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里斯本出发寻找伊莎贝尔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从里斯本出发寻找伊莎贝尔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3-05 10:0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陈 英

  这是一个书写优美的故事,叙述者“我”寻找女孩伊莎贝尔,她在葡萄牙一次反抗高压专制体制的革命中消失。他的足迹遍布葡萄牙里斯本的各个角落,瑞士,还有澳门。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在一种沉缓摇晃的节奏中,往事一幕幕浮现。“我”在不断接近她时完成了同心圆式的讲述。

  这是安东尼奥·塔布齐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安东尼奥·塔布齐,意大利著名作家、重要的佩索阿研究专家和翻译者,被认为是“卡尔维诺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散文作家”。

  生活中总是有一些相遇,会给人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冲击。

  2008年的某天,我在博洛尼亚机场等飞机,机场里有一家巨大的“Feltrinelli”书店,并不是通常的机场书屋,而是各类图书都有的大型综合书店。距离登机还有一些时间,我进去逛了逛,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了佩索阿意大利语版的《惶然录》,译者是安东尼奥·塔布齐。当时我并不知道佩索阿,塔布齐也只是听说而已。佩索阿在这本书里虚构了一个名叫索阿雷斯的人,用四百多个片段展示了这位里斯本会计的内心生活,或者说勾勒了一个落寞男人的灵魂。佩索阿思索生活的方式,无疑具有一种异质的色彩,我不假思索地买来看了。事实证明,那是一本让我非常迷恋的书。

  我后来开始读塔布齐的书,我得知,他当时是在一个旧书摊上遇到佩索阿的作品,这真正改变了他的人生。一个作家与上一个时代的作家的关联并没什么让人惊异的,但塔布齐与佩索阿的关系似乎是一个特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佩索阿像一个漩涡,让塔布齐深陷其中,对于这位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作家来说,他文学的祖国是葡萄牙。塔布齐除了毕业论文写的是葡萄牙超现实主义,后来他还在大学教授葡萄牙文学,在意大利翻译介绍了这位葡萄牙作家的作品,每年他有一半时间生活在里斯本。我也发现,这位意大利托斯卡纳小说家,他的小说背景很多也是在葡萄牙,比如让他誉满全球的《佩雷拉的证词》,里面的主人公是生活在里斯本的报纸副刊编辑。

  安东尼奥·塔布齐1943年生于意大利比萨,是比萨高等师范的高材生,而佩索阿在1935年已经过世,他们的交集也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塔布齐在1975年,他32岁时发表了处女作《意大利广场》,这是一部从《百年孤独》中汲取灵感,讲述家族史的小说。而后在1987年发表的《印度小夜曲》,讲述一个男人去印度寻找他失踪的朋友,在路途中,他感觉有必要反思自己的身份,这本书让他获得了法国“美第奇”小说奖。

  在塔布齐2012年病逝之后出版的遗作《寻找伊莎贝尔》中,写作风格更凸显了一种梦境、游离和神秘的色彩,混杂着懊悔、怀念和幻想,他之前书写过的主题会再次出现。塔布齐的文字简练,背景恢弘,画面感很强,时空设置繁复、精美,仿佛一个个电影片段剪贴在一起,拼出一个葡萄牙女人——伊莎贝尔的一生,还包含各种文化元素,涵盖各个阶层人的葡萄牙社会,具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寻找伊莎贝尔》小说并不是很长,小说中的讲述者“我”——一个心事重重的波兰作家、诗人,他似乎从天而降,先是来到里斯本。有几个细节会让我们猜测到,这是另一个时代的里斯本,广场上全是皮条客和妓女,连打台球的老人也会不失时机地向“我”推荐佛得角来的姑娘。“我”在里斯本四处打探消息,后来“我”到了澳门,按照一位几个世纪之前的葡萄牙诗人的指示,去瑞士阿尔比斯山深处的喇嘛庙宇打探,最后“我”来到炎热的那不勒斯海滨,甚至还通过一个狱卒之口,提到了遥远的佛得角,大部分都是和葡萄牙相关的地方。塔布齐并没有严丝合缝把故事的所有信息提供给你,每个章节都像剪报一样,会提供故事的一些情节,读者要仔细思索,才能看到完整的故事。正如作者在前言里提到的:这本书是关于时间,还有时间留下的懊悔和遗憾,每一个章节都是“曼陀罗”中的圆环。

  小说的时间也会呈现异乎寻常的主观色彩。我们对于死者的时间并不熟悉,在作为亡灵的“我”追忆、旅行的过程中,时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跳跃。最激烈的跳跃是“我”回到几个世纪前的澳门,去拜访一位葡萄牙诗人——“行走的幽灵”,他生活在一个靠海的房子里,和他的小妾“银鹰”生活在一起,每日吸食鸦片。这个诗人除了和“我”谈论了诗歌,谈论如何跨越时空,他还告诉来自另一个时间的“我”,在哪里可以打听到伊莎贝尔的消息。我们不难推测,这个人就是写出《葡国魂》的贾梅士。

  在我看来,小说真正的时间还是在六十年代,一切情节都围绕着一场革命和对自由的追寻。伊莎贝尔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我”、伊莎贝尔还有一个西班牙留学生在里斯本经历了无法复制的青春,还有一场暧昧不清的三角恋。“我”虽然已经不在人世,在天狼星得到了安置,但我还要打探这个女人的下落,想知道有没有自己的骨肉在人世。“我”找到了所有知道此事的人:莫妮卡——伊莎贝尔少女时代的朋友;比——伊莎贝尔的奶妈;苔克斯——伊莎贝尔大学时代的朋友;汤姆叔叔——伊莎贝尔在监狱时的狱卒;蒂亚戈——伊莎贝尔所属的秘密组织的接头人;玛格达——秘密组织的领导者。这些人物通过讲述他们和伊莎贝尔的交往,一方面重塑了她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一方面也给读者展示了那个历史阶段的葡萄牙社会状况:帝国主义在海外的殖民,国内对于专制的抵抗。

  塔布齐在这场旅行中也加入了很多人的故事,比如说在阿尔比斯山上遇到的莉莎,她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讲述了她在观察天体时的发现,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还有在澳门遇到的神父,他对于在路环岛上救助麻风病人的时光有一种深切的怀念。塔布齐对时间,尤其是客观的时间,对遗忘的对抗很顽固,他试图展示一种亡灵的时间、永恒的时间、时间之外的时间,这让整部小说有一种模糊、凌乱的气息。时间和空间的错落和交织让这部小说具有卡尔维诺所说的“繁复”性,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正如上面所说,塔布齐和佩索阿、葡萄牙密不可分。这表现在几个方面:对于虚构的热爱,沉迷于审视人的存在,充满一种“怀念”(Saudade)的情绪,这些因素密不可分。这种“怀念”或者说“乡愁”是葡萄牙文化中特有的一种东西,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因为它不仅包含对于过去的思念,也包含对于未来的怀念。很明显,我们进入人世时,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离场时,很多事情还不知道结果。而葡萄牙过去是在海上非常活跃的国家,他们很多时候都要背井离乡,这种情绪也当然包含着乡愁。“怀念”里包含着痛苦,也夹杂着甜蜜,这是塔布齐的小说里可以觉察到的东西。在《寻找伊莎贝尔》中,“我”在寻找伊莎贝尔的过程中,一边是怀念和追忆,一边是想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

  塔布齐在1987年撰写的《最后的邀请》中,解释了这种“怀念”有时是致命的:

  “关于其他自杀形式,我不想多说。但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出于对于一种文化的尊重,我还是想提一下。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精妙的方式,需要经过训练,也需要恒心和坚持。这就是死于‘怀念’(saudade),这首先是一种精神状况,但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也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态度。里斯本这座城市,在公共场所总是会放置长椅:海港上,看风景的地方,公园里和海岸上。很多人都会坐在那里,沉默不语,看着远方。他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在怀念。你们可以模仿他们。自然了,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旅程,不会马上产生效果,有时候需要等待很多年。但我们都知道,死亡也是由等待组成的。”

  正是这种“怀念”赋予了塔布齐小说一种特殊的气氛,《寻找伊莎贝尔》里的感情也具有两个方向,同时指向过去和未来,除了揭示对于过去的遗憾与执念,也有脱离现实的想象,作者会不失时机地探讨“时间之外”的东西,还有“永恒的时间”。比如说,故事中神父对“我”的建议:“他是一位诗人,也许他能指引你找到你要找的人,因为他和你一样,来自时间之外。”又或者说,那位叫莉莎的天文学家接收到了仙女座星云发来的信息,那也是来自时间之外。最后,“我”在那不勒斯遇到的小提琴手也在强调:“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实在不好意思,我不懂动词的事态,无论哪个时态,对我来说都一样。”

  葡萄牙的传统民谣“法多”也是基于这种心灵的感伤,它散发着强烈的宿命感,并不会克制情感,为了唯美而“哀而不伤”,它有一种肆意的浓烈。小说中的葡萄牙风情,葡萄牙的味道和声音也源自“法多”的吟唱。佩索阿的诗歌有时也被法多歌手吟唱出来:“葡萄牙的海啊,又咸又涩的海水,饱含着葡萄牙人的悲伤和苦恼。为了驾驭汹涌波涛,有多少母亲把泪水流干,有多少儿女枉然祈祷,有多少姑娘失去恋人……”

  伊莎贝尔当然是这个故事的灵魂人物,她的灵魂是葡萄牙的灵魂。塔布齐甚至安排她在童年假期去巴塞罗斯游玩,讲到那里的特产一种烧制的彩陶公鸡,那是葡萄牙的象征。这场灵魂的旅程,让人隐约觉得这是对葡萄牙的追寻:这个国家的诗人、它的命运,在海外的扩张,它和别的文化混合产生的一切。伊莎贝尔作为一个葡萄牙贵族的后裔,她从小就流露出一种光明磊落、桀骜不驯的性格,这在儿时的伙伴、奶妈和其他人的讲述中都得到了证实。她在大学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人物,一方面加入秘密组织,反对萨拉查的专政,在学校食堂搞美国爵士演出;一方面也在家里举办“法多”演唱会,邀请有传奇色彩的法多歌手加入,展示出一个处于过渡时期的女人敏感、活跃、复杂的灵魂。

  在《寻找伊莎贝尔》中,塔布齐对于自己的隐藏并不是那么用心,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波兰作家、诗人,叫思洛瓦茨基,也叫“塔德乌斯”,是摄影师用镜头也无法捕捉的“幻影”,一个精神性的存在,他在“还没有反思什么是写作时,就已经开始写作了”。他向神父忏悔,他通过小说表达了对现实的鄙夷,他想象的故事在现实中发生了,他左右了事态的发展,这是一个作家的傲慢。但同时“我”也是有物质性的需求,需要人世间的食品,作者不厌其烦地描述他与每个人会面时所吃的食物,因为这是人世无法回避的一面。

  最后,像在《佩雷拉的证词》中一样,塔布齐在这部作品中也用了侦探小说的写作模式,这是他脱离佩索阿,自己特有的写作特点。他通过询问交谈,把那些隐藏的事实揭示出来,一直到最后找到伊莎贝尔,揭示被现实隐蔽的一面,化解之前的误解,证实所有真相。然而,这场会面最终通过伊莎贝尔之口,揭示了另一个事实:“不是你找到了我,而是我找到了你,你找我,并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你自己……你想把自己从内疚中解脱出来,你寻找的并不是我,而是你自己,你想找到答案,原谅自己。”这又是塔布齐反复挖掘的主题:对自我身份的追寻。

  我想,最让读者觉得亲切的还是他对于澳门夜色的描述,无论是在白鸽巢公园里的“贾梅士洞”还是矗立在广场上的“大三巴牌坊”,这些都真实存在,而且和文中的描述非常一致,这是塔布齐“魔幻现实主义”的具体体现。另外,读者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索,比如,在瑞士阿尔比斯山上修行的泽维尔到底是谁?(陈英)

[ 责编:谭朋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