努力可以获得的男性气质,这位英雄就是赫克托耳。他是特洛伊王国的王子,最优秀的特洛伊战士,然而他是凡人,并没有刀枪不入的身体,他的“阳刚”来源于“理性”和“责任”。赫克托耳是丈夫,要担起保护妻儿的责任;身为兄长,要收拾弟弟帕里斯闯祸的烂摊子;身为儿子,他要帮助国王父亲应战;身为王子,他要带领军队不能怯战退缩。他并不好战,也不鲁莽,他更像是平衡的天平,温和、沉静。这更像是杜甫的才气,是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获得的。因此,无论是天生的亦或是人为的,阳刚在古希腊文明中是男性的品格,是勇气和能力的徽章,是蕴藏在古代典籍中,先哲对“人”属性的深刻思考。

  当代文艺作品体现的阳刚之气

  《周易》和《论语》中以概念和例证进行对“阳刚”的阐释;《荷马史诗》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架构表达了“阳刚”的含义。而当代,文艺作品应当如何担负这一具有指向性的社会责任呢?

  《战狼》和《湄公河行动》的出圈算是较为成功的尝试。警察、军队等身份要求其英勇无畏、能力超群,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复杂或者突发情况下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在与敌人斗争中表现出强健的体魄、超凡的能力、坚韧的心志等阳刚特质,并且在表达上还要注意务实,不能走“抗日神剧”的老路,即使表现艺术的形象,也要注意理性贯穿始终。成功塑造了现当代的“阳刚”形象,让观者在观看时为之振奋。

  但除了几部出类拔萃的作品,当代的文艺实践更多的表现为娱乐市场的繁荣和审美理想的式微,以及市场选择对文艺创作的过度干预,难以引导大众对“阳刚”的正确认识。影视剧以“抗战”“古装”“玄幻”“耽改”为四大阵营齐头并进,后三者主要服务于年轻群体。除却战争,男性的阳刚之美在其他三种影视作品中并不容易被表现。《步步惊心》、《甄嬛传》的君主权谋和女人们的勾心斗角;《花千骨》、《三生三世》和《香蜜》中神仙们的爱恨情仇;还有《上瘾》、《镇魂》、《陈情令》中双男主似有若无让人误会的关系…这些都是近些年爆火的现象级剧作,无一例外地迎合观众口味,缺乏对男性阳刚之美的展现和探索。市场的过度干预造成文艺创作的软弱和谄媚,缺少风骨和节操的文艺,是捏不出“阳刚”的看客的。

  我们能看到,用现实的题材表现理想是极为困难的。这背后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在当代文艺中走出自己的路径,用文艺作品的创作引导市场和社会,而非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如果面向大众的文艺创作是不够理性的,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力量也支撑不了人格的塑造。就像阳刚之美的树立,更多地,还是得依靠文艺理性的自觉。

  (作者系《杂书馆》古籍著录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毛夫国:一只猿的“进化”寓言

  • 杨韵莟:仙侠古偶剧的“工业糖精”何时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