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孤味》的女性群像与生命体验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孤味》的女性群像与生命体验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03-17 10: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周仲谋

  由许承杰导演的《孤味》,不仅荣登2020年台湾本土电影票房榜首,而且获得了影视评论者的高度赞誉,被认为是献上了该年度“华语片难得的女性群像”。影片通过讲述一位老年女性与女儿们以及已去世丈夫的关系,在细腻婉曲的“生活流”叙事中,传达出女性的孤独生命体验和韵味悠长的人生感喟。

  影片的叙事很有特点,没有跌宕起伏的曲折情节,而是以人物内在的情感变化和大量的日常生活细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节奏舒缓,平淡朴实,却能在时间的缓缓流淌中,不知不觉打动人心,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孤味》令人很容易联想起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孤味》开头林秀英为寿宴精心挑选食材,以及几个女儿分别出场的并列式片段,与《饮食男女》颇为相似。不过,两部电影虽然都涉及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但又有明显不同。《饮食男女》着力塑造的是郎雄饰演的“老朱”这位父亲形象。《孤味》则是一部更加女性化的电影,刻画了一家三代女性形象——母亲林秀英,女儿阿青、阿瑜、佳佳、阿眉,以及外孙女小澄。此外,温柔娴静的蔡美林形象也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孤味》中的女主人公林秀英是一位坚强隐忍的女性,年轻时丈夫离家出走,她独自拉扯着几个女儿长大,并把卖虾卷的路边摊经营成了大餐厅。在她七十大寿那天,丈夫却突然离世。在办葬事的过程中,秀英与丈夫生前的种种矛盾纠葛渐渐浮出水面,与女儿们之间的复杂母女感情也逐渐呈现出来。

  秀英对丈夫陈伯昌是又爱又恨。由于当年的矛盾和误会,使她对丈夫充满了怨怼与不满。年轻时的伯昌偷偷用岳父印章到银行贷款做生意,结果生意失败气死了岳父,导致秀英的两个哥哥不让她参加父亲葬礼,伯昌也因此离家而去,留下秀英一人含辛茹苦照顾女儿们。丈夫的缺位,使秀英品尝到生活中太多的艰辛,也深深体验到生命的孤独滋味。对丈夫爱恨交织的感情,成为秀英一直难以释怀的执念。

  父亲的缺席,也让女儿们的成长或多或少蒙上了阴翳,以至于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偏执心理。长女阿青渴望像父亲那样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她热情奔放,率性适性,交往过很多男友,却始终放不下对前男友阿关的感情。次女阿瑜自幼努力学习,期望在学校颁奖时能看到父亲出现,成绩优秀的她得到小舅的赏识和帮助,也成为秀英与娘家人保持联系的唯一渠道。但阿瑜想要挣脱母亲和舅舅强加给自己的负荷,她把希望寄托在女儿小澄身上,逼着小澄学托福,到美国上学,以斩断原生家庭的束缚。小女儿佳佳没能上大学,却因幼时父亲给的一块糕点,感受到了父亲的关爱。在几个姊妹中,佳佳是与父亲最亲近的,她也因此理解了父亲与蔡美林的关系。

  秀英与女儿们之间是有隔阂的。《饮食男女》中的父亲,在为女儿们付出之后,寻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味觉的恢复,暗示他重新品尝到了“人生之味”。《孤味》中的秀英,则是一个完全付出型的母亲,她甘愿为女儿们付出所有,对当年迫不得已送人的阿眉,更是充满了怜爱与内疚。这种无条件的付出,同时也给女儿们造成了太多的干涉和压力。阿青癌症复发不愿手术化疗被母亲照顾,很大程度上就是担心手术失败对不起母亲。佳佳也抱怨自己的母亲,不让人家做喜欢的事,又怪人家什么都做不好。这种母女关系在阿瑜与小澄身上同样体现出来,阿瑜一定要让小澄到美国留学,然而小澄并不想离开家人。

  虽然有争吵,母女之间的不愉快最终还是在浓浓的亲情之中化解了。秀英与丈夫、美林的矛盾也获得了和解。在得知当年丈夫离家出走,并不是因为见异思迁爱上别的女人,而是因生意失败无脸继续留在台南,并且对秀英母女一直怀有沉重的愧疚感之后,林秀英终于在内心深处原谅了丈夫。她在多年前留下的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选择了放手。对于美林,秀英一开始是抵触甚至厌恶的,以为是美林抢走了自己的丈夫。随着对真相的了解,林秀英对美林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寺庙的偶遇,使两人敞开心扉,相泯一笑了却恩怨。秀英让美林以陈太太的身份出席陈伯昌的葬礼仪式,意味着她原宥并接纳了美林,放弃了曾经的怨恨与执念,也获得了自我的解脱。

  《孤味》在塑造诸多女性形象的同时,也传达出女性的孤独生命体验。影片中的林秀英是孤独的,年轻时独自抚养女儿,到老时仍选择独自一人。阿青也是孤独的,虽然男友众多,但与真正喜欢的人却没能在一起,哪怕有亲人在身边,身患癌症的痛苦却无人替代,只能独自承受。蔡美林也是孤独的,当她深爱的男人去世后,她只能孑然一身,踽踽独行于剩下的人生路途。佛经有云:“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从本质上讲,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在品尝了生活的苦辣酸甜之后,放下一切,拥抱孤独的自我,或许,这正是芸芸众生都要面对的人生“孤味”。(周仲谋)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