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新定义“现实魔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重新定义“现实魔幻”

来源:北京晚报2021-07-31 10:2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柳树下

  《一日三秋》 刘震云 著 花城出版社

  刘震云在话剧中表演 北京晚报记者 武亦彬 摄

  “写完这部小说,回过头来,我想说一说写这部小说的初衷。”这是刘震云新书《一日三秋》开篇的第一句话。乍一看不像是前言更像是后记,一上来刘震云就把他创作小说的初衷写给读者的,什么悬念什么包袱,什么隐喻什么话中话,不要乱猜,刘震云直接写清楚。这部小说由现实中的一个念想,萌芽、成长、开花、结果自然而然提笔创作出来的。读这本书时,读者有时感觉故事戛然而止,话没说尽没说完;有时感觉一个人的事说着说着转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一件事隔个几十年在他人身上才能看到答案。刘震云将所有疑惑的答案都写在了开篇前言中,以至于书中如何天马行空,如何匪夷所思,最终都要回到这篇前言上,读之前要看,读之后也要看,在这个意义上这篇前言也算是后记了。

  书中的故事起源于“六叔的画”,这些画的故事原本只存在于六叔的脑海里,随着六叔去世,这些画也随着他灰飞烟灭。刘震云算是六叔的知己,六叔的那些画作也就他能欣赏得来,而随着六婶的一把火,刘震云只能凭着自己的记忆重新构建六叔的世界。六叔的画中有误入延津去人梦里听笑话的仙女,有在黄河上跳舞的“红尘知己”,有男人肚子里装了女人,也有描绘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的延津渡口的集市。六叔的画中有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有因为不敢说或说不清而幻化成的很意识流的东西。刘震云书中的故事可以说还原了六叔画作给人的最初感受,在现实与魔幻之间反复横跳。

  故事的正式开始,是由花二娘的小传开始的。短短几页叙述,目的要为全书的故事打定个基础。花二娘是个在延津等人,一等就是三千年的不老奇女子,她夜里专门去延津人的梦中听笑话,笑话好就赏人一颗红柿子,笑话不好就在梦中将人压死。花二娘是个闲人,她到处听笑话;花二娘又是个苦人,她为什么到处听笑话,是她一直在苦等一个永远不会来的人。这份苦本身就是她自己身上的一座山,延津人是苦中苦,只能笑只能幽默不能喊苦,以至于书中的延津人平时不备点笑话都不敢入睡,这种硬性要求的幽默,构成了书中一切魔幻与荒诞的基础。刘震云选择以这幅画作为故事中一个重要的开端,引起了书中那些民间传说似的故事。

  在《一日三秋》中,花二娘在延津人的梦里听笑话的事是不容置疑的,不需要先决条件,也不需要讲述为什么。花二娘的存在是故事中最没有悬念的部分,但很奇怪在整部书中,花二娘自开头的小传后,隐身大半本书后才在故事快完结的部分登场。在书中的前半部中,花二娘只出现在吴大嘴死后旁人的闲聊与樱桃附身后的诉说中,还有老董偶尔念叨两句,司马牛畅想下自己准备写的《花二娘传》,花二娘的出现仅此而已。

  当读书过半,读者相比书中的延津人更确信花二娘的存在,第二章有关花二娘的内容,开始发挥作用,花二娘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延津人的生活中,走进了读者的意识中。我们会发现书中不管是附身的事、还是算命的事都与花二娘的故事一脉相承。我们只要能接受花二娘的逻辑,樱桃、老董、马道婆、孙二货的魔幻部分也就不显得突兀、生硬了。

  陈长杰和陈明亮两代人的故事,组成了书中的现实部分。陈长杰、李延生、樱桃本是延津豫剧团的名角儿,靠着一部《白蛇传》在本地知名。时代的发展败落了豫剧,也败落了这三人的人生,三人褪去了光环,成家就业由仙界回到了人间。回到人间就难免油盐酱醋茶,剧中的“法海”陈长杰和“白娘子”樱桃,生活中结了缘,却相生相克矛盾不断。后来樱桃出了事,陈长杰便带着他和樱桃的孩子背井离乡走出了延津去了武汉。

  樱桃为了寻求解脱上了吊,本成逍遥自在一孤魂,然而却遇上了野鬼里的恶霸,没解脱了的樱桃又想起了“许仙”李延生,要他“背”着自己去武汉“找儿子”。陈长杰为了寻求解脱出走延津去武汉开始新生活,而李延生因为身上被迫“背”着个人,为了寻求解脱也来到了武汉。就这样一代人的故事就像命定似的,起源于延津,解脱在武汉。但他们真的解脱了么?

  陈明亮作为陈长杰和樱桃的孩子,第一代人的故事注定对他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跟着陈长杰来到武汉的明亮,挤过大宿舍也跟重组家庭中麻木地生活过,但终究没有归属。武汉是上代人的解脱地,并非是明亮的归属地,于是便有了后面明亮自己一人历经两个月一路讨饭讨回延津的事。爷爷奶奶已经过世,留在延津的明亮虽然有了归属,但却没了亲人。陈长杰既为了明亮也为了自己的生活考虑,只好把明亮寄养在当年的好友李延生家,靠瞒着媳妇偷偷给明亮寄生活费,远程“云养子”,而后因为种种原因,陈长杰顾小家舍儿子。明亮只能退学早早地奔向社会,去猪蹄店打工当学徒,走上了一条孤独且艰难的路。之后的打拼、成就、家事、家乡事等等,一日三秋恍如隔世。

  刘震云以两代人的故事,将六叔的画作落到了地上,生了根发了芽。《一句顶一万句》中,一出一回诠释出了宿命般的故事。而这本《一日三秋》两代人出出回回,依旧延续了《一句顶一万句》的内核。明亮再如何成功,他终究也是个小人物,在延津这个地方很奇怪,刘震云用老董那双看不见的眼和胡说的嘴,讲述了小人物有多小。有的小到上辈子是个畜生,有的上辈子虽荣华此生却只能是个扫大街的。他们的故事拼起来,依然是一地琐碎搓成了一地鸡毛。

  从陈长杰那一代人我们更多体会到的是生活的窘迫与无奈,没有多少激情,就消沉失去了过往的光芒。明亮在武汉时也是这种感觉,但母亲的来和去,奶奶的来和去,使他突破了这种困境。我们在阅读时始终觉得,明亮的生活中有光,属于小人物的光。多年不见的父亲突然想见明亮,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亲情不止需要问候还需要金钱。成年人的潜台词都在刘震云的文字里,那些描述秦薇薇窘迫拮据的片段,足以让读者让明亮懂得此行的目的。还有郭子凯口中的文化差异,乍一听都是生活的无奈,刘震云通过讲理绕着绕着,你会发现又回到了简单的问题上,名利是小人物生活的动力,凡人再多冠冕堂皇终究绕不开这些俗事。

  书中一个带有人畜双重身份的孙二货也是如此,流氓孙二货,野狗孙二货,小人物的奸诈与底层互害的逻辑是刘震云擅于描写的部分,这部分属于流氓孙二货,无耻的彻底,但又是个怂货,一辈子在一亩三分地里称王称霸。痴呆后,孙二货则完全通过明亮的行动与心理描述诠释了这样一个无知无畏蛮横耍混的人,他人生最后的无力感暴露无遗。比较惊喜的是野狗孙二货,笔触透着温情,用狗的一生写出了人性的温暖,顺着花二娘的逻辑总感觉这条狗身上附着什么。

  世道沧桑、人情冷暖组成的现实和柳暗花明、荒诞幽默组成的魔幻,层层叠加在这部《一日三秋》中。故事中很多人怕自己活成别人口中的笑话,于是努力活着,然而总是有成为笑话的时刻。“法海”娶了“白蛇”最后成了悲剧;马小萌的新开始从旧事被抖搂出来开始;郭宝臣扫地供儿子出国却再也不见;孙二货横行霸道老了却认明亮是“兄弟”;老董的儿子子承父业“不瞎学不到精髓”,这些书里的故事,都好似笑话一样传到读者的耳边。他们为了活好自己的一生付出了多少努力,可越努力越可笑。

  文学从来都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一种再造,小说中的现实,不是生活中的现实。刘震云打破了“看起来真实”和“看起来魔幻”的事物之间的界限。书中让人信服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一种语调,一种质朴却又扎实可信的语调讲述离谱的故事,不可信也变得可信了,而且语调也让拼凑起来的故事完整,自成逻辑。

  这本书超脱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小说叙述方式又非常的自然,就像老人讲本地传说一样,跟亲眼所见似的,以最自然的口吻讲述最难以置信的事。所以,开头的前言就得常挂在嘴边,因为一不留神就把画中的事当成身边事了。

  《一日三秋》中的故事,无论多么荒诞和离奇,都是现实的反映,一个朴素的现实。

  郭涛与史航演《一日三秋》

  边玉洁饰《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老詹以上两张图片由鼓楼西剧场提供

  刘震云首次演话剧

  7月17日,作家刘震云新小说《一日三秋》由北京长江新世纪旗下品牌“文化有意思”与花城出版社合作出版。刘震云演出同名微话剧《一日三秋》,这也是他首次登台演出话剧。

  行至鼓楼西剧场,剧场里正上演着三部刘震云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中的意大利神父老詹(边玉洁饰)以独白诉说无奈,《一地鸡毛》中的小林(舞者刘尚,朗诵者姜力豪)以舞蹈表达迷茫;《一日三秋》更是以微话剧演绎出小说中以附录存在的一段完整情节。话剧导演何雨繁饰一位见多识广的客人,编剧史航客串古董商人老景,演员郭涛出演木匠老晋,刘震云则以朗读人的角色登台。专业的灯光、舞美、服化道,不啻一场完整话剧版《一日三秋》的预演片段。(柳树下)

[ 责编:刘梦甜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