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成也错位,败也错位

来源:文汇报2021-08-02 13: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柳青

  B站出品的《风犬少年的天空》曾获得巨大成功,使得作为它衍生作品的电影《燃野少年的天空》被给予额外期待。然而,它出现在电影放映行业焦虑于年轻观众持续流失的时刻,同时触及了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隐痛——过去20年电影市场增量巨大,市场对电影类型多元化要求强烈,但歌舞片始终没有突破。

成也错位,败也错位

  《燃野少年的天空》剧照。 制图:冯晓瑜

  张一白导演的新片《燃野少年的天空》是今年暑期档最被寄予厚望的影片,因为有同个制作班底的剧集《风犬少年的天空》成功在前,又叠加青春歌舞,团结活泼正能量,仿佛是面面俱到的爆款品相。然而,《燃野》上映第一周票房刚刚过亿,而上映三周的《中国医生》票房破12亿元。《燃野》的实绩,远低于预期。

  导演不变,编剧不变,男主演不变,甚至连男主角的名字都叫“老狗”,播放率和口碑双赢的《风犬》何至于沦落成既不叫座更不叫好的《燃野》?以及,歌舞综艺年年火爆,观众听歌看舞的愿望强烈,为什么电影市场里的歌舞片却十年、五年才出一部,这稀缺的每一部还都反响平平终至于沉寂?

  “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错位相遇

  《风犬少年的天空》在社交网站上的口碑评分,经历高开、低走、又缓慢回到相对的高位。剧集开播时,得分一度飙到9.4分,播出中途,跌到7分区间,风评呈现两极分化的拉锯,全剧完结后,因为部分剧迷的二刷、三刷,它的评分又升到8分以上。

  这是B站出品的第一部剧集,事实上,它得到的起伏反馈,正和它的“出身背景”息息相关。“不知后事如何”一路追剧的观众、和剧集完结后把它当作“完整作品”要求的观众,网络原住民的观众、和带着传统电视剧期望值的观众,热爱发弹幕互动式观看的观众、和渴望在自洽的戏剧故事中代偿情感的观众,对这部剧集给出的评论是针锋相对的。如果笼统地概括,那些南辕北辙的议论撕开了宛如平行宇宙的两个代际——B站的主要用户“Z世代”和豆瓣的主要用户“千禧一代”。

  重庆,解放碑下,万家灯火。《风犬》故事设置的时间背景是2004年,主角“老狗”和伙伴们高三,正在成年的门槛上。推算一下,剧中人是“85后”,在剧集播放的2020年秋天,他们的年纪都奔着35岁去。这是一部在B站平台独播的网剧,这意味着,它的目标观众并不是基本已经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的85后和80后。这是《风犬》的最明显“错位”:故事里的人和故事试图吸引的人,不是一代人。《风犬》改编自编剧本人的小说集《疯犬少年的天空》,编剧是90后,小说写他在初一、初二的经历,在这里,改编也制造了代际错位:青春类型剧的主角须得是沾着成人世界的准成年人,“小小少年”在类型细分中直接掉到儿童片的低龄受众群。于是,《风犬》呈现了奇异的层叠错位,一群虚构的85后角色,演90后的童年往事,给00后初成年的年轻观众看。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80后观众在看剧集时感到了冒犯:他们以为能在“老狗”的高三生活中找到往日的共鸣,结果发现“时代的眼泪”被制造成他们无法接受的商品。没有完整的戏剧线索,没有传统的人物生长谱系,漫画式的人设,碎片化的段子集合,二次元画风的内心戏外化,夸张的表演……80后观众在社交网络上抱怨这部剧“徒有虚名”,感慨自己的青春往事成了被消费的符号,质疑“00后观众怎么这么容易满足”。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代人指控的“缺点”,恰恰是吸引另一代人的“特点”。

  一句话概括《风犬》的内容,就是学渣“老狗”经历的高三一年——初恋,失恋,丧父,高考,朋友的意外死亡,在嘻嘻哈哈间,完成残酷青春的洗礼。因友情、亲情和爱情而起的极端事件,这在青春叙事里是严重套路化的窠臼。但是点开《风犬》的第一集,随着重庆老城区万家灯火扑面而来的是满屏弹幕,一片“哈哈哈”和“好亲切”。身为网络原住民的Z世代观众,他们的观看期待不是严密剧作输出的核心情节和具象的人物,反而是泛泛而谈的家常、被放大的生活细节以及人物性情的某些突出特点,更能激起观众“感同身受”的认同感。这一届观众其实不那么在乎作者写了什么,他们本来就不满足于单向度的接受,在当代大众流行文艺作品中,作者已死,作品在观众脑补和阐释的互动过程中完成——剥离了《风犬》的弹幕来谈论它的风评和观看量,是没有意义的。

  《风犬》得到的好评集中于“好有电影感”和“想起我自己”,问题是,一部在线观看的剧集制造的是什么“电影感”?以及,有多少观众会在高三混社会、谈恋爱以至于鸡飞狗跳?“电影感”和“现实感”都是修辞。在谈论一部虚构作品的“现实”时,真正的议题不是它是否复刻现实,而是视听怎样在观众内心激发了现实认同。这就指向导演张一白及其团队在创作中最擅长的特点:用带着强烈装饰感且精密组织的视觉文本,偷换“生活”,让观众感慨“被强烈电影感的画面打动了,好像看到了自己”。这样,越是稀薄的剧本,在宛如生活流程的散文结构中,越是有利的。

  出现在画面上的“明明普通却异常自信”的老狗和“品貌兼优的校花”安然,他们的形象是校园生活浓缩的符号,演员的表演传递的是“少年感”和“氛围感”,他们是大而化之的“那一类”,而不是明确的“这一个”。在生活流的虚构进程中,这些浮夸的年轻人成了接纳观众情感的容器。于是,能多大范围地实现情感发酵,才是衡量作品完成度的标准。

  从未形成的歌舞片消费惯性

  《风犬》剧的巨大成功,使得作为它衍生作品的电影《燃野少年的天空》被给予额外期待,它出现在电影放映行业焦虑于年轻观众持续流失的时刻。

  不知是否巧合,《燃野》上映之际,一篇名为《电影院失去00后》的文章正在社交网络中流传。文中列举了一串产业数字:猫眼数据在2018年复盘2016-2018三年暑期档,指出“35岁以上观众占比逐年增加,24岁以下观众下降”趋势;疫情来临前的2019年全年报告显示,中国观众的平均观影年龄超过29岁,30-34岁观众是新的观影主力人群;从2017年到2019年,平均观影年龄呈现28.2、28.7到29.2的阶梯递增;一项针对00后和05后的统计显示,年轻人“学习之外的自由时间的选择”依次是“社交聊天,看视频,玩网游,逛电商”,“去电影院”的选项远不靠前。在那篇采访影院困境的行业分析文章中,一位影院经理感叹自家的00后闺女“免费来电影院都不肯”,因为“电影院里既不能快进,也不能倍速,还没有弹幕”。这句有感而发何尝不是触到《风犬》的症结,没有在线播放和互动观看的环境,它能多大程度地被认可呢?《燃野》力不从心的票房成绩回答了这个问题。

  “把90后的经历虚构到80后的角色身上,讲00后要看的故事”,这套错位的策略用在网剧上是成功的,但是到了大银幕上,成了各方不讨好的尴尬。

  《风犬》和《燃野》的目标观众始终明确,也一致。利用B站的平台,它被点对点地推送给它所针对的网络原住民观众,出圈后遭遇了质疑,那属于“上了年纪观众的误入”。《燃野》既没有像预期地垂直吸引20+的观众,却让电影院的常客——30+观众重复了他们在社交网站上对《风犬》的差评,“尴尬”是大写的关键词。

  各种各样的统计都指向一个共识,Z世代已没有把电影院当作社交和娱乐主要选项的习惯,对于20+的这个人群,电影《燃野》的内容和形式的强度都不足以吸引他们。

  《燃野》的编剧里则林在自传色彩的小说《疯犬少年的天空》里写到,8岁时和姐姐到了“阿拉都是上海银”的大城市,男孩在电视上看到《将爱情进行到底》,一群哥哥姐姐们在大雨中奔跑的画面,让他内心澎湃。在电影《燃野》里,重要的歌舞段落都发生在大雨里。但抒情的语境却完全不同了。《将爱》的男主角杨铮和第一次看到《将爱》的里则林,都是从外省小镇初来乍到大都会,地缘的、语言的、街头风貌和人的行为习惯,都在物理和生理层面给年轻的异乡客带去强烈冲击。在赛博社区里长大的网生代,对这样的区域落差冲击很可能无感,网络的天涯共此时荡平了远方的未知,也让焦虑无处不在。《燃野》老狗离乡背井,去的并非大都会,但他被发配的复读学校和女主角“杂草少女”所在的女校之间的对立,是微观的阶层景观。20年前的青春片,核心是“留在大城市”,与此相关的欲望的实现与破灭,成为爱情和友情的底色,随着这个大前提和语境的消解,《燃野》在“海南观光片”的画面中,无法给出一种有效的戏剧呈现,回应这个时代年轻人梦想和欲望、友情和爱情此消彼长的拉锯。

  于是只能转向歌舞的抒情。这就触到中国电影产业的隐痛——过去20年电影市场增量巨大,市场对电影类型多元化要求强烈,但歌舞片始终没有突破。历数过去20年有话题、有影响力的歌舞片,只有2005年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和2015年杜琪峰导演的《华丽上班族》,这两部电影的票房都远谈不上理想。《如果·爱》和《华丽上班族》的败笔在于它们的剧作都和年轻观众的愿景是对立的,《如果·爱》是伤痕累累的中年人回望自己被践踏的青春,《华丽上班族》是顽固的老年人在阴谋重重的职场笑到最后,无论哪一种叙事,都是反励志的,成熟导演所持的批判立场也让歌舞的抒情色彩变得肃杀。

  《燃野》吸取足够教训,避开老气横秋的陷阱,17岁的女主角在楼顶载歌载舞的情境,也透着天真天然的娇憨。问题来了,电影散场后,有哪一段原创歌舞能给观众留下印象?一部歌舞片不能留下哪怕一支朗朗上口的曲子,打着青春旗号的歌舞,无法在真正的年轻人中流传。继续追问下去,这些年歌舞综艺年年火爆,但是能在年轻人中传唱的新歌,有几首呢?如果没有本土音乐原创能力的支持,歌舞片的观众基础又从何谈起?

  说起来,《燃野》里最生动的、也真正谈得上“又燃又野”的段落,是人到中年、戏里戏外都为人父的黄觉,在《失恋阵线联盟》的歌声里跳起尬舞,那是草蜢在1990年唱红的歌。那一刻,借用《风犬》女主角娇娇的台词来形容:“真是透着超越年龄的做作啊。”(柳青)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纪录片《曹俊》:华彩绽放 丹青无际

  • 刘上生:曹雪芹的“隐秀”之笔——品味《会芳园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