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江南世家,与古为新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06-09 10:5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江南世家,与古为新

——评《十七世纪江南文化世族与文学》

  作者: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勇刚

  地分南北,文化亦有南北之分野,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质,体现在文学上,则有南北文学不同论。诚如《隋书·文学传序》所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这是宏观之论断,不失为允当。那么,南北文学的生存状貌如何?地域文学以什么为支撑?如果没有名门望族集群的存在,地域文学能否繁荣兴盛?名门望族与地域文学、文学流派又有何关系?

  其实,探讨名门望族与地域文化、文学关系的著作不少,如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张剑《宋代家族与文学——以澶州晁氏为中心》、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等,但有关明清江南世族与文学生态关系的研究仍有不少空白。姚蓉教授的《十七世纪江南文化世族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下文简称“姚著”)以十七世纪一百年的断代江南为抓手,阐释了江南文化世族与文学生态,局域中具整体之意义,断代中寓通史之价值。

  十七世纪,即从公元1600年到公元1699年的一百年时间,也是从明万历二十八年到清康熙三十八年。何谓江南?依据宋征舆的《江南风俗论》,即环太湖流域的八府:应天(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八府合成的地区。江南八府既是自然地理的概念,同时具有人文地理的意义。十七世纪这一百年,既有万历中后期繁荣与危机的交织、崇祯时期的内忧外患,更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历史巨变。作者选择了这一百年里的江南文化世家与家族文学作为考察对象,探究江南文化、文学的生存状貌,具有高度的典型性,也不乏当下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学与家族关系十分密切。名门望族诗礼传家,子弟大抵如芝兰玉树,雅擅吟咏。如东晋王谢家族,宋代眉山苏氏家族,明清时期太仓琅琊王氏家族、吴江叶绍袁氏家族,近代德清俞氏家族等,均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龚自珍诗云:“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履恒》)说的虽是常州一隅之地,却蕴含着中国文学史中一个带有共性的原生态命题,即文学创作有鲜明的家族特点、地域特色及流派意识。“名士部落”体现在文学活动上就是文学集群的集体呈现。既称“部落”,就必然涉及家族、地域问题,而所谓乡邦文学正是以家族关系、地域人文为基础。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指出:“家族是中国文化一个最重要的柱石”,可称笃论。家族是文化的载体,处于一种特定的时空之中。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论及魏晋南北朝文化指出:“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虽说概括的是魏晋南北朝的断代文化特点,但断代中透现通史之意义。换言之,“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在文化史上有着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具体呈现,尤其在明清时期。

  江南经济发达,这为文化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文化教育的普及又带动了科举的兴盛。科举的成功,为名门望族的纷纷涌现创造了条件。名门望族的兴盛和广通声气,又营造了活跃的人文生态。吴仁安在《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一书指出,明代中后期上海地区世家望族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科举做官;另一种则是靠经商或行医等起家,以金钱买得官品,再培养子弟读书应考,走上前一种途径。由此可见,江南名门望族的形成固然有赖于经济和文教的兴盛。换言之,文化教育与资本的原始积累,是造就文化世族之本。

  江南文化世家绵绵瓜瓞,靠的是教育和科举,如苏州昆山徐乾学家族,徐氏昆仲三人老大徐乾学和老二徐秉义是榜眼,老三徐元文是状元,在江南传为美谈。徐乾学深知文化教育对于门祚兴盛的重要性,在家族中建起一座藏书楼,取名“传是楼”,传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文化典籍。昆山徐氏成为江南百年望族,靠的是非凡的见识和实践,即文化教育和科举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江南名门望族重视文教,绝非个别现象,而是有着普适性的认知。因名门望族的创始者或杰出代表人物重视文化教育,便形成了良好的家学门风,一门鱼鱼雅雅,弦歌不断。所以清人薛凤昌《吴江叶氏诗录序》有这样的总结,名门望族“一世其官,二世其科,三世其学”。

  文学流派的家族特点十分显著,可以说,家族文学是乡邦文学、地域流派的中流砥柱。明末的云间派、虞山派、吴江派、娄东派等文学艺术流派发展壮大,一方面,得益于江南世族内部的切磋琢磨,风雅相承。诚如姚著所说:“克绍家声的文化传承意识、耽于诗书的日常生活方式、泛化于日常生活的雅致审美情趣,是十七世纪江南文化世族最突出的文化性格。”另一方面,地域文学绝不是单个家族的单线传承,而体现为群体家族的整合。江南八府世家望族之间的联姻和延师课读,互通声气,宛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唱和不断,鼓荡风雷,造成声势。这种同气连枝的亲和力,既使地域流派的文学创作充满生命力,同时也起到辐射全国的作用,在十七世纪的特定时期形成了特定的审美思潮。

  《十七世纪江南文化世族与文学》立体地呈现了江南世家和文学,有群体有个案,有宏观有微观,有文化有文学,重文献梳理,以实证说话,不为凿空之论。书中涉及较多江南望族与文学的重大问题,如文学与地理、科举与望族、科举与文学等理论问题。在具体论述时,既有形而上的知性思维,亦有细致入微的文学感悟力,如太仓琅琊、太原王氏两大家族及其文艺创作。为了证实江南究竟有哪些文化世家,姚著充分体现出乾嘉学派的实证精神,即以第一手文献为根本,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诗经·大雅·文王》云:“周虽新邦,其命维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说得好:“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一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经济支撑,教育兴国,科举兴家,堪称永恒的主题。再则,明清时期环太湖流域的江南八府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而今天所谓的“江南八府”更是江浙地域的核心经济带,经济繁荣活跃,文化底蕴深厚,如何使环太湖流域经济文化在当下实现持续双赢,这是一个充满时代精神的话题。(刘勇刚)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