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欧·亨利的“典型”

来源:京报网2021-05-14 09: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冯新平

  最近,随着《欧·亨利小说全集》的出版,这位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齐名的“世界短篇小说巨匠”重又回到人们的视野。

  从囚徒威廉·波特到小说家欧·亨利

  欧·亨利本名威廉·西德尼·波特,1862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父亲是医生,母亲在他三岁时死于肺结核,外祖父是成功的报纸编辑。他在酗酒的父亲去世后,由经营寄宿公寓的祖母抚养,并在姑妈创办的私立学校学习。“我13岁到19岁期间读的书比以后任何时候读的书都多,”他说,“我那时的品味比现在好得多,因为我过去除了经典什么也不读……我现在没有时间读书。我所有的书都是在20岁之前读的。”

  波特15岁时在叔叔的药店里当学徒,4年后成为一名执业药剂师,但不久就被送到了德克萨斯州的一个牧羊场。那里的户外生活有助于他肺结核病的好转。两年后,他搬到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并娶了一位当地富商的女儿。对绘画和素描感兴趣的他在德州土地局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绘图员工作。但因他担任银行出纳员时挪用公款,虽然岳父已偿还,陪审团宣告他无罪,但联邦银行审查员要求重新审理此案。他先是逃到新奥尔良,然后又逃到洪都拉斯。得知妻子病危回家后的他,被判处在俄亥俄州的监狱服刑5年。

  尽管作为药剂师,他在监狱的待遇不错,而且还有写作的自由,但坐牢对他来说仍是巨大的创伤。他写给女儿的信从未透露他离家出走的原因,甚至也没有透露他身在何处。正是在这段人生的黑暗时期,他成长为享有盛名的欧·亨利。1902年,出狱后的欧·亨利来到纽约。他笔下的故事开始充斥各种文学杂志。8年中,在编辑的激励下,他保持着惊人的产量。但名利双收的他仍然躲在笔名后面。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卷心菜与国王》(1904),广受欢迎。《四百万》(1906年的纽约有四百万居民)更是让他名声大振。自此以后,他的作品从未绝版过。

  第二次婚姻失败的他像他父亲一样喝得越来越多,写得越来越少。而三十年前威胁他母亲和妻子的肺结核也在吞噬着他的生命。“拉开窗帘,让我看看纽约,”他说,“我不想在黑暗中回家。”将死之际,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心仍属于那片被东河、哈德逊河以及哈莱姆河包围的狭长地带。多年以后,美国文学刊物的编辑们在赞扬一个人的写作水平时会说,终于有了一位作家,他和欧·亨利一样了解并热爱纽约。

  痛苦与幽默的巧妙结合

  欧·亨利最卓越的成就是将浪漫主义与现代工业城市融合在一起。他的浪漫不是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地方,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那个时代的现实主义者,如斯蒂芬·克兰、弗兰克·诺里斯和西奥多·德莱塞,都试图以不同的方式来对抗世界。但欧·亨利想要的,也是他在小说中创造的,不是对抗而是逃避。当然,那样的逃避并不是简单而直接的。人们从他的故事中读到的是二十世纪头十年纽约的社会历史。那样的历史充斥着贫穷、痛苦和死亡。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中没有交集的男女主人公以同样的方法死在同一个出租房间里。《砖粉街》的男主人公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贫民窟的主人”。在《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的结尾,叙述者梦见自己在天堂里,却被一个天使警察审问。还有《麦琪的礼物》中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这种将痛苦与幽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技巧是一种特殊而罕见的才能。“典型”是描述欧·亨利笔下六百多个故事的恰当术语。与创作风格渐趋变化的契诃夫相比,欧·亨利的开始就是他的结束:不仅单从故事内部很难判断写于何时,而且质量上也没有明显的区别。其不可思议又恰到好处的巧合,与出人意料却又合乎常理的结尾,成为欧·亨利小说艺术的标志。直到今天,作家们还在为这方面超过他而努力,却只是再次证明那句老话的正确性:你无法在一个属于冠军的游戏中击败他。

  毫无疑问,欧·亨利切身体会到的痛苦是他写作的最大财富。他也常常善意地取笑人们的愚蠢,但那是一种温和的讽刺。阅读他的小说有时会有一种快乐和轻松的感觉,堪比维也纳的华尔兹。但他并没有将人性过分浪漫化,也并没有忽视邪恶的存在。他用幽默的方式巧妙编织种种逃避方式。《艺术大师》中,一个骗子责备一位艺术家:“现在,孩子,”庄重又不失和蔼,“你和我得有个‘艺术’对‘艺术’的对谈。你有你的艺术观,我也有我的。你的艺术观是传承自缪斯的艺术;而我是办正事的商业艺术观。这是我的计划,事实也证明大大奏效。”

  如此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却也因为有文字游戏之嫌而受人指责。但欧·亨利写作时的自律和对小说艺术的热爱,远比他的一些批评者愿意承认的要多得多。他只是试图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做得非常好。施特劳斯的华尔兹既不像巴赫,也不像勃拉姆斯,但你不能因此就说他是轻浮的。这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一条漂亮的狗不是一匹漂亮的马,或者一个英俊的男孩不是一个潇洒的男人而责备他们。

  艺术不一定要乏味,但一定要有效

  欧·亨利的故事主题有着笑中带泪的严肃,他也非常重视能恰当呈现主题的写作技巧。在《留声机与把戏》中,欧·亨利借叙述者的口宣称:“叙事的艺术在于,在你就与主题无关的话题发表你的观点之前,向你的观众隐瞒他们想知道的一切。”这正如他所有的好故事都是包着糖衣的苦药丸。在《菜单上的春天》中,他先是以一句简短的话开头:“这是三月的一天,”然后继续写道,“如果你要写故事,可千万别这么开头。再没有什么比这种开头更糟糕的了。这样开头缺乏想象力,平淡乏味,好像仅仅是些风言风语。可是在这儿倒还勉强凑合,因为下面这一段本该用在故事的开头,只是太过离奇荒诞,置于缺少思想准备的读者面前,真叫人摸不着头脑。”

  这是一种无艺术的艺术。什么样的人能够像欧·亨利一样写出这样的句子:“女人是时钟的天敌”,或者“女人不读杂志上的爱情故事……这些爱情故事是由胖胖的抽雪茄的鼓手和十岁的小女孩来读的”。还有,一座纪念雕像矗立在纽约的车流中,“除非他的神经是铁打的,否则这位伟大的将军一定会觉得世间的荣耀就这样消逝了。”在最好的时候,欧·亨利可以说是既才华横溢又睿智练达,既严肃庄重又诙谐幽默。他的作品是所有这些品质的调和物。虽然这调和物是根据“典型”的公式酿造的,但仍然是最有效的,因为它是欧·亨利独创的。艺术不一定要乏味,但一定要有效。艺术家也不必令人厌烦,但一定要真实。就像所有优秀的艺术家一样,欧·亨利也是一个矛盾而复杂的混合体,但他几乎从不乏味,一如他层出不穷的选集所呈现的那样。(冯新平)

[ 责编:谭朋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