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明天会好的》缘何没能“好”起来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明天会好的》缘何没能“好”起来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04-21 09:2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戴润韬

  近日,由PAPI酱主演的电影《明天会好的》于院线上映。电影以女主角潇渝和男主角季野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表现了“北漂”青年的现实生活。截止目前,该电影豆瓣评分下滑至5.4分,有网友评论:“看完之后感觉明天不会好了。”作为一部“北漂”题材的电影,不论从选题、演员和情节来说都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吸引一部分特定受众,缘何未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引人深思。

  电影评分持续走低可能与其对于文化环境把握的失焦有着紧密联系。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普及进一步扩大了互联网的赋权范围,新的数字媒介环境创造了“哪里都是舞台,人人都是明星”的拟像。这就导致非专业人士大量参与影视制作,注意力经济逻辑对影视剧的选题和制作产生影响:流量和人气甚至超越了内容本身,成为了影视从业者首要考量的因素。

  就本片来说,北漂和网红同作为互联网赋权草根的产物,二者相加能否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则取决于作为文化意见领袖(Culture Opinion Leader, COL)的网红本身的素质能力,以及草根故事的讲述方式。PAPI酱(姜逸磊)作为知名短视频博主,在多个平台上分享平易近人的日常趣事,引发广泛的关注,但其参与出演的几部院线影片均反响平平。一方面,短视频内容的共情更多发于生活止于生活,关心的是“我与身边的人”,而电影需更加凝练地创造高于生活的价值,应该具有映照社会的关切。PAPI酱作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尽管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在表演和表达上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电影脚本宏大叙事下框架松散,对于叙事脉络、情感脉络和哲思脉络的拿捏融合略显生硬。片中,本想通过描绘“北漂”青年的真实生活引起共鸣,而其呈现出来的内容却仿佛添加了“雾霾滤镜”。喝酒蹦迪、私生活混乱、疲于奔命、蚁族蜗居等等,部分社会问题的确值得关注,但影片不应忽视当下草根文化环境的转变:尽管生活多有不易和艰难,但如今的“北漂”青年是遒劲的小草,拼搏奋进、艰苦奋斗的正能量才是主色调。对于草根阶级的过度消费反而成为了影片失败的另一层原因。

  关于网红的舆论引导力这一议题,不论在学界还是业界均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作为新时代的草根COL,他们很“接地气”,代表了人民大众对于流行文化的一种理解。然而冯提莫、莉哥、主播辛巴等网红的“翻车”曝露了这种自下而上生长模式的弊端:囿于意见氛围同质化和文化认知能力不足,其对舆论引导力的滥用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解决当下草根文化过度消费、流量经济恶性竞争,应发挥主流媒体主体性,培养和推介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博学多长的新时代COL。首先,主流媒体应重拾“把关人”的角色责任,培养符合核心价值观的COL,而非培养接地气的明星。其次,主流媒体应将了解中华文化,将具有文化自信的COL作为主要的推介对象。最后,在COL培养和筛选上应注重知识广度与专度相统一,既要有一技之长又应视野开阔,只有这样的网红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