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典籍里的中国》树立文化综艺节目新标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典籍里的中国》树立文化综艺节目新标杆

来源:京报网2021-03-11 09: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邱 伟

  牛年伊始,央视文化综艺《典籍里的中国》以“穿越剧”的形式全新亮相,撒贝宁和倪大红饰演的伏生,跨越九个朝代古今对话识读《尚书》,点燃观众热情。这一期节目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口碑评分也飙升至9分,成为文化节目的新标杆。而在此后,因为排播原因导致新一期节目迟迟未能播出,吊足了观众胃口。3月7日晚,《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千呼万唤始出来,节目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古今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成为这一期节目的高能时刻,很多观众被节目中表现出的科学精神燃到热泪盈眶。

  第二期节目《天工开物》延续了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个核心思想、一个文化故事的讲述方式,核心人物是《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这依然是一个自带大家风骨和人格魅力的历史人物。本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创作出《天工开物》。兄弟三人共同道出那句“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成为节目中的第一个“燃点”。

  《典籍里的中国》这部“穿越剧”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它双向穿越的表现模式,即“今穿古”交织“古穿今”。第二期依然让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古人“穿越”:宋应星在“穿越”过程中,见到了高铁、C919、长征火箭、月壤、“奋斗者”号,最终在稻田里与袁隆平院士实现了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与三百多年后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遥相呼应。节目中,用尽一生心血著成《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一直想知道这部书在三百年后是否还有所流传,当他听闻袁隆平少年时读过《天工开物》,最喜欢里面的《乃粒》时,不禁连呼了不起:“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而观众也从中感受到自古至今一脉相承的科技创新,这成为节目又一个让人“泪奔”的燃点。

  最后,宋应星怀抱袁隆平院士送给他的超级稻“回归”自己所处的时代,最后一次的回眸和拱手,为这期节目画上了温情与激情共存的句号。很多网友都表示,非常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流转的闪亮故事和伟大人物。

  《典籍里的中国》刷屏的背后,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从电视表达优势出发,综合运用创新科技手段,打造出穿越历史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存在于“故纸堆”和“象牙塔”里的传统文化,打破时空间隔引发共鸣。把古代典籍变成可视化、故事化的作品,还有赖于创作者的用心和专业。据悉,仅第一期节目《尚书》节目组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多达53个版本。

  节目的成功当然也离不开演员在人物塑造上起到的画龙点睛作用。第一期节目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惊艳到了观众。第二期节目对于李光洁的表演,网友也一致点赞。“一个人将宋应星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坚韧不懈、老年的慈爱豁达都表现出来了。”“感觉历史书上的人物活了。”

  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从创作者的角度分析,其实传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重,而观众也比我们想象得要深沉。中华典籍之中,本来就有更值得珍视,也更值得传播的精神传统,而如今的电视观众,也欢迎,并且完全能接受更深邃的思想内核,只要你找到更合理的表达方式。(邱伟)

[ 责编:谭朋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