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萧红——“超越时间与空间存在于世”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萧红——“超越时间与空间存在于世”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8-11 10: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章海宁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才女,在她短暂而坎坷的一生中,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小城三月》等名篇。她的创作与生平不仅受到中国学界和读者关注,更让海外学者与读者感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性。

  葛浩文、杨爱伦译《生死场与呼兰河传》  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

  露丝·基恩译《萧红短篇小说集》  德国科隆国泰出版社1985年出版

  尾坂德司著《萧红传》  日本东京燎原书店1983年出版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作品开始被翻译至海外

  海外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萧红作品译文是她的短篇小说《马房之夜》,讲述佣人冯山时隔多年与五东家重逢的故事,作者深情悲悯主人公没有家族的悲哀。《马房之夜》有英译和日译两种,1937年日本学者、作家高杉一郎从英译《马房之夜》转译为日文,当时高杉一郎见到的英译本作者是谁,已不可考。除《马房之夜》外,日本学者长野贤和著名作家武田泰淳在1940年分别翻译了萧红的短篇小说《手》和《家族以外的人》。1941年,日本学者中山樵夫翻译了萧红的短篇作品《红的果园》。《手》和《马房之夜》是萧红前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家族以外的人》和《红的果园》都是萧红1936年旅居日本期间创作的短篇。1955年,日本学者小野忍和饭冢朗翻译了萧红的《红玻璃的故事》,同年,日本学者冈崎俊夫再次将萧红的《手》翻译成日文。长野贤、中山樵夫、小野忍、饭冢朗、冈崎俊夫等多是日本中国文学会的会员,他们翻译的作品,多发表在《野草》杂志上。

  目前已知的萧红作品最早的英译者是萧红的友人、美国记者史沫特莱。1941年春,史沫特莱因病转道香港回国,在香港期间,萧红挑选了几个短篇作品给史沫特莱,史沫特莱准备翻译后在美国的杂志上发表,其中《马房之夜》发表在海伦·福斯特主编的《亚细亚》月刊1941年第9期上。

  苏联翻译界和学界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曾翻译萧红的短篇小说《莲花池》《桥》《小城三月》。《莲花池》由科洛科洛夫翻译,刊发在1944年莫斯科出版的《中国短篇小说集》里。1960年,亚·拉林翻译了萧红的短篇小说《桥》,该译文刊发在苏联出版的《东方文选》第三集里。《小城三月》由奥·费什曼翻译,刊发在莫斯科出版的《东方小说选》中。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萧红作品被译成外文的数量还很有限,这与萧红的早逝以及学术研究滞后有很大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海外研究推动作品传播

  20世纪70年代,对萧红的研究与作品翻译从日本学界发端,然后扩展到北美、欧洲以及苏联、韩国等国。

  1971年,骆宾基的《萧红小传》由日本法政大学教授市川宏翻译成日文。市川宏在杂志上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文字介绍萧红。第二年,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她的散文《黑列巴和白盐》被日本学者立间祥介译成日文,这是日本读者第一次读到萧红的长篇小说,也是海外第一本萧红长篇作品译本。此后,以萧红为研究对象的日本大学生多了起来,后来成为日本女子大学教授的平石淑子,更是将一生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萧红研究中。

  在海外萧红研究以及作品出版方面,美国学者葛浩文做出了贡献。1974年,葛浩文完成了他的萧红研究博士论文。1976年,葛浩文的博士论文经过充实完善成为海外出版的第一本萧红传记,由美国印第安那杜尼公司出版。此后,该传记不断充实、修改,先后在香港、台湾、大陆出版。他还翻译了萧红的短篇小说、散文集《商市街》、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呼兰河传》英译本的出现,使萧红在海外赢得巨大声誉。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大陆的萧红研究热推动了萧红走向世界。1981年底,日本《野草》第26号,发表了大阪外国语大学川俊的论文《萧红研究记录其一》,向日本读者系统介绍萧红及其作品。1982年4月,平石淑子发表论文《萧红〈生死场〉论》。毕业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文学院的川俣优、毕业于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佐野里花以及立命馆大学的教授冈田英树都从事过萧红研究。佐野里花还在日本复制出版了萧红、萧军合著的《跋涉》。

  韩国的萧红研究要晚一些。《成均馆大学》1991年第11期刊载了千贤耕的《萧红的〈呼兰河传〉研究》,这是韩国较早介绍和论述萧红的论文。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杂志1992年第5期刊载了甲振浩的《萧红的〈生死场〉小考》,对萧红及其成名作《生死场》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因为《生死场》所描述的中国东北乡村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惨象与当年朝鲜的境况有某种相似性,很能引起韩国读者的共鸣。1993年,韩国《庆北大学》第6期刊载了李时活的《萧红小说研究》,对萧红小说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和阐释,对《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进行了重点讨论,从“国民性改造”到“底层生活”再到“女性意识”和“绘画与抒情”,这样全面、立体地研究萧红在韩国学界还是第一次。1995年2月,金美子在《韩国外国语大学》杂志上,发表《萧红的〈生死场〉研究》,将萧红放到家庭、同时代作家以及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女性性别与社会冲突、女性精神的痛苦与反抗,成为这个时期韩国萧红研究一个主要方向,与此前社会学、政治学的视角比,更为全面深刻。

  俄国学者纳·亚·列别捷娃毕业于苏联国立远东大学,后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历史、考古和民族风俗研究所任职。20世纪90年代后期,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出版的7卷本《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纳·亚·列别捷娃在“文学·艺术卷”中介绍了萧红,并首次刊出了两张萧红的照片。1998年,俄罗斯远东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萧红——生平、创作、命运》,书中评价萧红是20世纪中国最富有天才的女作家。该书既是一本传记,同时还附译了5篇萧红作品。在记述萧红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时,作者将萧红与两位俄国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古米廖夫进行比较,称萧红是两位诗人的合体。她引用萧红的《苦杯》诗句与安娜·阿赫玛托娃诗句进行对照,说“这些充满悲伤、哀怨和备受屈辱的心的短诗还用注释吗?自从人有了这种感受之后,它就超越时间与空间存在于世上”。纳·亚·列别捷娃的萧红传记与作品翻译,打开了俄罗斯读者阅读萧红的一扇门。

  德文版《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由德国法兰克福岛屿出版社1990年出版。1984年,德国慕尼黑密涅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自传和文学:中国女作家萧红的三部曲》;1990年,德国的《东方/方向》杂志刊载Gudrun Fabian论文《萧红的呼兰河故事:论体裁问题》。

  20世纪最后30年中,萧红作品及其研究在世界各地引起关注。1995年,在萧红诞辰纪念日前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萧红的故乡呼兰发去信函,称“萧红是世界当代优秀女作家”。

  21世纪以来:开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新路

  2005年,田沁鑫编剧、导演的话剧《生死场》登陆韩国。韩国版《生死场》全部启用韩国话剧演员,以小剧场形式演出。这部改编自萧红中篇小说《生死场》的同名话剧,向韩国观众呈现出萧红作品中的悲剧力量,直击人心,获得极大成功,实现了萧红作品海外传播从文字到舞台空间的完美转换。

  进入新世纪,美国学者葛浩文翻译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商市街》以及《萧红短篇小说选》不断以新面孔与海外读者见面。长篇小说《马伯乐》,因萧红病重和战争等原因没有写完,给读者留下诸多遗憾。葛浩文在2011年萧红诞辰100周年期间,用英文续写了《马伯乐》。他认为,萧红是一个创造力十分丰富的作家,“她绝对不会满足于仅仅是模仿鲁迅的作品”,他围绕萧红生活的轨迹,由汉口到武昌、重庆、香港,重构《马伯乐》的续篇,与过世70多年的萧红完成了一次隔代对话。2018年,这部续写的《马伯乐》被翻译成汉语,与原作合在一起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是海内外萧红研究与作品传播互动的一个鲜明范例。

  欧洲萧红作品的翻译与研究,受到葛浩文研究的影响,同时也与海外华语文学史的书写息息相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夏志清所著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对萧红语焉不详,只有短短几句话,曾引起很多质疑。夏志清后来读到萧红作品后,认为书中没有论及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是“不可宽恕的疏忽”。他此后论及萧红的《呼兰河传》时,称这是一部“好得一塌糊涂”的小说,甚至认为《生死场》在刻画中国古老农村方面,胜过鲁迅的《呐喊》《彷徨》。德国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在他所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认为,萧红的象征世界“基本上以动物为标志”,“但是因为她的小说《呼兰河传》发生在农村,于是动物就像家庭一样被赋予了另一种角色”。为了引起共鸣,顾彬将萧红与艾伯哈特·莱默特渲染环境气氛的小说以及弗朗兹·斯坦泽尔的全景描绘放在一起讨论,启发读者在诗意盎然的叙述背后,感受女作家深刻的、扣人心弦的文字。他说,萧红“在中国文学史所占的巨大分量只是在现在才清楚地显露出来”。

  (作者系黑龙江省萧红研究会副会长)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