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奔命的人,骨头里落满风雪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奔命的人,骨头里落满风雪

来源:北京日报2021-08-10 09: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南 焱

  2015年由于采访纪录片《我的诗篇》的缘故,我跟陈年喜互加了微信,至今陆续都有交流。作为《我的诗篇》讲述的六位工人诗人之一,陈年喜也因这部电影开始受到关注。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陈年喜著 台海出版社

  这几年来,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不幸的遭际,也有幸运的转折。不幸在于,长年矿工生涯给他留下了职业病,先是颈椎动了一场大手术,去年又确诊了慢性尘肺病。幸运在于,各大媒体先后对他采访报道,央视综艺《朗读者》邀请他上节目,他也成了知名“矿工诗人”。更意外的是,他的诗集《炸裂志》出版后,受到很多90后、00后的喜爱。这一切,改变了陈年喜后半生的命运。

  对于陈年喜的矿工生涯,从之前诸多采访报道中,我已略知一二,但真正读到他新出的这本非虚构作品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才知道真实的矿工生活是什么样子,地底劳动的繁重艰辛,爆破工的危险四伏,奔波在路上的困苦、愁烦以及难得的欢乐,在他的笔下不偏不倚地呈现出原貌,撼人心魄。

  陈年喜生于陕西秦岭山区,已到知天命之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秦岭西坡开采金矿,他和许多村民一样去矿山谋生计,开启了历时16年的矿工生涯。从最早拉架子车,到后来做爆破工,他漂泊辗转于荒山野岭,在全国各地的矿山务工,开采金银铜铁铅锌等矿石,直到后来职业病发作,不得不终止这份工作。而这份工作也使他笔下的诗歌和文章,直接从矿工生活中截取下来,犹如一块块采自地底的矿石,粗糙、坚硬,棱角分明,极具质感和沉甸甸的分量,迥别于那些精致优雅的书斋写作,也迥别于那些轻佻浮华的商业写作。

  透过陈年喜的笔端,矿工生活的辛苦、劳累得以真实还原。矿井洞巷低矮,高不过一米七八,宽不过一米四五,架子车勉强通行。矿井深达一千多米,甚至四五千米,地下洞巷七拐八弯,如同庞大的迷宫。他曾经拉着装载矿石、重达一吨左右的架子车,终日在洞巷里穿行,弯腰低头,汗水湿透衣服。在书中的《在玲珑》篇章中,他写到一座一千多米深的矿井里,铁轨四通八达,矿车来来往往,推矿车的工人脚上穿着雨鞋,赤身裸体,汗流浃背。类似地底深处的劳动场景,在他的书中触目可见。

  在做了爆破工后,陈年喜抱着风钻在矿洞岩石上钻炮眼,滚滚粉尘往往迷糊眼睛,剧烈的噪音使人暂时失去听力。如果说这只是工作日常,那么爆破工遭遇的致命危险则更令人惊心。比如疲劳之际一旦操作不当,怀里高速转动的风钻容易飞出去,会危及同伴性命。矿上如果买到的是不合格的导火索,点燃后貌似没有燃烧,但实际上内部已经引燃,经验不够的爆破工往往因此殒命。还有的爆破工为节省导火索,使用了不符合长度规格的产品,结果引燃后来不及跑走而丧命。陈年喜的好些工友就发生了类似的事故,而他也多次与鬼门关擦身而过,如今他有幸活了下来,用笔记下他们悲怆而卑微的命运。

  写到这些苦难之事,陈年喜的文字是冷静、克制的,他不喜欢渲染苦难,大多是点到为止,更没有哭诉、煽情,他往往用寥寥几笔加以勾画,却能够直击人心。比方,书中写到一位无名年轻姑娘自告奋勇,乘坐高空矿斗去分开两条纠缠在一起的游索,在解开两条游索的刹那,那姑娘不慎从矿斗坠落,她身上那件被矿斗边沿挂扯下来的红色上衣在风中飘荡,那般凄切。在萨尔托海的矿山,同乡工友出事遇难那天,他注意到戈壁滩尽头的落日,巨大、轻盈、通红,久久不肯落下去,“一生里,我再也没见过那么大的落日。”

  陈年喜并没有停留于书写苦难,他总能够斜枝逸出,看见路上的风景,让沉重的生活别具一番诗意之美。这当然不是对艰苦生活加以美化,而是用一双慧眼发现这个世界固有之美,给无处可诉的人生以安慰,给奔命在路上的人以无望后的希望。比方,他和同伴们在甘肃奔向矿山的路上,沿路看见很多红艳似火的苹果树,还有一排排梨树,摘下熟透的苹果、梨,边啃边走,甘甜的汁液充塞口腔以致呛咳不止。在另外两次途中,吃到了一顿羊肉或一盘饺子,他觉得无比美味,怀念不已。他和同伴在山东招远金矿务工时,因为不满工头苛刻待遇而跑路,大冬天的夜里,几个人在山下一间废弃的公厕里生火取暖借宿,恰好一场鹅毛大雪飘落下来,火光映照着漫天大雪,此情此景,许多年后,他仍难以忘怀。

  除了写矿工生涯,《活着就是冲天一喊》还写到了故乡亲人友邻,这时候陈年喜的笔调没有那么酷烈,相对更加慈爱、温柔。陈年喜只有高中学历,但一直酷爱阅读,年轻时就写诗,加之天赋颇佳,无疑磨砺了他的文笔,使得他的文字简洁、凝重,又富有鲜活生动的气息。比如,他写到山村早晨的鸡鸣:“鸡鸣如一把新刀,从刀鞘里缓缓拔出来,在风里划一道弧线,那道弧亮而弯,像一支射偏了的箭,又‘刷’地落了地。”他写到钻头钻坚硬岩石的情景,如风吹万只金铃,如一道光射向四方,又如嘤嘤嗡嗡的纤毫飘落湖面。他的成名诗作《炸裂志》也是如此,包括网友传诵的诗句“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我选择爆力,劈山救母”,则是把亲情、爆破工职业和民间传说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书名“活着就是冲天一喊”,也是出自他的一句诗,写出了陕北汉子吼唱秦腔的生命底色。他那些最好的诗作和文章,完全不逊色于当代名家作品,并且独具一份厚重的生命质感。

  易中天曾在个人公众号上点评过陈年喜的诗作《有谁读过我的诗歌》,诗中浓烈的孤独、悲怆感,深深打动了许多网友。这首诗开头两句是:“有谁读过我的诗歌/有谁听见我的饿”。陈年喜写的是为生计奔命于途中的自己和同伴。他对矿工同行是熟悉的,他深知他们奔波辗转的生活,深知他们落在骨头里的风雪,深知他们的苦乐、宿命和坚韧顽强的勇气。他写下的这些作品,让这些无名劳动者的声音,包括他自己的声音,或许会被更多的人听见。(南 焱)

[ 责编:李浩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赵 莹:人生如荒原,你我皆勇者

  • 环境式舞剧《云梦泽》:用肢体情绪重新转译屈子形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2022-10-12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