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复古还是“毁经典”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03-16 16: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复古还是“毁经典”

—— 从《猫和老鼠》的改编谈起

  作者:陆嘉宁 张淙乐

  前不久,动画电影《猫和老鼠》上映院线。汤姆猫和杰瑞鼠的经典组合本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奈何上映之初,对新版电影的指责就不绝于耳,票房更是堪称惨淡。这不禁让人想到近年来好莱坞的一系列的类似操作,从《狮子王》到《大侦探比卡丘》,从《蓝精灵》到《刺猬索尼克》,传统二维动画与真人结合或进行三维立体化的创作注定是“毁经典”吗?

复古还是“毁经典”

  历史上的尝试

  将二维动画角色融入真人实拍电影的尝试在古典好莱坞时期已有先例,追溯到影史之初“电影魔术师”梅里埃的时代,动画与电影更是一度不分彼此。上世纪40年代,在迪士尼的《南方之歌》中,动画人物的表演已经占有一定比重;汤姆、杰瑞还在米高梅的歌舞片中进行了客串,与金·凯利、埃丝特·威廉姆斯等歌舞明星共舞。不过在这些早年例子中,真人与卡通的互动较为刻板滞涩,只能靠歌舞等场面进行补足,如今歌舞类型片式微,歌舞传统却一直保留在迪士尼的动画片中。

  在二维动画与真人合作的电影中,最成功的当属《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罗伯特·泽米吉斯在这部作品中向40年代的好莱坞致敬,具有强烈的自反(self-reference)色彩。故事发生在洛杉矶的一个卡通人物聚居地“图恩镇”(Toontown,镇名是卡通Cartoon一词词尾的谐音)主人公兔子罗杰成了制片厂的二流演员,与黑色电影中的典型角色——愤世嫉俗的侦探(真人扮演)一起卷入了一场阴谋。影片世界观设定新奇,小飞象等著名卡通形象轮番登场。

  将二维动画角色融入真人实拍电影,其工作量往往要比一般的动画片繁重得多,但泽米吉斯的精益求精成就了《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动画与真人合作天衣无缝,使其成为同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即使利用新技术再行此道,仍无法复制该片的精巧。

复古还是“毁经典”

  技术的可能性

  从技术创新和风格演进的角度,这些尝试打破二维动画与三维实拍电影界限的实践具有探索意义。在创新方式上,将二维动画与真人结合或进行三维立体化的多部作品,其实现路径也各不相同。

  首先是胶片与数码的区别。《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通过胶片叠印,让经过精密规划的真人表演与动画相匹配。而《蓝精灵:寻找神秘村》是将三维动画和数码实拍结合。这两部作品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影像质量。

  更重要的问题是,经典的二维动画角色如何立体化?在三维场景中呈现出怎样的视觉风格?迪士尼的翻拍则是全部转为写实。如果说《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等以人为主人公的作品的转换是顺理成章,那么《狮子王》出了“真狮版”却引发了争议。《刺猬索尼克》《大侦探比卡丘》采用二维转三维建模方法,基本保留了原本的卡通形象,《刺猬索尼克》还因为最初的三维模型还原感太差,粉丝难以接受,以至于制作进行到中期不得不返工修改。

  此番华纳新版《猫和老鼠》则采用了“卡通渲染”(Toon Rendering)技术与真人实拍相结合的模式。卡通渲染属于近年动画技术领域正在探索的风格化渲染,这种技术在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日本热门动画剧集《动物狂想曲Beastars》、去年的皮克斯动画《心灵奇旅》中都被采用过。

  《猫和老鼠》混合二维、三维技术,角色用三维模型做卡通渲染,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用二维技术制作的速度线、小火花等特效,尽最大可能还原经典动画的角色质感。然而,即使如此,很多观众仍觉得画质太过清晰,没有胶片特有的躁点,没有特色的粗线条轮廓线,用新技术模拟出的二维感,依然不能让粉丝们满意。

复古还是“毁经典”

  无法替代的传统质感

  不可否认,早年的二维动画,以国内观众们熟悉的电视动画版《猫和老鼠》为代表,具有一些无法“转译”的独特美学特征,其精华必然在立体化、写实化或与真人结合的过程中流失。

  例如真人和动画同台表演时,影片空间的假定性会处于比较暧昧的区域。这点对于偏向肢体喜剧的《猫和老鼠》而言尤其突出。原动画中有大量夸张的恶作剧桥段,除了针对汤姆猫的,也有针对人类的,其中出现涉及人类的整蛊情节时,往往只露出人身体的一部分,因此观众不会产生被整蛊的代入感。但新版《猫和老鼠》不同,人作为角色出现,卡通角色也出现在写实环境中,如此很难把握肢体喜剧的距离感—— “让人不会过分感受角色的痛楚”。毕竟与实拍相结合之后,纯动画空间的假定性就不再成立了。

  声音处理方面,《猫和老鼠》曾是无对白纯配乐动画的代表作品,角色运动和古典配乐的完美匹配是原作极高艺术成就的体现,继承了电影诞生早期巴斯特·基顿、卓别林等人的默片遗风。“无对白”的特殊风格,在动画影像中的应用远比在实拍影像中广泛,历来代表作品还有《鼹鼠的故事》《魔术师》《疯狂约会美丽都》等等。在与真人实景结合的新版《猫和老鼠》中,人类有台词,猫鼠动画角色仍为了保留“原味”而沉默,以至双方之间的互动显得颇为奇怪,观众网友纷纷吐槽,这就是原作默片风格被改造后的“夹生”状况。且新版基本舍弃了古典乐,达不到原作动作场面中古典乐铺满音轨的特殊情绪效果。

  但是,如果放弃原卡通形象的非写实风格,转为写实,例如“真狮版”《狮子王》,又不得不面临与原经典动画作品完全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规律问题。卡通角色与真人的肢体语言风格完全不同。比如,美国动画视觉惯例体系中的拉伸和压缩,就无法通过写实的形象实现,而这些变形是传达角色个性、情绪时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且,目前任何三维技术都无法达到真人实拍(live action)表演的自然精细程度,丢弃了夸张的卡通运动形式,又无法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出三维“拟写实形象”的自然表演,便出现了《狮子王》精致有余却灵动不足的问题,角色缺乏个性,表演的信息量不够,观众与之存在隔阂,反不及对非写实的卡通形象那般感同身受。

  历数近几年传统动画IP转立体、转实景的重启之作,较成功的案例是《蓝精灵》系列电影,因为它尽可能地保留了经典原作的特色。在技术不断升级革新的大环境下,想要全盘复古已不必要,恐怕亦不可能,复古作为情怀尚可,而情怀如何转化为艺术上的继往开来,需要深思熟虑,精雕细琢,刻板生硬的嫁接往往适得其反。

  (作者陆嘉宁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张淙乐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纪录片《曹俊》:华彩绽放 丹青无际

  • 刘上生:曹雪芹的“隐秀”之笔——品味《会芳园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