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命四重奏》:将对生命的思考凝结成诗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生命四重奏》:将对生命的思考凝结成诗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07-01 18:0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叶橹

  作为一个热爱诗歌文字的人,我平时比较关注诗歌创作中的现象。在日常的阅读中,有读到优秀之作的喜悦,也会有对平庸之作的厌恶。然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诗,往往是那些令人“绞脑”之作。它们在我初读时或一知半解,或迷惘困惑,但在思考之后,终于恍然有所悟而深受启迪。最近读到向以鲜的《生命四重奏》,使我又一次获得了这样的艺术感受。

  《生命四重奏》是一部奇异的长诗,有“金鱼与乌鸦”“犀牛和孩子”“春天的草木”“山中观音”四个篇章,其结构融叙事、想象、抒情于一体。全诗对人的生存发展过程予以宏观把握,而在进入具体的叙述时,处处以微观的具象和意象出之。向以鲜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在宏观洞察与微观叙述中得心应手。他在诗前所引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和“经历所有的生命,穿越所有的黑暗”,似乎成为其创作这部长诗的座右铭。因此,若想读懂这部作品,得从它独特的切入方式来领悟其艺术意图。

  长诗以“金鱼与乌鸦”为开篇,我们也能从中隐约感受到,在金鱼和乌鸦的背后必定隐含着一些深意。当“金鱼”成为诗的意象时,它不再是人们眼中的生物,而是被赋予了社会内容和生命过程的复合体。那么,向以鲜笔下的“金鱼”,究竟具备一些什么样的品质呢?它是“源自溪水中的小天使\偶尔会因环境而改变颜色\这种本性却让人发疯”;又是“仿佛打扮出阁的新娘\痛哭的珠泪砸碎镜子”;还是“江湖儿女萍踪云雨\人工饲养的舞蹈家”。一旦成了气候,在“鱼戏的天堂\或地狱”里,又是什么景象呢?首先“必须足够小\最好是一只\握于掌中的瓶子\或和珅琥珀桌下面\那片高仅三寸的\水晶抽屉\小到鱼儿\不能自由突击\不能勇猛穿行\将本来的梭子与利箭\磨成浑园的\蛋”。这是金鱼的生存环境的艺术观照。由此而生成的各色鱼种,自然也还各具特色和风姿。

  不妨再读“乌鸦别传”。“有时候\观察一只乌鸦\比打量一面镜子\来得更加真实”。确实如此吗?乌鸦向来被认为是不祥之物,人何以会通过它来认识自己?原来,这里的“自己”,只是“镜中”的自己,根据“万物皆镜\鱼儿的脸\是镜中\之镜”的原理,这个“自己”的确是靠不住的。所以从乌鸦身上,也许能看到更加真实的自己。

  在向以鲜笔下,乌鸦是什么呢?“如果给一支笔\乌鸦一定是诗人\如果给点颜色\乌鸦一定是画家”。对乌鸦的这种定性,似乎超出了人们的心理评估。然而单从意象创造的角度审视,向以鲜在乌鸦身上着力的笔墨,实属别出心裁的设置。在他看来,乌鸦是“苦难的象征者\成了爱的使者\乌鸦,让男人\和女人相爱相亲”,因而“带来星辰和火种\照亮不朽的爱情”。至于当乌鸦“把漆黑的身体当做最后一颗\滚烫石子,狠狠投进去”时,不管爱是大海或者瓶子,其光芒都会“啼着血\一直扩向全世界”。

  从向以鲜对“金鱼与乌鸦”赋予的迥异色彩,我们不难体味其寄托的情怀。以不同的意象呈现和切入现实,是诗人独具个性的艺术构思,也是我们借以进入其宏观结构的“第一步”。

  当我们把视线转向“春天的草木”一章时,会发现向以鲜的诗说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既不创造寓言,也不讲述故事,而是在不断地书写一些断章,是长诗结构中的短制,巧妙地呼应了圣人之语中的“草木”。

  在“春天,春天”一节中,诗人以十三首短诗写下了春天里的种种具象,这些具象成为诗的意象时,各自独立存在,有时又互为对应。这些彼此孤立的事物和意念所构成的繁复景象,正是“春天”的丰富和复杂的内涵。不妨从《咬春》一诗中寻找答案:“獭的春天\是用永不知足的心\和尖利的牙齿\咬出来的\\咬得死的\算不上春天\咬不死的\才是灿烂春天\\罗列的鱼陈\不过是温柔时刻的残酷幻象而已”。如果说“春天,春天”是对诸多景象的感悟,那么,“草木歌”就是对现实体验的描绘。无论是复苏的“枯荷”在“可以啜饮\不死的芬芳”之后立下的决心:“以此铁石心肠\重植生活的意义”;还是在“灰烬中醒来”的“一万棵苏铁\发出阵阵怒长的\咆哮”。我们读出的,都是对于历经生活磨难之后重生的信念。

  不仅如此,诸如苔藓、稻子,野花之类不起眼的事物,以及石榴、枣核,树和叶子,似乎都成为某种现象的隐喻。诗人正是在这些日常的平凡事物中,注入了他对现实的体验。正如他在《宇宙的樱桃》一诗中写到的:“下一秒会如何\存在之外的存在\想象之外的想象\比太阳大一千万亿的\\樱桃,转眼即腐败\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如开怀痛饮星辰\酿造的无穷美酒”。这是一种看透古今的感悟,也是对未来世界的期冀。

  《生命四重奏》的最后一“奏”,也许就是步入禅悟的境界。在“山中观音”一章中,向以鲜借嵇康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于生命之火的尊崇:“黑暗收藏着种子\灰烬播撒光明\燔悟之火是如此美丽\燧石凿取灼灼诗篇”。诗人在诗中用典,其实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当生命之火在一个人的内心燃烧不息时,他会在众多的具体感受中逐一领悟并消化这种生命燃烧的过程。诗人不回避生命感悟的复杂性,而是从中发现和发掘它的存在的合理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存在的正视。所谓世界的真相,无论是看得见或看不见,其“存在”的本质是无法泯灭的。一切有形的或无形的存在,在诗人的笔下将成为启迪人们生命之悟的“催化剂”。

  作为《生命四重奏》的“尾巴之歌”,也许是向以鲜有意留给读者的一种余韵。在审视了生命的四重奏之后,这置于末端的“尾巴之歌”,依然是耐人寻味的。那些信手拈来的事物和例证,似乎只是在提示人们,一切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故事,都应该有一个令人沉思的“尾巴”。这个尾巴是结局,也可能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所谓“记忆\是我们一生中\最短促的\尾巴”,“忘却\是我们一生中\最漫长的尾巴”,因而诗人郑重地宣告:“我要赞美一个名字\叫尾巴的世界\我要歌唱一首名字\叫尾巴的诗”。

  我们所目睹和经历过的一切,是结局还是发端,未来会告知一切,存在会证明一切。(叶橹)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花间令》:古装爱情探案剧的破局与阻滞

  • 闫 伟:“历史纵深感”为谍战剧提振精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