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工开物》里的明末社会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天工开物》里的明末社会

来源:文汇报2021-04-08 09:4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吉莉 杨云鹏

  在科举盛行的明代,很难想象会有人耗时写一部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书。宋应星为何要写这本《天工开物》呢?从他的自序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存在“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的现象,而《天工开物》正是为解决以上问题而写。日益僵化的科考形式让人深陷于八股文而忽略现实生活,懂得识字却不知经文中提到的诸如“楚萍” “莒鼎”为何貌,甚至对日常生活中的“枣梨之花”也不够了解,遑论被读书人所鄙薄的日常手艺。而在绘画界,对神仙鬼怪素材的偏好又远离现实生活。当时的文本、画作虽来自现实,但只知道读书画画的人实则是脱离现实生活,浮于生活之上。除此之外,想要将诸多工艺通过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也是宋应星的一大希冀——“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

  涂本《天工开物》大将军炮

  三眼铳,中国军事博物馆藏

  “天工人其代之”(《尚书·皋陶谟》),“开物成务”(《易·系辞》),所谓“天工开物”,也就是将天覆地载的资源与人为加工相辅相成,形成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益的技术。在数以万计的技术中,宋应星本着“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将《乃粒》置于开篇,《珠玉》为末,介绍了稼穑、制衣、制糖、造车、酿酒,乃至煤石烧制、军工业制造等十数种技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18篇附图123幅。就本书体例而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实则扩大了书籍受众,知识阶层大可以将《天工开物》结合经史注疏加以理解,对于文化较浅之人而言,也可以将阅读的重点放在图画,以实现对技术的掌握。

  不过,成书并不意味着得以传播,仍需要刊刻或抄写出来才能面向社会。而当时的宋应星只是分宜县教谕,俸禄微薄,任职期间还有诸如《画音归正》《原耗》《野议》《思怜诗》《巵言十种》多部书籍等待刊刻或书写,并无财力和精力负担起刊刻。幸运的是,年少时的挚友、时任河南信阳兵备道的涂绍煃慷慨解囊,《天工开物》于崇祯十年(1637)在南昌府得以首次刊刻,后人称此本为 “涂本”。此版至今仍有流存,虽然有校订不精的情况,但基本保留了宋应星文字稿及手绘插图的面貌,极具价值。

  宋应星虽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狄德罗”,《天工开物》在现代研究中也常被定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纳入科技史研究,不过在当时,这部书应当主要是作民间日用百科之用,此外,也展现出明末生活的图景。

  明末的江南地区,百业蓬勃、欣欣向荣。一般认为,明代中后期的币制实际上采用的是银本位制,辅以铜币、纸币等其他货币。《五金》一篇详细记载了银、铜等金属的开采情况:“凡银,中国所出:浙江、福建……江西饶、信、瑞三郡……”,说明直到天启、崇祯年间,国内仍然有银矿在大量开采。甚至远至彩云之南的边疆,宋应星都有详细的记载:“云南银矿,楚雄、永昌、大理为最盛,曲靖、姚安次之,镇源又次之。”其实自明初开始,金银都是禁止作为货币流通的,但大量开采的白银及其保值的特点,使得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以至于张居正改革中的“一条鞭法”,就是要求税收以白银为主。

  明末商品经济之广泛与发达,其规模、范围可能会超出很多人想象。《陶埏》篇中讲述景德镇的瓷器贸易“日本国极珍重,真者不惜千金”,其生产也逐渐规模化、中心化:“万室之国,日勤千人而不足,民用亦繁矣哉”。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纺织业中,《乃服》篇中有详尽记载,当时全国“织机十室必有”。织机的广泛应用,又会产生“棉布寸土皆有”的盛况。《乃服》中记载的诸如印花、丝质、桑植等方面的新技术,正是伴随着纺织业的兴盛和需求的膨胀而产生的。事实上,此时纺织业的重要性还远不止此,它更体现出了生产的商业化。许多家室的织机实际上已经不是单纯的自给自足,而是作为商品的生产基地,甚至产生了主业耕种、副业纺织的家庭式作坊。

  军事工业是后世对于明末误解较多的一个方面。明军与后金军、农民军作战,似乎互有胜败,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很多明末士兵也都是大刀长矛,似乎军事工业并不发达。然而我们透过《佳兵》一篇,可以一窥明代发达的军事、火器工业和时人丰富的想象力。

  首先是原材料,在《佳兵》中按用途分为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喷火几种。其中最天马行空的就是毒火,也就是普通火药掺杂了砒霜、硇砂、金属锈及粪便等,有毒且异味甚重。另外,还有专门用来劫营的劫营火,是用桐油、松香制成,考虑到劫营需要的是持续的破坏力,劫营火虽无太大的爆炸威力,却能持久燃烧,对军营及相关后勤设施、物资破坏极大。明末普通火药的爆炸威力也十分惊人,“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

  火器的种类和制作就更加五花八门。威力较大的如红夷炮,原产于荷兰,后来明军可以仿制,主要用于守城,威力甚大,“膺其锋者为齑粉”,其后坐力大到使用时必须抵住墙体,也仍旧会“墙崩者其常”。为了减少己方伤亡,明末已经有了地雷,用竹管穿通引线,引爆后冲开泥土爆炸杀伤敌人。将类似的原理转移到水中,就产生了水雷,时称“混江龙”,就是将火药装在皮囊中,用漆密封,沉在水中,岸上牵绳勾连雷体,只要敌船碰到机关,就会引爆水雷,“敌舟行过,遇之则败”。《佳兵》中最奇特的火器就是“万人敌”,是一种滚地旋转式的炸弹,使用灵活,不受环境限制,可以添加毒火、神火。使用时,点燃引信用手投掷出去,火药力就会冲出,弹体八方旋转,对敌人造成大量杀伤。

  实际使用中,这些火器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军三大营中的“神机营”,就是以火器部队为主,是明军的一大主力。“混江龙”“大将军炮”等火器在万历抗日援朝战争中大放异彩,成为了平壤之战、露梁海战中重要的制胜法宝。宁远战役中,袁崇焕以寡敌众,最终成功守住宁远城,红夷炮就是主要功臣。明末战斗力最强的“关宁铁骑”,就是以“三眼铳”为主要的兵器。可见明末的军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且极具想象力。至于最终王朝覆灭,则不是单纯靠先进技术所能挽回的。

  在序末,宋应星强调“丐大业文人”可将此书弃掷案头,不过今天看来,难说谁真正成了大业呢。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